马勒的新工人阶级论

5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法国理论界曾展开关于社会主义理论和战略

问题的讨论。在这次讨论中提出的一些理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 1968 年的“五月风暴”。马勒的新工人阶级论就是这次讨论中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

马勒是法国《新观察者》和《社会主义论坛》杂志的一位政治记者。曾加入法国共产党后改入法国统一社会党,任中央委员。1973 年因车祸去世。他热心于研究 50 年代以来法国社会生活、阶级结构中的变化和新现象,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从根本上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工人阶级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战略,必须建立在对新工人阶级的认识基础上。他最有影响的著作和文章是《新工人阶级》和《一个在变化中的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不是无变化、无差异的同质性实体,而是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的阶级群体。这是马勒为他的“新的工人阶级”已经形成的观点提出的理论根据。他认为,资本和资本主义是历史的产物,在这一历史现象发展至今的过程中,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第一个时期的特征是许多小企业独立存在。企业中分工简单,实行计件工资制,工人依靠自己的技能成为生产过程的主人。但由于不占有工具和产品,他们必须为资本家工作。资本的投资主要用于购买原料和支付工资。这种特点决定了工人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工人罢工会给资本家带来很大损失。工人运动的目标主要是夺取生产手段,其性质是无政府工团主义。第二个时期的特征是资本原始积累完成后生产手段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资本的投资更多地用于机器设备和厂房建筑,分工细致,操作简单,实行计时工资制,福特制和泰勒制是主要管理方式,工人沦为机器的奴隶。工人罢工必须采取联合形式才能对资本家构成威胁,因而具有政治运动性质。马克思《资本论》所考察的正是这个时期。第三个时期的特征是生产过程自动化。资本更大地集中于大垄断企业和国家企业。劳动力费用不再是资本投资的主要构成,用于工人的投资主要已不是支付工资,而是技术训练和技能培训。这种情况下,工人不再是机器的奴隶,而是有知识的、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同时,在现代化企业中,大量的高技术人员出现,由于他们受雇于企业,在需求和感情上都更接近于工人而非管理者。这些技术工人和高技术人员构成了当代新的工人阶级。新工人阶级不同于以往的工人阶级。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生产中和企业中的地位,要求根本改造社会关系。要求广泛参加生产管理,建立工人自治。

企业工团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可能。这是马勒提出的新工人阶级的斗争策略。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第一时期的无

政府工团主义斗争方式,在第三时期有其适用性。因为新工人阶级成员对生产技术的掌握使它们对生产过程具有制约作用;工会会员在企业中已达到 50%至 90%;用于机器设备和厂房建筑的巨额投资在短期内不能收回,分期偿还投资的限定使资本家必须不间断地生产。这些条件,使企业的单独罢工成为可能,并且可以有效地使资本家妥协。第二个时期那种必须全社会联合罢工的政治斗争形式已经不必要了。因此,新的工团主义是当代阶级斗争的主要策略,这种斗争的目标,是达到工人对企业的自治,其方式是选择对资本家有巨大损失的时机和岗位进行局部罢工,从而在企业中和平地取得权力。马勒认为,“五月风暴”就是这种非政治的工团主义斗争的表现,是适应现代资本主义条件的第一次社会主义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