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人文学派
波兰人文学派形成于 50 年代中期,同样与 1956 年 2 月的苏共 20 大密切相关。苏共提出反对斯大林时期的个人崇拜方针后,波兰思想界立即活跃起来。以《直言》周刊杂志为首的一些刊物出现了热烈讨论教条
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局面,恢复“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建立合乎人性的社会主义”、实现“真正的工人民主”的口号提了出来。这种局面持续到当年 10 月,发生了波兹南事件。事件平息后,《直言》、《欧洲》、《新信号》、《观点》等活跃一时的报刊被停止出版,曾经发表激进观点的代表人物受到批判。1957 年,执政的波兰统一工人党进一步以全会决议方式否定了波兹南事件以及在此期间的言论。然而,在波兹南事件中并非有组织的发表意见者们却因此反而形成了与官方对立的持不同政见派,即人文学派。
60 年代初至 1968 年,人文学派不顾官方限制,继续发表一系列政治思想观点,并逐渐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要地位,与南斯拉夫实践派、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等建立了密切联系。1968 年 3 月,波兰学术界发生对抗执政党命令的“三月事件”,波兰统一工人党再次做出重建科学研究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决定,发动全党批判人文学派理论家们的“政治修正主义”和“哲学修正主义”。从 70 年代初开始,波兰统一工人党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将
工作重心转向发展经济。但是问题并未解决,到 80 年代初,波兰在政治、经济方面进一步陷入困境。在此期间,人文学派紧紧抓住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和批评,以至被认为是波兰危机的主要责任者,其主要代表被开除出党。然而这并不能挽救波兰的危险局面。1980 年组成的团结工会利用波兰的经济困难和改革失误,不断掀起工潮,迫使执政党承认其合法性。1989 年 2 月,波兰放弃人民共和制,改行议会制。在 6 月的议会大选中, 波兰统一工人党落选,失去执政党地位。波兰人民共和国改为波兰共和国。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波兰面临危机。
波兰人文学派的主要代表有科拉科夫斯基、维尔菲尔、鲍乌曼、沙夫等人,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长沙夫(1913—)在国内国际的影响最大,被认为是东欧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领袖之一。沙夫的主要论文和著作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与个人》、《对人的哲学的探讨》、《历史与真理》、《人道主义与语言哲学》、《真理的理论》、《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概念系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异化》、《处在十字路口的共产主义运动》等。
波兰人文学派的理论观点大致有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异化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问题。
关于人的学说,人文学派认为并不像存在主义所说的那样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空场。相反,在马克思早期和晚期著作中都表现出对人的问题的关注,而且,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论述也绝不仅仅是社会的人、阶级的人,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个人。这一点体现在马克思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的论述中,也体现在马克思对人的异化、人的自由的分析中, 还体现在马克思关于个人在历史中的创造作用的观点中。因此,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命题是个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纯粹的人道主义,并不过分。这种人道主义与其他人道主义的区别在于,它是现实主义的、始终独立的和乐观的人道主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就是关于人道主义实践的理论。
关于异化理论,人文学派把它上升到“社会工程学”来理解,认为
是马克思传给后人的社会活动工具。为此,人文学派的思想家们把马克思著作中的每一个与异化有关的范畴都抽取出来,一一加以解释,建立了一个概念体系,并用来分析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以及消除办法。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异化既是历史性的又是超历史的,它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未完成所决定。要消除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异化,主要在于改造国家、改造党和官僚制度,在于改变越来越严酷的自然环境, 在于为形成新型的社会主义性格的人创造新秩序。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人文学派预言在未来二十年内,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政治变化。这一变化的根据是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环境灾难已经显露。但是,与此同时, 共产主义运动也将处于严重危机之中,这是因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内部官僚主义严重、缺乏民主自由、执政的共产党机构陷于腐败。这种危机同样是不可逆转的,因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都不是在马克思所阐述的必要条件基础上建立的,经济的单薄、政治的脆弱以及文化的落后, 是现实的社会主义陷入危机的必然原因。人文学派认为,这一论断十分令人痛心,却是必须正视的现实。只有面对现实,才可能运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完成社会主义改革。
值得令人深思的是,尽管波兰人文学派清醒地看到了苏联和东欧的现实问题,但他们的清醒和理论探索却并未能挽救这个地区的社会主义体制,反而加速了社会剧变。
东欧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还包括捷克、东德、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的学派和思想家。其理论观点与上述学派基本相同,在各国内的遭遇也大致相似,这里不再一一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