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意大利的存在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意大利哲学,是多元化时期。随着法西斯政权的结束和民主政体的建立,战前占统治地位的新黑格尔哲学失去了绝对优势,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成为当代哲学主要思潮。60 年代以后,这种情况又发生变化,存在主义渐趋衰微。意大利存在主义在其传播的二十几年里,主要有两个分支:世俗存在主义和基督教存在主义。

阿巴尼亚诺(1901— )是意大利最早的存在主义者之一。他青年时期专攻哲学,后来在意大利多所大学讲授哲学史和哲学理论。他的主要论著有《存在的结构》、《存在主义导言》、《哲学·宗教·科学》、

《实证的存在主义》、《哲学史》等。

阿巴尼亚诺的思想是一种“实证的存在主义”。他没有沿着 30 年代意大利的现象学热走向存在主义,而是钻研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试图在实证主义与存在主义之间找到结合点。他积极吸收了存在主义以人为出发点的基本观点,认为哲学是一种永无止境的研究,它应从具体的人的存在入手去认识世界,应当把“人”提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充分肯定人作为“世界的真正的主体”的意义。但是,阿巴尼亚诺不赞同法国存在主义关于一切人都有相同的选择可能性的观点,认为这将导致一种虚无主义,将否定哲学本体论和有效的选择。他认为有效的选择是理性的选择,能动性和自由应当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在这个问题上,他认为德国存在主义的观点比较完整,例如海德格尔,他不像萨特和加缪那样对可能性不加限定,把选择看成随意的,而是把可能性限定在生的范围内,把死看成是可能性以外的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阿巴尼亚诺认为,只有承认可能性的规范特征,即每种可能性的条件,才能使选择的自由得到保障,选择才能有效。这是他的实证存在主义与法国存在主义的主要区别。

恩佐·帕契(1911—1976)是另一位在意大利有影响的世俗存在主义哲学家。他是意大利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班菲的学生。他创办过《非此即彼》杂志,但主要职业是在大学任教和从事哲学研究。他的主要著述有:《存在主义》、《从存在主义到关系主义》、《科学的功能与人的意义》、《胡塞尔思想形成和物质自然与动物自然构成的问题》等。

帕契与阿巴尼亚诺的不同在于他由现象学转向存在主义。当存在主义后来渐趋衰退时,他再次提倡现象学,提出“回到胡塞尔那里去”的口号,因此在思想上他更接近法国存在主义。和阿巴尼亚诺强调存在的人的主体性、认为应通过主体性去认识和统治世界不同,帕契认为存在还是物质和需要。它们与选择的自由分不开。在将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揉合中,帕契更赞赏现象学,认为存在主义要走出悲观主义还须借助现象学的深刻目的,现象学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而是现时代的根本精神。帕菜松(1918— )是意大利的基督教存在主义的代表之一。他是一

位大学美学教授,在美学方面写有《美学》、《艺术论》、《美学问题》

等著作。40 年代,他在介绍存在主义方面做出过很大贡献。 50 年代前后,他试图将存在主义融合到基督教唯灵论中,用存在主义来回答宗教问题。60 年代,他把自己的哲学思想用于美学研究,提出了形式美学理论以反对克罗齐的直觉美学理论。

帕莱松肯定了人的存在问题在哲学中的意义,肯定个人存在的价值,但同时他认为,要使存在与人、真理与人相联系,就不能抛开理性单纯求诸于情绪情感,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理性思辨之路,才能达到人的要求的满足。因而,必须承认人与上帝的宗教关系、人与存在的本体论关系,即把哲学的问题与基督教的问题结合起来研究。

基督教存在主义的代表还有卡斯泰里、彼得·布利尼。他们与帕莱松的观点相似,肯定神学与本体论哲学神学与存在主义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