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毛泽东(1893—1976)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领袖,他的哲学思想始终与中国社会在不同时期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联系在一起,与他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发展而奋斗的实践经验联系在一起。

毛泽东哲学思想最突出的观点是关于矛盾的观点,这与他从投身中国革命起便一直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有关。这种环境迫使他必须在各种冲突中把握革命的方向,既正视冲突又利用冲突。30 年代后期,抗日战争的爆发,使中国社会中各种关系和各种问题变得既复杂又微妙。毛泽东清醒而准确地分析并把握了政治和战争的局势,在被动中获得主动。他的关于矛盾的思想也就此而成熟,以理论方式表述出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抗日战争获得胜利。毛泽东以他在抗战中积累的经验和良好的民众基础,运用自如地指挥了打败蒋介石的战争,他的矛盾理论也进一步完善起来。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发展经济和巩固政权、政体,而要解决这些主要问题又必须解决好其他各种问题。毛泽东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关于矛盾的哲学方法论,分析各种问题,探讨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提出了他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这一思想集中表述在 50 年代后期他的一些讲话中, 其中有些讲话整理成文发表,如《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

首先,毛泽东肯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矛盾,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问题必须用“两点论”(即矛盾观点)。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不能解决的问题,如贫富对立、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政权为少数人服务等,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了。相反,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因为“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①。毛泽东肯定矛盾的普遍性和永久性,一方面表明他并不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而自满,而是冷静地看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困难和艰巨性;另一方面,他要求所有的干部应当学会全面看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并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化。

其次,毛泽东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分别归类,为解决矛盾提供了依据。毛泽东认为矛盾可以分为两大类:物的矛盾和人的矛盾。物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具体表现为经济建设中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彼此间如何平衡发展的矛盾,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如何平衡发展的矛盾,以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如何平衡发展的矛盾等。人的矛盾是物的矛盾的反映,但又复杂得多。从政治关系来看,有民族矛盾、党派矛盾、敌我矛盾、是非矛盾等;从矛盾性质来看,又可以归为两种:

① 《毛泽东选集》第 5 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版,第 288 页。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认为,通过解决人的矛盾可以推动物的矛盾的解决,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处理好两种不同性质的人际矛盾。

再次,毛泽东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法。既然人的矛盾是首先要处理好的问题,就可以根据人的矛盾的性质来确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主要是一种非对抗性的关系,即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性质从总体来讲便是非对抗性的。非对抗性的特点是矛盾对立面“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备解决矛盾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无产阶级专政,一种人民民主专政,它在镇压反人民活动的同时对人民实行广泛的政治民主。具体来讲,就是通过讨论、批评、说服教育的方法,而非强制、压服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把这种方法概括为“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①。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在中国 50 至 60 年代的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这个多人口、多民族、多党派的国家,团结一致、艰苦奋斗,迅速医治好战争创伤并渡过了国际政治难关。但是,60 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也由于毛泽东政治判断失误, 中国经历了长达 10 年的政治动乱和文化浩劫,即“文化大革命”。在此期间,毛泽东的矛盾理论没有继续发展,相反,他用“阶级斗争”和“继续革命”理论取代了原来的思想。事实证明,后一种理论是错误的。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以及他的“继续革命”理论,随着他的逝世而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