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语言学派的形成与影响

日常语言学派是分析哲学的另一支派。它形成于 30—40 年代的英国。当时,虽然仍有一些高声望的哲学家,如艾耶尔(1910—1989), 坚持并系统地传授逻辑实证主义哲学,但由于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已从欧洲转向美国,逻辑实证主义在英国不再红火,日常语言学派便取而代之。这一学派承袭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关于尊重人类日常语言的观点,反对逻辑实证主义构造精确的理想语言的主张,对形而上学全盘否定的态度,以及偏于数理逻辑的方法。日常语言学派主张,日常语言本身就是完善的,哲学中概念的混乱是人们违背了日常语言的正确用法, 因而哲学应当通过研究日常语言去解决哲学问题,而不是去构造一种人工语言。这一学派的研究方法侧重于对词、短语、句法进行语言学方法研究,不重视数学和逻辑学的方法。正因为这一特点,有些哲学家批评这一学派研究的不是哲学而是语言学。

60 年代以后,由于主要代表人物相继去世,以及美国语言哲学的影

响,日常语言学派逐渐衰落。但它对整个分析哲学的影响已渗透到当代许多英美哲学家的思想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