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邓小平(1904— )同毛泽东一样,是一位革命家、政治家和中国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领袖;在理论上,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位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去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家。
邓小平思想的突出特点是讲求实际,他曾明确地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实事求是, 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①这与他二十多年戎马生涯,又三十多年政治经历密切相关。作为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他曾三次被撤消政治职务,又三次恢复职务。而每一次都是由于他坚持从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作决策。50 年代中期,邓小平不赞成夸大事实、不切实际,不赞成把苏联经验搬到中国,也不赞成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大民主做法,而是反复强调“面对国家的现实”、“面对群众的需要”。70 年代中期,他在第三次受到政治挫折又恢复职务后,依然坚持他的实事求是观点,果断地整顿生产秩序,为此他再次受到批判并被撤消一切职务。70 年代末期,他第三次被恢复职务,更加坚决地推行讲求实效的政治路
线和思想路线。事实证明了他是正确的。到 90 年代中期,邓小平在领导
① 《毛泽东选集》第 5 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版,第 369 页。
① 《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64 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他以实事求是为主要特点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这一思想集中表述在 80 年代初至
90 年代初的各种讲话中,大部分收集在《邓小平文选》第 3 卷。
第一,邓小平肯定了生产力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核心地位。促进生产力发展,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已有之意, 但由于实践中各种复杂因素的存在,生产力往往被人们看成因变量,看成社会形态的潜在而非显在内容。这种观点在毛泽东晚年时期非常流行,“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促生产”等观点就是突出代表。邓小平重新肯定了生产力在现阶段的首要地位,他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根据。其一,根据中国国情,中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认为, 中国人口多、耕地少,80%人口是农民,许多地方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整个国家的经济积累水平低,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差距,与经济发达国家比则差距更大。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在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必然经历一个特殊阶段。他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①其二,根据人们现实利益要求,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发展水平较低的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邓小平认为:“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 那就是唯心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社会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而是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因为人民的政治地位问题解决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变得突出起来,邓小平说:“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很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
③因此,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
再向小康水平迈进,“只有到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④其三,根据历史经验,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确立生产力标准。邓小平果断地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指出:“从 1958 年到 1978 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①为此,他把政治路线确定在生产力问题上。他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 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②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52 页。
② 《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36 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75 页。
④ 同上书,第 225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16、172 页。
② 同上书,第 123、181 页。
第二,邓小平提出了改革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力量。根据生产力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原初设计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改造不合理的生产关系,从而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生产力获得解放。但是,无论苏联、东欧的实践, 还是中国的实践,都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还有一个继续完善与发展的问题,解决不好这个问题,生产力发展将因缺乏推动力而陷于停滞。于是,改革社会主义体制中不合理的内容,成为各社会主义国家自50 年代中期以来的一个重要课题。邓小平把改革与生产力发展直接结合,把改革提到解放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解决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沟通和分界问题。邓小平这样评价中国的改革:“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我们把改革当作是第二次革命。”①改革社会主义制度内不合理的成份,必然遇到社会主义性质问题,也就是改革的方向究竟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理论问题。邓小平这样论述:“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②
第三,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开放的制度。肯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对外开放性,同样源于对中国历史和当代世界的实际考察。邓小平总结中国经济落后于西方的教训,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闭关锁国。他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而从社会主义的经验来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苏联的僵化,主要指斯大林的两大对立世界阵营和两个平行世界市场理论,这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处于隔绝状态。邓小平正视当代高科技带来的全球性变化,肯定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③提出了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成果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的论断。
邓小平的思想,贵在求实和实行。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出发又运用于这一实践,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使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次得到发展。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42 页。
② 同上书,第 372 页。
③ 同上书,第 90、139、6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