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之死

1822 年 6 月,雪莱邀请英国进步作家利·亨特一家来意大利居住。雪莱早就想让在国内饱受迫害的亨特离开英国。他愿意负担旅费,但却无法负担亨特夫妇和他们的七个子女的生活费用。拜伦答应用三人的名义在意大利合办一份《自由》期刊,拜伦的作品优先在这份杂志上发表,这样,杂志必有销路,而亨特一家的生计也不用发愁了。

7 月 1 日,雪莱和威廉斯乘着“爱丽儿”号小艇,渡海赴莱杭迎接亨特一家。雪莱带领亨特一家前往比萨,而威廉斯则留在莱杭等候。雪莱将亨特一家安置在当地拜伦提供的住所里,同时与住在此地的拜伦商讨办刊事宜。但拜伦却中途变卦了,不想同亨特合作。雪莱极为难堪。他本来应该当天动身返回莱杭,但事情弄成这样,他不能不留下来,反复做拜伦的工作。最后拜伦总算回心转意了,他答应将自己的诗作《审判的幻景》放在这本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这样,《自由》杂志的销路就有了保证。

在莱杭等候雪莱同归的威廉斯早已不耐烦了。他从来没有这么长久地离开过妻子,急于回去与珍妮相聚。7 月 8 日上午,终于将事情办妥了的雪莱同屈劳尼到达莱杭,威廉斯催着他们立即动身回家。这时,天空乌云密布, 西边刮起风来。经验丰富的屈劳尼认为天气不正常,会有一场暴风雨,劝他们过一天再走。雪莱有些犹豫不决,但心急如焚的威廉斯再也不愿等待了。他坚持要启航出海。屈劳尼无可奈何,决定驾驶拜伦的大船“博利瓦”号护

送他们回去。可是,刚出港时,就碰上港口的水上巡逻船的检查。“博利瓦” 号因没有带齐出港证件被扣留,屈劳尼只好返回去重办手续。此时时值中午, 而到达目的地需要七个小时的航程。威廉斯归心似箭,无论如何也不愿等待, 催促雪莱单独返航,雪莱只好依从。

下午二时多,“爱丽儿”号小艇拔锚而起,离开了港口,驶向斯佩齐亚。船上除雪莱和威廉斯外,只有一名年轻的实习水手。屈劳尼站在港口焦急地目送着小艇的远去。三时许,远处海面上起了风暴,团团的乌云和掀起的海浪将小船盖住了,只听见惊天动地的雷鸣和波涛声。数小时后,风暴过去了, 天空一片湛蓝,海上波光粼粼,“爱丽儿”却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1. 月 18

    日,海上巡逻人员通知屈劳尼,他们在依阿—里基奥海滩上发现了三具残缺不全的尸体。屈劳尼急忙赶去。尸体上没有被衣服保护的部位都被鱼吃掉了,但那具细长的身躯是屈劳尼熟悉的。他在这具尸体的上衣口袋里找到一本索福克勒斯的作品,另一个口袋里放着来不及合上的济慈诗集, 似乎死者匆匆将其放入口袋。屈劳尼确信,这就是雪莱的遗体。而不远处的另外两具尸体,是威廉斯和那位实习水手。

  2. 月 15

    日,拜伦、屈劳尼和亨特在海岸上火化了雪莱的遗体。也就是我们在本书开头描述的那一幕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