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素摇篮变成地狱

1811 年寒假过后,雪莱带着巨大的身心创作,疲惫不堪地回到牛津大学。但这并没有使他的思想有任何动摇。就象拜伦在遇到现实的挑战时会亢奋地拔出宝剑,瞪大血红的眼睛,冲上前去与敌人死命拼搏,雪莱也以其年轻人特有的那种不屈服于压力和挫折的顽强精神,咬紧牙关,埋头苦干。他加快步伐,完成了他那本讨伐宗教的檄文《无神论的必然性》,并在那年

(1811)3 月匿名出版。为了让自己的思想广泛传播,履行一个热血青年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的神圣职责,他把这本小册子寄给了全英国的大学校长, 各学院的主任、学长和学监,上议院有议席的主教;还寄了一本给英国副首相,并在信封里附上了自己未经乔装的笔迹署写的贺辞。他还把这本书放在牛津书店的陈列橱窗里,以每册六便士的价格出售。

任何一种新事物、新思想,在它刚问世的时候,总是会受到保守势力的怀疑、猜忌、压制和迫害,更何况这是向几百年的神学思想体系宣战。牛津大学当权的那些道貌岸然的清教徒们早就看不惯雪莱留长发、着“奇装异服”,容不得他那独往独来、高傲不驯的个性;这次更是恼羞成怒,一下子撕破他们那标榜学术自由、民主的假面纱。他们把雪莱召去,当即宣布了开除他的决定。这意味着他不仅失去了继续学习的资格,而且永远断送了进入其他高校学习的机会。他的朋友霍格出于对这种野蛮行径的愤慨,去为雪莱辩护,结果也为学校当局开除。学校本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和科学思想的摇篮,但是反动统治者魔爪的控制也会使它成为扼杀人才、窒息思想的地狱。

雪莱被牛津大学开除的消息传到了费尔德庄园,蒂莫西先生获悉后气得两脚直跳。对他这个有身份的国会议员来说,简直太失体面了。尤其是有关儿子鼓吹无神论的指控,更使他恐惧不安:因为这将把他置于社会中异常难堪的境地。他气急败坏地写信给雪莱,对儿子进行严厉的训斥,并提出如下两点要求:第一,立即返回费尔德庄园,断绝与霍格先生的任何来往;第二, 今后一切听从他指定的绅士的督导和管教。徜若拒不服从这两条要求,他将断绝对雪莱的一切帮助和保护。雪莱断然拒绝了父亲的要求;并且回答父亲说,今后凡是向他提出类似的要求,将永远受到同样的拒绝。

蒂莫西发现威胁没有奏效,就想用温情去打动儿子。他亲自赶往伦敦, 将两个年轻人请到一个豪华的饭店用餐,期望能用美酒佳肴和温言软语说服儿子。但儿子毫无悔改之意,仍然拒绝跟随父亲回去。蒂莫西因此断绝了对儿子的经济支持。倒是霍格给蒂莫西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几天后,霍格同他自己的父亲达成谅解,到约克郡的某个律师事务所供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