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的起义》

痛苦的磨难和生活的不幸,只是使意志坚强者变得更为坚强。在这风狂雨骤的一年,他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伊斯兰的起义》。这首诗写成于 1817 年 9 月,次年 1 月初出版。当时雪莱定居在布金汉郡

的马洛镇。诗人自述虽然写作中用了半年时间,却是数年构思的结果。该诗原以诗中男女主人公的名字为题:《莱昂和茜丝娜》,副标题是《黄金城的革命》。诗歌出版后,出版商受到外界很大压力,要求雪莱修改诗中过于激烈的攻击暴君和宗教的地方。为了避免一场文字狱,雪莱不得不修改了诗题, 并将男女主角的兄妹关系改为一般情侣关系,同时在批判宗教时作了一些文字修饰。诗题的改动尤见苦心。读毕全诗就可发现,起义反抗的不是伊斯兰教而是基督教,革命的对象伊斯兰堡的暴君奥斯曼,在历史上也非有其人; 并且男女主人公名字的希腊文意思分别为“人民”和“女人民”,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全体老百姓起而反抗暴君。谈到写作该诗的目的时,雪莱在序言中指出:写这首诗是为了“宣扬宽宏博大的道德,并在读者心中燃起他们对自由和正义原则的道德热诚,对于善的希望和信念⋯⋯”

长诗由十二歌组成。它首先从象征自由的形象蛇与代表专制暴君的鹰殊死搏斗的场景开始。它实际上也是以法国大革命失败后的欧洲现实为背景。雷声隆隆,大地震动,浓雾弥漫,狂风大作,闪电划破长空,海面卷起风暴。一条蛇昂起颈项,一圈圈死死缠住一只鹰。鹰扑扑拍打着翅膀,竭力甩掉蛇。它用尖利的嘴和爪,猛啄蛇身。蛇用力收紧身子,向鹰胸脯咬去,空中纷纷

飞扬着被撕开的鹰毛和蛇鳞。最后,鹰挣脱了蛇的链环,哀鸣着向远处逃去; 遍体鳞伤的蛇僵直着掉入大海。这时,诗人看到一个美丽的少女,敞开自己洁白的胸脯,将濒死的蛇救起,并邀请诗人同她一道,与巨蛇同行。在途中, 少女给诗人讲了世间善恶精灵幻化、激烈斗争的故事。最后,他们来到一座绿色小岛,少女倒地溶化;两只蛇眼化为星座。诗中的男女主人公莱昂和茜丝娜出现在他的面前。

从莱昂对往事的回忆开始,情节转移到黄金城伊斯兰。这个城市的人民在暴政的压迫下困苦不堪,过着非常悲惨的生活。伟岸深沉的莱昂和光艳照人的茜丝娜是一对志同道合的恋人。为了争取男女平等自由,让和平、人性深入人心,他们决定分头行动,召集大军解放黄金城,扫荡奴役制度。人民热烈地动员起来,在莱昂的率领下,暴政被推翻,统治者被打倒了。但是, 莱昂犯了致命的错误:在胜利的时刻,他宣扬仁爱和宽大,说服人们饶恕了凶残的暴君。后来暴君又集结起雇佣军队,进行复辟,将人民夺取的权利重新夺去;莱丝娜也受到了暴君的蹂躏。在一场大地震后,她获得了自由,向人民进行革命的宣传,揭露暴君和宗教的罪恶。后来,她又落入敌手。当发现莱昂被敌人包围时,她愤怒地挣开锁链,夺过敌人的剑和马,将受伤的莱昂救出来。他们劫后重逢,彼此倾诉衷肠。各地的暴君相互勾结,黄金城的人民又陷入深重的灾难之中。屠杀和瘟疫,充斥于荒凉的田野和村庄。基督教主教乘机嫁娲于人,他对莱昂夫妇进行诽谤。国王悬赏捉拿,并且凶残地规定,只要莱昂和茜丝娜不被抓来烧死,就要不断地抓取无辜的人们代替受死。为了人民免遭无谓的牺牲,莱昂闯入宫中,并以要暴君发誓将茜丝娜送往理想国度美利坚为条件。正当刽子手将莱昂送往火葬堆旁行刑时,茜丝娜骑着骏马飞驰而来。她愿与莱昂一同就义。一声巨响中,巨大的火柱将暴君和教士及雇佣军队一股脑儿送上天空;而莱昂和茜丝娜却死而复活。在一位少女的导引下,他们来到理想的自由神殿,获得了永生。

这是一首史诗性的长诗。无疑,在莱昂和茜丝娜生死不渝的恋情中,有着诗人自己和玛丽的影子;但它更是一首理想主义的颂歌。它讴歌自由,赞美斗争,揭露了专制暴君与宗教的罪恶面目,展现了欧洲的苦难现实,对未来充满了必胜的乐观信念;并坚信革命者的牺牲将换来人类社会的幸福。同

《麦布女王》相比,在思想深度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奇特瑰丽的想象,优美丰富的语言,寓言和象征的描写,深刻的哲学寓意,以及对变幻莫测的大自然的参透和敏悟,表现出这首长诗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令人惊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