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鲁迅全集》是如何问世的

自鲁迅先生逝世后,社会各界纷纷要求出版《鲁迅全集》,许广平先生更是全力以赴,搜集先生已出版或未出版之遗稿。

当时上海形势很紧张,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国民党都禁止出版发行鲁迅先生的书。许广平先生为此忧心如焚,大家商量,认为要把这份文化遗产完整地保存下来,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出版全集。“纸张寿于金石”嘛!当时纸张很便宜,虽然书店大都搬往内地。但印刷厂搬不走,所以排印不成问题, 问题是没有钱。五六百万字的著作,按成本核算,定价格 20 元一部才可不赔

钱。可是那时正打仗,有几个人能掏得起 20 块钱买书呢?我们就把价格降

低,定为 8 元一部,。但这就连工本费都收不回来。后来想了一个办法,除

印 8 元一部的普及本以外,另印一种精装纪念本,加上一个精刻的木箱,箱

盖上刻上“鲁迅全集”“蔡元培题”,卖 100 元一部,成本二三十元,这样

就可以有余补不足。纪念本要到各地预售,就用“鲁迅纪念委员会”的名义, 实际只用会长蔡元培和副会长宋庆龄的名字,并请蔡老先生写四人字。他写了“鲁迅全集”,落款写上“蔡元培题”。蔡老先生是国民党元老,声望高, 他题签的书,国民党就不能把它怎么样了。困难的是要 100 元一部,太贵了, 只有富人才买得起。我们赶印了预约券,到有钱人集中的大城市发售。到一地,就举行茶话会,清茶一杯,邀请进步的资本家和各界开明人士乃至国民党要人来参加,请他们签名购买预售书券。从香港经广州到汉口,就卖出近百部,马上把预售书款寄到上海,上海马上买纸印刷,书很快就印出来了。我至今还记和有两个从我手里一次预购十部的国民党人,一人是孙科,一个是邵力子。

这是 1938 年上半年的事,那时武汉形势还比较好,周恩来同志在那里, 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也热情帮助。国外订购也很踊跃,如美国方面有陶行知先生负责推广介绍,南洋方面有王纪元同志发售预约书券,华南方面有巴金、茅盾等帮助发行,上海三地预购也出人意料地踊跃,致使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便筹集了三、四万元出版资金。《鲁迅全集》初版分 20 卷,共六百余万字。

动员了百数十名学者、文人以及工友,为全集挥笔、排校,仅用了 4 个月时间,就把一份丰厚的文学瑰宝送到了广大读者手中,开创了我国出版界的奇迹。而且通过《鲁迅全集》的出版、发行工作,广泛团结了各界抗日救亡人士和群众,使鲁迅精神得以发扬光大,也使我尽了一个学生对自己所敬爱的先生的一点纪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