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避讳”

在阅读古籍时,会常遇到些缺笔划的字,或者本为应该是某个字,却被另外一个字所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所造成的。

封建时代,君父观念神圣不可侵犯。为人臣子者在言及或书写君父姓名时,必须避忌,以示尊重。皇帝和孔子之名全国共避之,谓之国讳,长上之名全家共避之,谓之家讳。这种风气始于周朝,行于秦汉,盛于隋唐,严于赵宋。明朝前期,不甚严荷,然而到了天启、崇祯以后,也逐渐严了起来。清朝避讳更厉害。直到民国改元,才废此恶例。

避讳的方法,各朝不同,常用之法有改字、空字,缺笔和改音等。例如秦始皇名赢政,讳“正”字,遇“正”字改用“端”。汉明帝名刘庄,讳“庄” 字,东汉人凡遇到“庄”字都改写“严”。隋文帝名杨坚,讳“坚”字,遇“坚”字作“牢”、“固”、“至”、“刚”等字。唐太宗讳世民,若单写“民”时缺斜钩作“ 古籍中的“避讳” - 图1”。若从偏旁,则缺上画而作“氏”。宋代第一个皇帝是赵匡胤,“匡胤”二字当然严避。另外,凡是同音的字,如“眶”“筐”、“劻”、“酳”、“靷”、“引”等字,全不准用。这些字叫做“兼讳”不但他自己的名字,就连他祖宗的名字也得避讳。如他的始祖名叫玄朗,“玄朗”二字不准用,还兼讳到“弦”、“眩”、“絃”、“畜”、“县”、“浪”、“狼”等字。明朝最初几代皇帝的名字,避讳的较少,临近末叶,才突然强调起来。崇祯 3 年,礼部奉旨颁行天下,避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 庙讳,及孝、武、世、穆、神、熹七宗庙讳。清朝自入关以后,皇帝的名字才使用汉字。顺治名福临,这两个字不避。康熙名玄烨,“玄”字用“元” 字代替,或写作“玄”,兼讳“炫”、“弦”、“眩”、“率”等神。“烨” 字亦须缺末笔作“烨”。雍正名胤禃,遇到“胤”字用“允”字人替,或以

“嗣”“裔”等字代替,或缺末笔作“ 古籍中的“避讳” - 图2”,“禛”字用“正”字代替,“真”、“贞”等字,皆须缺末笔作“真”和“贞”。

以上所举,全是封建专制的产物,本无叙述价值。但了解了它,对鉴定古籍版本,推测成书年代,还是有帮助的。当然,利用讳字来判断版刻时, 尚须结合其它因素,决不可孤立为之,否则也会闹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