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灵感

历来对有没有灵感这个问题说法不一,难有定论。承认有,似乎创作成了虚幻莫测的心血来潮的东西。不承认有,创作中的许多奇特现象又不易解释清楚。中外名家的创作经验表明,灵感这东西不可说没有。鲁迅写《阿 Q 正传》,是《晨报》编辑向他“一提”,使他“忽然想起来了”,当晚便“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写出一章。郭沫若写《女神》也是某种“诗兴”促使他“象一匹野马”,“任一己的冲动在那里跳跃”。托尔斯泰看到路旁一枝折断的牛蒡花,便联想起中篇小说《哈译·穆拉特》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类似现象无不说明:当作家苦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忽被某种机遇所触动, 如同灼热的岩浆找到喷火口,骤然进入“天机偶发,生机勃然,落笔趣成, 多有神助”(高谦)的境地。人常说“顿开茅塞”、“神来之笔”、“文思泉涌”,恐怕就属于灵感这一类吧。果戈理就曾这样呼唤灵感:“不要离开我吧!同我一起生活在地上,即使每天两个钟头也好⋯⋯。”灵感是什么东西?古曰:“情来,兴来,神来”,这“情”“兴”“神”究竟何所指,何所“来”历来看法歧异。这里是不是应当弄清下述三点:

灵感从那里来?同神秘主义者所谓的“神的诏语”、“神力凭附”等看法相反,唯物论者认为灵感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灵敏的反映。恩格斯说得好,精神的东西是物质“在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而灵感也可以说是这花朵中的精粹,有好土才有好花,有实路才有灵感。生活的深与浅,决定了灵感的“强”与“弱”。这里任何神灵、天赋、命运,都无济于事。其次是灵感怎样才能获得?既然灵感源于生活, 来于实践,那么勤奋学习,不断探求,努力耕耘,才是至关重要的。俄国著名画家列宾说:“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再次,灵感如何催促创作,也是个重要问题。作品是反映生活的,但它决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而是自觉的能动的反映。真正富有健康的感情的作品,必须有感而发,有情可抒,“感于外而动于中”。如果说,感情是思想上的翅膀,那么来自生活实践的思想则是感情的母体。抽象的虚幻的感情是没有的,感情都是具体的实在的,受一定的思想、信念、意志、理智所控制和支配的。因此,灵感也是受各种人的各种思想所左右。“伟大的头脑作出伟大的经验,在五光十色的现象中看出有意义的东西”(恩格斯)。

在灵感问题上,周恩来总理有两句话概括得很好:“长期积累,偶然得之”。这八个字,非常深刻地阐明了创作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生活积累与灵感触发的辩正关系。生活实践是孕育文艺作品的“源头活水”,创作灵感则是催开文艺百花的“雨露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