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年来典型理论的基本演变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提出按可然规律或必然律写人,认为可以把人写得比实在的更好,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化的主张、可是他在《修辞学》中又按统计平均数把人依年龄和身份分为若干类型,这实际上却是一种类型化主张。这两种主张注意的都是普遍性。只不过一者是典型的普遍性,一者是类型的普遍性。自此一源双流,影响西方典型论述 2000 年。这期间,类型说的势力比典型说的势力更大。

罗马诗人和诗论家贺拉斯,承接类型说,在《诗艺》中,他认定要根据幼年、成年、老年的纯属类型的年龄特征来写人。17 世纪古典评论立法者布瓦罗,在他的《论诗艺》中,照搬贺拉斯的类型说。18 世纪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换了个说法,认为美,典型是“最普遍的东西汇合”,“美的眼睛就是大多数眼睛都象它那副模样的眼睛”。他的看法是说,典型即事物的常态, 统计的平均数。就这样,类型说从公元前 1 世纪直贯到 18 世纪。

18 世纪前,就只类型说一统天下吗?也不尽然。14 世纪的卜伽丘(《十日谈》作者)提出过要“描绘人类性格的不同方面”。16 世纪末,17 世纪初塞万提斯总的来说是信类型说,但他强调写小说“越是象真的越好”。17 世纪的莫里哀,一方面遵守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和类型说,又坚持艺术法则必须符合常识、合乎自然,坚持“描画人的时候,就必须照自然描画”的原则。18 世纪的狄德罗主张喜剧写类型,悲剧写个性,他明确地说:“对性格的讽刺性夸张,无论过分美化或过分丑化,我都不能容忍。”尽管对类型没有不同看法,多元的观点并未打破类型说主导文坛的局面。

  1. 世纪后,由于历史条件变化,包括象心理学这种研究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和人的性格的心理特征的新兴学科出现,特别是社会生活和文艺创作里,开始强调对人的个性发现,个性的典型观发展起来了。

首先是歌德。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题:“诗人究竟是为一般而找特殊, 还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这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分别。⋯⋯”歌德所说的两种程序,实际所指即类型化、概念化的概括方法与典型化、个性化的概括方法的区别。歌德主张、实行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的方法。它代表了近代典型观的精义。他说的“特殊”就是典型个性,典型的个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他强调:“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

歌德的朋友度勒,采用的却是“为一般找特殊”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不表现为类型化,而表现为概念化。

黑格尔也是一位主张从抽象的概念出发,“为一般而找特殊”的美学家, 可是,他与席勒不同:“美就是观念的感情显示。”这是他的典型观,关键在于,黑格尔的典型观不仅有客观唯心主义的躯壳,还有辩证法的精神。他要求观念化为人物的主观“情致”,化为推动人物行动的具体“情境”,性格则是“情致”与“情境”的辩证统一的结集。”普遍性必须在具体的个人身上融会成为整体和统一体。这种整体就是具有具体的心灵性以及主体性的人,就是人的完整的个性,也就是性格。”“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黑格尔体系从观念出发,他的典型论是反对抽象化和

强调性格化的。就他的从观念出发而言,接近于 18 世纪前的典型论,就其在具体论述中强调个性而言,他是近代典型观的杰出理论代表。

别林斯基的典型观兼有类型化典型与个性化典型观之说。典型是“整个范畴、整个类、整个部分的代表”,“同时又是一个人物,完整的、个别的人物”。他强调典型的类别的特征,“不要只描写某一挑水人,而要借一个人写出一切挑水的人”他又强调典型的个性特征,“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这是类的意义与个性的意义的复合。

车尔尼雪夫斯基主张个性化的典型观,却竟否定典型化:他认为艺术类永远低于生活类,强调个性而囿于生活原型,反对概念化、类型化又否定典型化。高尔基的典型观也有类型说成分。他多次说过“在一个小店铺老板身上写 30 个小店铺老板,在一个神甫身上写出三十个神甫”。不过,高尔基毕竟是个有创作经验的大作家,他归根到底是反对概念化的。因此,他的典型观是多元性的。在强调类的特征时,他属于“从一般找特殊”一路,在反对把创作纳入预定意图的框子时,他又是一个个性化的典型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