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建安文学

建安是东汉末代汉献帝刘协的年号,自公元 196 年至 220 年,前后 24 年。在我国社会发展史上,这一时期正是“多事之秋”。黄巾起义过后,东汉王朝陷于崩溃,朝中董卓擅政,各地战乱频仍给这一代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文士们纷纷抒写自己在离乱中的经历和感受,表达希冀建功立业的愿望, 因而这一时期在文学创作上,呈现出“俊才云蒸”、“诗章大盛”的局面, 成为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后世把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统称之为“建安文学”。实际上它的范围并不局限于这 24 年,乃是汉末魏初文学的总称。

“建安文学”的主要人代表人物是“三曹”和“七子”。“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由于他们的支持和提倡,当时的邺城(今河北临漳县) 形成了一个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邺下文人集团”。这个集团中的重要人物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商、刘桢,与孔融并称为“建安七子”“七子” 中王粲、陈琳的成就最高。王粲地位尤其重要。与“七子”同时而富于才华的文人,尚有邯郸淳、繁钦、丁仪等数十人。最值得提出的,是女诗人蔡琰

(字文姬),她感伤离乱的《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可能不完全是原作)已成了千古传诵的佳作。可惜建安诗篇流传至今已不足 300 首。曹植诗

保存约 80 首,曹丕诗约 40 首,曹操、王粲各 20 多首,其他人就更少了。建安一代文学素以“建安风骨”著称。一般认为“风”是指作品内容方

面的要求,“骨”是指作品文辞方面的要求。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一书中, 对建安文学曾作过较全面的概括,他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时序篇》)

建安文人是汉末军阀混战的目击者,所以叙写丧乱,哀鸣流离,便构成了建安文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如曹操的《蒿里行》写袁绍兄弟拥兵混战,造成了“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的惨痛后果,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又如王粲的 3 首《七哀》诗,写他颠沛流离中的感受,第一首“出门无所见, 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凄切感人,无异于一幅难民图。另外,他们的作品还表达了急于建功立业的胸怀和志趣,例如曹植自谓“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薤露行》),要为统一大业一试身手。此种“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的雄伟气魄,正是那个时代的强音。一则反映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则抒写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语言刚健明快,情感慷慨悲凉,这就是建安文学的特质。

“建安文学”的兴盛,主要决定于当时社会的动乱和变革,这种变革对汉代儒家传统的打击,相应地带来了思想上一定程度的解放,文人们具有了自由抒发自己感情的倾向。此外,就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来说,建安文人注意向汉代乐府民歌学习,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同时五言诗风到此时也大为畅开,运用趋于成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