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船的数额

明代漕船的总数,据《漕船志》卷三载:明初“当时船数、船式未经定议,每年会议粮运合用船只,临时派造,以为增减”,天顺以后定为 11775 只。《明史》卷七九载为 11770,盖举其整数。

天顺以前的船数多少不一,也无明确记载。我们只能大体推测,洪武时的海运船数,《明史》卷八六载:“江、浙边海卫军大舟百余艘,运粮数十万”,这个记载似乎偏低。洪武十三年(1380)一次就“造船一百六十六艘以备海运”(49)。洪武时海运辽东粮初每年 60 万石,后因海船增加,增至

70 万石,如以一千料海船运,需船 700 只;如用四百料船,需 1750 只。洪武时的海运船数应在两者之中,不应仅有百余艘。永乐时海运船数比洪武时有所增加,从永乐元年到十三年,《明太宗实录》中每年都有一、二次打造海运船的记载,永乐元年(1403)就二次造海运船 388 艘(50),五年曾一

次将海运船 249 艘改为出使的洋船(51)。永乐时海运最高曾达 100 万名,

一千料船需 1000 只,四百料船需 2500 只。永乐十三年(1415)户部曾说:

“每岁海运船约有一千一百余只,运粮八十余万石到于北京”(52),而永乐四年(1406)浙江观海卫百户杨茂说当年“随总兵官平江伯率领粮船一千三百只,欲往北京交卸”(53)。

永乐十三年(1415)初行河运时的里河浅船数额,“以浅河船三千只支淮安粮运至济宁,二千只支济宁粮运赴通州仓,⋯⋯其天津并通州等卫官军于通州接运至北京”(54),当时京通间河道狭隘,通州至京可能是陆运, 因此当时运船共 5000 只。宣德四年(1429)从各地抽调民船,八年又增造

3000 只,那时总数已达万余艘。右副总兵吴亮曾“督粮船万余艘”(55), 正统时超过二万只(56),景泰时“其数比今(万历时)多三之二”(57), 也有二万只以上。

天顺额定船数后仍有变化。成化时为 12114 只,正德时为 12000 余只,

嘉靖初为 12140 只,后一度降为 12104 只(58),嘉靖时又额定为 12143 只, 这个数额一直保持到崇祯时期(59)。但实际船数以后有所减少。嘉靖二十九年(1550)以“遮洋船多造无用,宜额定二百八十艘,余悉停造”(60)。后来每有漕粮永折,漕船也就减造。万历五年(1581)山东、河南漕粮定额折色 14 万石,山东总因此每年减造 32 只;湖广每年折色 37000 石,也如例

减造;二十三年(1595)江北永折 43000 余石,将原派中都、淮大二总各卫

每年额造运船 13 只 4 分俱免打造,并“以后如有永折悉照今例一体减造”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