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太阳”

1949 年斯大林已创建了自己的特殊文学。这一文学的目的在于歌颂他自己。此时他经常的称号有“领袖与导师”、“科学技术泰斗”、“各个时代与各族人民的最伟大天才”等等。但还有更希奇古怪的:“全世界的太阳”。这个称呼是多夫任科想出来的:他也学会了这一套。

但是这却不是简单的疯狂行动。不,这种崇拜有其极为重要的目的。 斯大林最喜爱的作家是彼得·帕夫连科。“当家的”曾四次授予他最高

文学奖赏——一等斯大林奖金。一帆风顺的帕夫连科事实上却是一个最不幸的人。他在 20 年代就已入党,曾与许多被枪毙的人有瓜葛,因此他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过去捏着一把汗,一辈子都在拼命地掩盖自己的过去⋯⋯战后,帕夫连科写了两个电影剧本:《宣誓》(1946 年)和《攻克柏林》(1947 年)。

然而,帕夫连科在写这两个剧本时,还有另外一位合作者。

《宣誓》写的是斯大林在列宁的棺木旁宣誓。帕夫连科曾以一种极为崇敬的心情把该剧本的手稿拿给我父亲看。剧本上满是修改的字迹——这是主人公自己修改的。所有修改之处都是关于主人公斯大林的。斯大林自己修改斯大林的形象。

帕夫连科叙述当时的情况时说:贝利亚把斯大林修改后的角本交给导演丘列里时解释说:“《宣誓》应拍成一部神圣的电影,其中的列宁应成为圣经《福音书》中的先知约翰,而斯大林应成为弥赛亚(救世主)。”

曾经上过教会学校的斯大林,他所用的词汇让人一看便知道是谁修改了这个电影剧本。《宣誓》被拍成了一部有关神人的电影。

在《攻克柏林》中,他们继续这样干了,而且干的得心应手。在影片的末尾,安排了弥赛亚的封神仪式:斯大林来到了战败的柏林。不,他不是坐火车来的,那太没意思,他是乘飞机来的,身穿耀眼的白色制服(是啊,天使自天而降,身着白色服装)。他向等候他的人群走来,人群中有各民族的代表,于是人们用全世界的各种语言颂扬弥赛亚:

“人群中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乌拉’声。外国人用各自的语言欢迎斯大林,歌声响徹云霄:‘跟随您,我们踏上胜利之路,走向光明美好的时代’”

——电影剧本中这样写着。

斯大林时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康士坦丁·西蒙诺夫曾被任命为斯大林文学奖金评委会的委员。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曾描述该委员会在评选获奖文学作品时,斯大林是如何参加会议的。

“当家的”不声不响地走到评委们的身后。这是他一贯的作风,他不想叫人看到他的面孔,他想叫人们紧张地猜测,苦苦思索如何去讨好他。他一边嘬着烟斗,一边走了过来⋯⋯

委员会的书记宣布:“作家兹洛宾的长篇小说《斯捷潘·拉辛》被提名授予斯大林奖金。”此时马林科夫突然说:“斯大林同志,作家兹洛宾曾被德国人俘虏,表现不好!”人们惊讶得瞠目结舌,一片沉默。所有的委员们都知道:奖金获得者的候选人是经过严格审查的,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对他们——对评委们的考验吗?那么在一片沉寂之中,从后面传来了斯大林轻轻的声音:“饶恕他,还是不饶恕?”大家沉默不语,都很害怕。而他, 抽着烟斗,一圈又一圈地走着。又问:“饶恕他,还是不饶恕?”仍然是死一般的沉寂:这可是一种可怕的指责呀!还提什么奖金,兹洛宾的脑袋都要保不住啦!最后,斯大林走完了第三圈,再次问道:“饶恕他,还是不饶恕?”然后自己回答道:“饶了他吧⋯⋯”兹洛宾这下子可以不去劳改营了,他将成为斯大林奖金获得者,一刹那之间他要升到光荣和财富的顶峰!

是的,他——只有他一人决定着人们的命运。只有他才有权饶恕任何罪过。他正是这样教导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