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实施审美教育
(一)组织教学——激起学生音乐审美的渴望
组织教学是师生间达成和谐的审美情感交流的关键阶段。当学生进入一种美的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美的旋律和美的形象,学生的审美渴望顿时激起。
如:在教《种瓜》一课时,我把音乐教室布置成瓜园:窗上垂挂着长满花蕾的西瓜藤,整个块黑板上画着一片翠绿的“西瓜地”,“瓜地”里贴着六个“熟透”的西瓜。铃声一响,我对同学们说:“今天好热,老师领你们到‘西瓜园’吃西瓜好吗?”踏着《种瓜》的弦律,同学们走进教室——这充满美和新奇的环境,霎时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渴望。
(二)基本练习——学生感知美、理解美的良好开端
基本练习是牢固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使学生正确的发声、听音、掌握节奏和音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生感知美、理解美的良好开端。
如:在教《闪烁的小星》一课时,我根据歌曲的基本节奏型,编了两条节奏练习曲:
(1)2/4
(2)2/4
我用走来表现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原地停一步,用跑来表现八分音符。然后让学生用“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方式模仿。通过模拟走跑,学生理解了四分音符慢,八分音符快,慢的节奏安静,快的节奏欢乐、从而感知理解了节奏美。
(三)新课教学——让学生由感知美上升到探索美
新课教学的各种环节中都渗透着音乐审美教育。以歌曲《摘草莓》为例: 当学生走进“长满草莓”的教室,碧绿的叶子,鲜红的草莓,勾起了学生学良好的心态体验——审美心境。当教师以优美的歌声范唱旋律时,学生对流畅跳荡的旋律、轻盈活泼的节奏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浅显易懂而又富有幽默的歌词更进一步诱发了学生探索音乐美的强烈欲望。
(四)巩固练习——培养学生主动地表现美、创造美
巩固练习是教学双边活动最有趣的阶段,也是师生在音乐审美活动中由感知美、理解美、探索美、表现美向创造美过渡的艺术阶段。
如:当学生学习《军港之夜》一歌时,优美、动人的歌词把学生带入了诗一般美的军港之夜的情景中。教师可引导男同学用口琴和竖笛为歌曲伴奏,指导女同学随着节奏和歌词内容,做海浪似左右微微起伏摇荡的形体动作,让全体同学都全身心地投入,沉浸于“军港的夜静悄悄,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觉”的氛围中,使学生在理解美的基础上进行了审美创造。
(五)结束部分——指导学生把审美理论变成审美技能
结束部分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小结,指导学生如何把理论变成技能的重要一环。
如:当学生学习了《洗手绢》一课时,教师在小结中可以这样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好。再上音乐课时,咱们比一比、看一看谁自己洗得手
绢最干净,叠得最漂亮好不好?”这简单的总结显而易见地让学生把审美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而形成审美素质。
总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必须按大纲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具有审美意义的教学内容,运用科学的艺术手段,对学生进行“净化灵魂” 的美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