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好歌声产生的条件

  1. 要像讲话一样歌唱,像歌唱一样讲话。这里的讲话是指高位置讲话, 即声调高出平时的四至五度。这样的声音有穿透力,声音在气的推动下亮而远,且不累嗓子。这儿所谈的亮,不是没命地无理喊叫,而是在呼吸支点控制下的声带活动,歌唱理论中谈到,发声必用气,用气必发声,歌唱的技巧85%是气息的运用,可见气息运用的难度和作用是多么大。学生在讲甚至在歌唱时的呼吸常常是下意识的,这里所说的下意识是指:用不着为了把一连串话说完而预先吸足相当数量的气,可以随便吸多少,因为,在说话过程中有足够的机会可以换气,而且无须注意字音的长短,也无须注意固定的速度, 讲话人吸气与呼气两种动作也无须有显明的区别,他可以一边呼吸一边说话,甚至有时在未开始说话以前,已把肺部大部分的空气消耗完了。唱歌中的下意识呼吸也是如此,如果能改变一下这种随意性,在音乐的段落或不妨碍词意表达的情形下吸气,这对于加快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意识呼吸是指:用鼻子迅速平稳地吸气,并且要吸得深一些,使下肋向周围整个扩展开来,使它更多地背到背部,横隔膜向各方伸展开去,微微向下。吸气时上腹部稍稍挺起,但不能用力把肚子鼓起来或把胸部高高挺起。并且把吸入的空气保留得越久越好,而不在开始几个音消耗太多的空气。这样才能把吸入的空气平均地分配在一口气所要唱的每一个音上,歌唱时便能把气息平衡而不带杂音地呼出。做到:“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

掌握了正确的歌唱呼吸,还应注意摒弃方言土语。树立以“讲普通话为美,讲方言土语为耻”的学风,学生应按照普通话的语言规范咬准字头、说好字腹、收好字尾,而不应常常把“老师(lao shi)”误读成“老四(lao si); 将“爸爸,您好”说成“八八拧好”等等,致使词义改变。为此,应让学生经常朗诵诗歌散文,以培养其活跃的思想、敏锐的感觉和丰富的情感。因为, 文学修养影响着音乐修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1. 学习歌唱与学习基本知识相结合,学生学习歌词的欲望远远高于学习识谱知识,教师要引导他们掌握识谱的技能,音乐表现的内在规律。

  2. 学习歌曲和学习有固定音高的乐器相结合。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力投资越来越大,有条件的学生可在学唱的同时学习一两种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如口琴、钢琴、电子琴、手风琴、钟琴、木琴、笛子、笙、小号等),用以提高音准。

  3. 闭口哼唱与轻声唱相结合。平时要多哼唱歌曲,或轻声唱,也可吹口哨(以舒缓的歌〔乐〕曲为主),使气息,喉头与声带协调一致地工作。要经常练习,同时注意吸气时的状态,有控制地往外呼气,便能产生自然而优美的颤音(这种颤音的频率为每秒三至四次)。

  4. 自己演唱与欣赏他人演唱相结合。时常用录音机录下自己演唱的片断,并加以比较,找出问题,及时纠正,多欣赏好的歌曲,学习他们的演唱

风格和特点,并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还要记住那些优美的片断。 6.唱声与唱情相结合。演唱前不仅要把曲调掌握准确,还要把歌曲分析

处理透彻再唱,酝酿好感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