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美教育首先要充分挖掘音乐作品思想美和音乐美

音乐审美,就是认识和领会音乐作品的美。翻开中小学音乐课本,可以看到人选的绝大多数是音乐宝库中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充满着美的因素,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想的美,另一方面是音乐的美。

“从音乐教育目的看,音乐教育首先是培养人。”(苏霍姆林斯基语)。从音乐教育功能看,音乐对于心灵的塑造、道德的教化具有独特的功能。音乐教育目的和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是一致的,只有挖掘音乐的思想美,才能更好地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从而更好地为教育目的服务。

如何挖掘作品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首先应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思想性。从中小学音乐教材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看,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深情,有对革命先辈的缅怀,有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有对未来的憧憬,有对人生的思索,有对人类美好情感和行为的讴歌⋯⋯,审美育人首先要正确地把握住作品的思想性。其次要根据作品原有的思想教育因素,找准教育点加以启发诱导。例如,一首歌(乐)曲,可通过介绍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补充深化,可围绕主题思想设计思考性问题自然引导,可创设情景,引发情感,通过强烈的形象感染,在共鸣中潜移默化地陶冶等。

音乐作品的另一种美,就是本身音乐美。

音乐的美表现为节奏美、旋律美、音乐美、和声美等,这些美以强烈的力量,沁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经过长期音乐美的熏陶,就会形成美好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所以审美教育,还要补充呈现音乐作品的音乐美。

范唱是呈现音乐美的一种手段。范唱的目的是运用歌曲的艺术性,以演唱使儿童获得美的体验。一首歌曲教育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最初的示范。教师范唱要尽可能传达音乐作品的音乐美,把歌情乐情送到学生心中。

伴奏也是呈现音乐美的一种手段,教师范唱、教唱,学生演唱都离不开伴奏。伴奏应忠实地反应作品的风格,准确地烘托音乐美。

另外,指导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演奏、表演等,也不失为呈现音乐美的好方法。

显然,呈现音乐美从根本上说,要从作品和学生实际出发抓住对音乐元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