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甲等”的高甲戏
闽南地方戏高甲戏,产生于清代中期。传说开头时多演宋江故事,人称“宋江戏”。这种戏多在乡间迎神赛会时跟在游行队伍中表演武打节目,配以民间曲调“十番”、“笼吹”等,演员多披甲执戈,所以又称为“戈甲戏”, 因为戈和高在闽南话中音相同,故又有人称之为“高甲戏”或“高脚戏”、“高台戏”。原来闽南一带的梨园戏,是人人都喜爱的戏,只有七个角色, 称“七子班”,而高甲戏多了两个角色,即在生、旦、丑、净、末、贴外之外,还加了两个武角,成了九个角色,因此又称为“九角戏”。有人说高甲戏原称吹班,四十年代在南洋新加坡演出,大受侨胞欢迎,说是高等高甲的戏,于是有高甲班之称。高甲戏过去名称多种,直到 1952 年全省戏曲会演时, 才正式定名为高甲戏。
高甲戏剧目来源比较复杂,大部分是从傀儡戏、梨园戏、弋阳腔、京戏等吸收过来的,其中《连升三级》、《桃花搭渡》、《笋江波》、《十五贯》、
《鸳鸯扇》最引人注目。
高甲戏音乐以南曲为主,兼收傀儡戏和民间小调,伴奏乐器以唢呐为主, 后加入洞萧、三弦、二胡,打击乐有锣、鼓、小叫、响盏等。
高甲戏表演,白多唱少,演员擅长武打和丑角技巧。丑角仅丑行就有几十种之多,其特点是活泼、轻快,弹跳力强,舞蹈性强,节奏明朗,夸张性大。丑角表演艺术被誉为“戏剧艺术宝库的珍品”。
讲到高甲戏,人们都会想起清末明初的“新春班”和李昭鸳。
李昭鸳是安溪湖头人,有四子,早年全家曾在南洋戏班学艺,颇有名气, 后来全家回祖藉安溪,组成“新春班”,演高甲戏。
新春班的演出以李家父子五人为主,吸收堂亲李坪(李正)等人参加, 李昭鸳掌班兼司鼓,长子李团扮演花脸,次子孝择演丑角,三子四子孝义、孝忠轮流演出生旦,李坪等人演杂角。孝义表演矫捷、灵活,犹如蟋蟀蹦跳, 被称为“蟋蟀旦”;孝忠扮相似荷兰女人,被称为“荷兰旦”。首次演出轰动乡里,观众无不惊叹叫绝。新春班驰名闽南各地。许多梨园子弟纷纷前来求教。高甲戏所以出名与新春班的成功表演有相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