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气息浓厚的三角戏和嘭嘭鼓
地处山区的邵武、光泽一带,每逢节日或喜庆时,多演出一种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小戏——三角戏,这已成为这里的一种习俗。
三角戏是从对子戏演变来的。对子戏只要两个角色即小丑和小旦,便可对唱一台戏,形式简单,后来增加了一个角色——小生,成了三个角色的戏, 人称“三角戏”。
三角戏来源于劳动和生活。传说从前有个小伙子,经常上山砍柴。小伙子十分勤劳且心地善良,感动了玉皇大帝,派了一位能歌善舞的仙女下凡, 来到邵武山区,教这位砍柴为业的小伙子唱歌演戏。小伙子本来就很聪明, 一学就会。他不但自己学会演戏,还带他年青的妻子一起上山学戏。这样, 在邵武山上人们经常可见到有三个年青人在演戏,人称之为“三角班”,称他们演的戏为“三角戏”。先是少数人演出,后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跟着学, 三角戏的影响越来越大了。
三角戏,几乎都是以反映民间现实生活为题材,与民众关系密切,受到民众喜爱,成了邵武一带传统戏剧,三百多年来一直是邵武一带民众文化娱乐的重要内容。因为人员少,演出方便,很容易深入民间。
三角戏主要在于丑角表演。丑角唱、做、念、打样佯都会,其舞蹈动作给观众以轻快、生动的感觉,美的享受,而道白又诙谐有趣,令人捧腹。加上生旦表演的配合,使得小戏显得十分活泼。
近年来,三角戏有些改革,增加一些角色,但最多时也不过八九个人, 仍称三角戏。
膨膨鼓是流传于闽东宁德、福鼎、霞浦一带的民间曲艺,是由外地传来的“莲花落”与当地民间歌谣相融合,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说唱形式——闽东莲花落。其内容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唱词为七言四句,曲调为牡丹花调。演唱时,一人领唱,众人随和,以渔鼓、荷板伴奏。渔鼓打起来会“嘭、嘭” 响,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嘭嘭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