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古老的剧种

莆仙戏,流行于讲兴化语的莆田地区,也称兴化戏,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有人称之为“地方戏的活化石”。

莆仙戏是在唐代莆田民间流行的“百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宋代吸收南戏、杂剧的艺术,形成综合歌、舞、念、打,以表演故事为主的戏曲, 再经元、明两代融合村坊小曲、里巷歌谣以及元词歌舞等,终于形成地方色彩浓厚的南方戏。

莆仙戏表演艺术古朴优雅,程式规范严谨,又深受木偶戏表演动作的影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据传,莆仙戏早期时只有七个角色,也称“七子班”,后来角色增加到数十人,而表演仍保留南戏的特色。

莆仙戏的音乐曲调丰富而古朴,称“兴化腔”,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说,常用的有二百多支曲牌,为其他剧种所少见。尤其是明、清后,莆仙戏音乐受到京剧、戈阳腔、闽剧的影响,采用帮腔、滚腔形式,在艺术水平方面大为提高,成了深受民众欢迎的剧种。

关于莆仙戏的流传,民间有这么个传说,唐代时莆田女子红采萍因美貌出众被选入皇宫为妃。因她喜爱梅花,被称为梅妃,甚得唐明皇李隆基的宠爱,有求都必得满足。有一次她对唐明皇说,她家乡的戏好看很想看看。唐明皇便派人从福建莆田调去一个戏班在皇宫里演出。戏演完后,梅妃不免夸奖了一番并问唐明皇有何观感。唐明皇说,戏确是很好的,只是鼓声太响了, 最好压低一些。这以后演出莆仙戏时,乐师便在大鼓上放了一尊石狮,以调节音响。这种做法后来沿传下来,成了莆仙戏演奏中的一个特色。

莆仙戏传统剧目非常丰富,有人统计过达五千多个剧目,八千多个剧本, 今天影响最大的可推《团圆之后》、《春草闯堂》、《三打王英》、《状元与乞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