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戏和车鼓队

“竹马戏”也叫“马艺”,隋唐时代已开始流行于闽南的漳州、厦门, 以后又随着闽人逐渐流传到台湾。

竹马戏表演时,演员分别在胸前背后绑上竹蔑编制的“马骨”,周围用绸布或彩纸糊裱成马的模样。看上去犹如人跨骑在马鞍上,一招一式伴着闽南小调,载歌载舞颇具戏剧性及幽默感。竹马戏的内容虽然有《水游》、《西厢记》、《昭君出塞》等古典文学和神话传说情节,但总是与“马”相关。逢年过节,竹马戏常加入文艺行列进行表演。表演时讲究马步,如踏步、摇步、急步、磨步,与随行的“马夫”配合默契。马夫表演牵马、洗马、上山、下山、涉河、饮水等动作,穿插着马踢人、马绊倒、马失前蹄、马陷泥中等妙趣横生的表演。竹马戏演唱的曲调起初是南曲,后来吸收了木偶戏,顺口溜韵律,显得优美动听,加上用闽南话演唱,显得古朴典雅,令人回味无穷。

车鼓队,曾流行于闽南、莆仙一带,是一种街头表演艺术。每当过年过节或盛大喜庆的踩街游行时,常可见到车鼓队的表演。车鼓队人数不多,表演也很简单,但受人喜爱。

大凉伞为车鼓队的标志,后面跟着一大鼓,由两人抬着(也有小的鼓由一个人挂于胸前),旁边有人手拿锣钦,后面跟着两个化装了的角色:丑和旦。丑角头戴斜帽,身着倒反的棉袄,动作滑稽;旦角多只是起配合作用。表演时,先由大鼓和锣钹发出“咚嚓、咚咚嚓、咚咚咚嚓”之声,每当“嚓” 声响起,丑和旦相对扭头对点,面带表情,时加逗人动作,引人发笑。车鼓队的表演,因其动作幽默、诙谐、风趣,有力地感染和吸引着观众,每每引来一大批看客,增添了节日热闹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