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天下第一山”
有人说过,福建名山寻幽选胜首推武夷、太姥。
太姥山为闽东第一胜景,位于福鼎县城南四十五公里处,方圆六十平方公里,三面临海,山峰突起,巍峨挺拔,最高峰的摩霄峰,海拔 1008 米,雄奇壮丽。传说尧时有老母种兰于山中,后得道成仙,人们称之为太母山。汉时汉武帝命东方朔考察天下名山,太母山被列三十六名山之一,并写上“天下第一山”为记,改名为太姥山。此后太姥山名扬天下。
太姥山景观最引人入胜者可数奇峰、怪石、异洞、云海等。
奇峰。这是游人进山所能看到的第一胜景。有人游览后说,山中诸峰, 面面奇观,移步换形,无一肖,而实无一不肖。自将军石迤通而东,折而南, 其间见昂而立者如人,俯而偻者若负:突额张口者为狮;缩爪伏地者为虎; 巨者为象;小者为兔;振翅欲飞,跂足而顾,苍苔翠藓为毛羽者,则为鹦鹉; 异形奇状磊落岭崎者,目不暇给也。真可谓,峦碧千山外,岚光一望间。
怪石。太姥山峰相连,岩石突兀,似人似物,形态生动。有人说,太姥山无在非石,无石不奇,尽态极妍。峰顶有一处极像一只巨猫捕鼠之大石, 名“金猫扑鼠”;有酷似情侣的“夫妻石”;有似和尚讲经的神态;有似乌龟爬壁的形态;“九鲤朝天石”有如九条大鲤鱼在白浪碧波中仰首翻跃。其中最妙的可数“目莲救母”和“云标石”。目莲救母也称和尚背尼姑,神态端庄、栩栩如生。云标石是一壁矗立的巨石,下部少了一爿三角棱形,传说是当年东方朔用手指撬飞的,留有指痕,撬飞的棱块搁在对面约二百米外的岩顶,若把它抬回安到原处,则会一丝不差。
异洞。太姥山有一百多洞,全是因为地壳变动断折而成的形态奇特的花岗岩幽洞,千回百转。洞内怪石林立,纵横交错,有光有水,无毒无尘。令人惊奇的是,那里洞中有洞,洞中套洞,洞洞相连,洞中有景。游人进七星洞,仰望蓝天,裂缝中七个大小不同的圆石如同七星,发出青光,恍若天上星辰。滴水洞终年滴水,水珠大小、下坠高低不同,发出声音如同乐曲,悦耳动听。可谓洞云缥缈,涧水漏湲。
云海。太姥山云雾多变,更是独具的景观。太姥山一年中有三分之二时间笼罩着云雾,一日之中晨午晚各不相同,一年四季相差更远。游览过太姥山的人写道:有时像棉,有时像牛脂,有时像白玉。其颜色时红、时黄、时紫、时白、时青。其形态忽飘忽散,若走若飞,时隐时现,时浮时沉。有时茫茫一片,有时缥缥缈缈,使游客常处在半云半雾、风云莫测之中。
游过太姥山的人都说,这里观日出,比泰山、黄山更胜一筹,这里初升的太阳比别处似更圆,更大,更明亮,更壮美。清人王孙恭曾于四更冒风往望日台观日出,写道:始见五色云灿烂,弥满洪涛,俄而,尽变为红云,晶光射目,潮落微露一弯,波间皆金蛇滉漾,潮涌浸沉如是者数,乃睹晨曦大如车轮,红如琥泊,渐升阳谷,离瀛海而四顾崔鬼,唯东向绝■微映红光。四望前山,尚黑如海。以语曾游泰山日观者,所见不逮此。
此外,太姥山西麓山坡狭谷中长满不同颜色的杜鹃花和各种奇花异草, 令人见了心旷神怡。
名山总是与名人联系在一起,太姥山麓曾是宋代大儒朱熹和史学家郑樵的讲学处,山下曾是明代沿海抗倭斗争的英雄阵地。这些,都在为这美丽的山峦增辉添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