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名刹南普陀
位于厦门五老峰下的南普陀,初建于唐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五代时称泗洲寺,宋代改为普照寺,明初毁于兵火,清初由晋江人施琅重建,因寺中以供奉观音为主,又在浙江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
南普陀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和藏经阁。藏经阁建在山坡上,二楼为“玉佛主殿”,珍藏有缅甸玉佛,六朝文物铜制七佛宝塔,宋代古钟和香炉,明代铜铸八首二十四臂观音,清代瓷制济公活佛等,阁内藏书丰富,有中外佛经数万卷,其中著名的有《碛砂藏经》、《明大藏经》、
《日本大藏经》等,还有两部由虔诚的信徒和沙弥抄写的《妙莲华经》,一部弘一法师手稿《佛说阿弥陀经》。
藏经阁后为五老峰山麓,巨石累累,有摩崖石刻多处,其中一块大石镌刻着一个特大的“佛”字,高一丈四,宽一丈,粗犷豪放,雄健有力,国内罕见。佛字上面是五老峰,五个山峰并列,远望去如五个老人盘坐山上,人称“五老凌霄”。山上有本寺历代高僧的墓塔和净业洞、兜率陀院、须摩提国、阿兰若处和太虚亭等景点,登临眺望,山风海涛,壮观无比。
南普陀内有素斋,所制作的素菜别具风味。由于风味独特可口,又富于营养,也为寺外人士所欢迎。素菜以植物质食物为原料如植物油、面粉、豆制品、香菇、蘑菇、木耳、金针、蔬菜、水果等,以香醋、五香粉、芝麻、生姜、蕃茄酱、味精等为配料制作而成。素菜花样繁多,名称雅致动听,如具有红、黄、绿、白多种颜色的佐酒佳品冷拼盘,称“彩花迎宾”;以香菇为主料,辅以荸荠、蕃茄的盘菜称“双菇争艳”,以发菜煮成的菜汤称“白壁青云”;当归面筋汤称“半月沉江”;还有“炒素鸡片”、“南煎素猪肝”、“酸素排骨”等,每每吸引大批游客的光顾,海外游客多要尝尝南普陀素菜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