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歌仔戏发展过来的芗剧

流行于漳州和厦门一带的萝剧,是从台湾歌仔戏发展来的,而台湾的歌仔戏又是起源于漳州的锦歌。

“锦歌”是一种由一男一女对唱的民间说唱、清唱的曲艺。早在南宋未年,因流传于闽南锦江(今江东桥到海澄一带)两岸,而得此名。但也有人说它是从民间音乐中挑选出来的,集而成锦,故有锦歌之称。锦歌独具闽南歌曲之风格,曲调柔和抒情,有着极浓厚的乡土气息,故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明末清初,福建各地尤其是闽南人迁入台湾者日众,当时,这些到台的闽南人,由于眷念乡井,常在上山采樵,下海捕鱼,或者在饭后之余,哼几句锦歌调子,寄托思乡、念祖、怀念亲人之情感。锦歌成了到台闽南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叫锦歌为“歌仔”,以与在台湾上演的大戏相区别。后来又设立歌仔馆,作为清唱的场所,那叫“坐唱”;还有到寺庙和农民家里演唱的,称“走唱”。这样,锦歌即歌仔在台湾各地逐渐盛行起来。

歌仔盛行起来后先在台湾北部与其他歌曲、民谣汇成一种民间乐曲,在渔民和农民中间流行;清嘉庆年间,漳浦人吴沙组织漳州人为主的大陆移民开发宜兰,于是锦歌又在宜兰一带得到传播,称“宜兰歌仔”,也称“落地扫”。这“宜兰歌仔”在开头主要在街头演出。

到了清朝末年,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歌仔由原先的清唱形式演变成了演唱形式,在曲调中吸收了闽南一带民间歌舞如“采茶调”、“平鼓”等曲调的唱曲,还吸收京剧和高甲戏的唱腔和演技,逐渐形成了一种“歌仔戏”, 并从街头演唱而搬上了舞台。就演出形式看,歌仔戏从原来的一男一女的对唱,成了有生、旦、丑角,有科、曲、白的一种新戏,成了一种新的剧种。若从内容上看,它并没有脱离原来的锦歌。这歌仔戏出自民间,扎根于福建移民中,根深叶茂,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人有心而戏有情。歌仔戏在台湾发展起来之后,一直不忘祖家,不忘它的发源地闽南锦江,1928 年台湾有“三乐杆”和“双珠风”两戏班,来到同安县的石美乡(现属龙海县),在那里以及附近乡村演出。他们前后演出了

《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剧目。熟悉的乡音,浓厚的充满乡土气息的曲调,强烈地感染着祖籍的观众。观众赞声不绝,拍手叫好,演出大获成功。次年,石美群众从台湾请来了歌仔戏的师傅,以教练演员排戏。在台湾师傅的帮助下,石美乡歌仔戏名角不断涌现,表演技艺日益提高。

抗战期间,为了维护歌仔戏的生存,漳州的名艺人以歌仔戏为基础,从流行于闽南的民歌、锦歌中吸取精华,揉合京剧、高甲、白字等剧种的部分曲子,创造出新杂碎调即“改良戏”。改良戏以改良调配乐,旋律流畅、节拍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受到民众喜爱,以新的形象继续风行于芗江两岸。

因为流行于芗江两岸,后来人们便将这改良戏称为芗剧。

芗剧把台湾歌仔戏曲调和漳州的腔揉合一炉,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几十年来演出了许多传统剧目和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现代戏,受到各方面的注目,如今是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