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流民的流向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流民的流向宏观一、流向的可选择性

研究流民,不可回避要研究他们的流向。

一般认为,所谓流民的流向,是指流民空间位移的方向。我认为,流民的流向除空间移动的方向外,还应包括职业流向。本章所谓流民的流向,即指空间流向和职业流向两个方面。

近代中国流民的空间流向,看似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其实不然。姜涛同志著《中国近代人口史》指出,由于人口分布地域的扩大和各地区人口发展的不平衡性,汉民族的人口迁移不再表现为以中原为唯一中心的“波浪式离心运动”,而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相当明显地区分出北方与南方两大地域系统。北方地区的人口迁移,很少越过此线而转向南方;南方地区的人口迁移,也极少越出此线以北。秦岭—淮河线虽无天险和人为禁阻,却是一道无形的屏障,分隔了南北两侧人口迁徙的洪流①。这一观点,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然,流民的流向具有可选择性,这种可选择性,即便没有近代交通等因素,也可能冲破南北界线。

可选择性之一:经济落后地区的流民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如苏、皖淮北流民的空间流向,虽然可以用“饥民四出”,“散之四方以求食”来描述, 但“江南流”是其主流。陶誉相《逃荒行》诗有云:

淮徐大水凤颍旱, 千人万人争逃荒; 逃荒却欲往何处, 闻道江南多富庶; 锁门担釜辞亲邻,

全家都上黄泥路。①杨金寿《流民叹》诗亦曰: 黄河倒灌淮河流,

下河千里无平畴。

⋯⋯

道旁借问何处行? 行人但指扬州城。扬州富盐策,

① 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01 页。

① 见张应昌:《清诗铎》(下),中华书局 1960 年版,第 558、560 页。

酒肉朱门盈。②

这些都是很好的例证。在淮北人的心目中,江南是天堂,“江南行”是最佳的选择。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谋生较易,因此吸引大量流民前趋。

可选择性之二:人口高压区流民流向人口低压区或负压区。这在人口学上,被称为“人口压力流动律”。

假设某地区人口压力为 F,该地完全脱离生产、经营的物质资料的人数u1,半脱离物质资料的人数为 u2,所有这些失业半失业人口在一年之内能够在当地重新就业的平均概率为 P,则

u + 1 u F = 1 2 2

P

2u + u

= 1 2

2P

可见,F 是 u1、u2 和 P 的函数,也可写作F=f(u1,u2,P)

F 的数值在各个地方各个时期经常是变动不定的。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经常都存在因人口稠密、经济改组或政治事故而产生的人口高压地区, 也经常存在劳动人口与生产经营资料结合较好的人口低压地区。某些地方有时还出现需求劳动人口的负压值地区。于是人口经常从高压地区流向低压地区或负压值地区。这就是人口因压力差而产生流动的规律。就是说如果甲地人口压力为 F1,乙地人口压力为 F2,旦 F1>F2,若无政治、社会、交通条件的限制,部分人口就会从甲地流往乙地①。清初“湖广填四川”、近代山东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225.16 人)流民大量涌入东北(吉林人口密度为

每平方公里 0.43 人、奉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20.65 人)②,都是人口高压区流民流向人口低压区的例证。当然,正如竺可桢先生所著《江浙两省之人口密度》一文③所云:“人口之问题,不视乎一地之绝对人口密度,而视乎比较密度而定。所谓比较密度者,即一地现有之人口与其产量能供给之人口(饱和点)之比也。一地人口之饱和点,视乎四种原因而定:(一)能供给食物地亩之多寡,(二)每亩之生产量,(三)工业化之程度,(四)生活程度之高下。”也只有从相对意义上去看,才能理解人口相对低压的淮北流民流向人口高压的江南地区。

② 见张应昌:《清诗铎》(下),中华书局 1960 年版,第 558、560 页。

① 见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634 页。

② 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③ 载《东方杂志》第 23 卷,第 1 号。

总之,尽管近代中国流民的流向是纷乱多元的,但明了其流向的可选择性,也是可以有章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