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逃脱农村的恶效应一、削弱农村生产力

前文曾说,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不仅没能挽救农村经济,反使农村经济进一步衰退,加上天灾人祸,大批农民逃脱农村,这不仅给城市造成巨大的压力,而且对农村经济社会也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在流民的年龄构成中,人们可以发现,青壮年——农村主要劳动力—— 农业生产的中坚,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据李景汉的调查,在 1338 位被调查者中,年龄构成如下①:

年 龄

人 数

百分比

15 岁以下

3

0.22

15 — 19 岁

33

2.47

20 — 24 岁

136

10.16

25 — 29 岁

183

13.68

30 — 34 岁

240

17.94

35 — 39 岁

168

12.56

40 — 44 岁

172

12.86

45 — 49 岁

187

13.98

50 — 54 岁

137

10.24

55 — 59 岁

39

2.91

60 — 64 岁

29

2.17

65 — 69 岁

6

0.45

70 岁以上

5

0.37

总计

1338

100.00

上表大体反映出近代流民年龄构成的基本面貌。从表中可见,20 岁至 49 岁离村的农民占 71.28%。另据陈翰笙、刘宣、卜凯的调查,广东、广西及河北等省离村人口中,男性占 85%以上,而年龄在 20—40 岁之间者,占四分之三以上②,留在农村的,“不过是老弱无生产力的人们”①。这表明,在

① 资料来源:《申报月刊》第 4 卷第 12 号,第 76 页。

② 陈翰笙:《广东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第 55—68 页;刘宣:《二十四村离村人口分析》,《统计月报》第 9 号,第 10—11 页;卜凯:《河北盐山县一百五十农家之经济及社会调查》,金陵大学 1929 年版,第

143 页。

① 康诚勋:《经济恐慌下的河北正定县农村》,《新中华》杂志第 2 卷第 16 期,第 86 页。

流民浪潮中,精壮劳动力是主流。精壮劳动力的流失,“对于农村不仅减削生产力,而且因此失去优秀人才以为农村改进之基本”②,对农业生产影响甚巨。如淮北地区,“乡村人口渐减,贫乏之乡村,武力薄弱,不足防杜匪患,农民为保护其身家性命计,强健者多逃入城市,另谋糊口;而所残留于乡村者大都老弱贫病者流。农民麇集都市,都市固嫌人口过剩;但农民离乡, 则农村基础根本动摇,农村经济惟有日见摧毁”③ 。流民主要是农村经济衰退的产物,流民逃脱农村又加剧农村经济的衰退,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在我们所能见到的资料中,因精壮劳动力流失造成农工缺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情况普遍存在于全国。如“京畿一带以及城内无业贫民虽称众多,但⋯⋯ 乡间之农作尤有缺少农工之叹。日前(一九二四年六月间)田间忽得透雨, 地皆湿润,农民等以播种谷稼时机已到,于是咸皆雇觅农工,忙于耕种。不料农工竟不敷需要,以致大好良田,因乏工人不能耕种者,为数甚广”④ 。再如河南杞县,“迭遭灾害,无地农民皆就食他方。农工缺乏,概因于此”; 虞城县“近几年来,颇感农工缺乏。因兵燹匪患,水旱虫荒,天灾人祸,继续不已。青年壮丁散至四方,奔走生活”⑤;淮北萧县“年来天灾人祸兵匪交乘,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农工多视农村工作苦且不安,又常终岁勤苦,不免冻馁。故多另谋出路,⋯⋯以致农工极感缺乏”①。另一方面,有时我们又可发现农工过剩的情况,这同样是农村经济衰退的反映,如在淮北泗阳县“近三年来感觉农工太多。其原因大多由于前年大水为灾,农村经济濒于破产。一般平民为维持生活计,不是卖地,即是借债,以致多数自耕农及佃户变而为农工,以谋生活”②。农工缺乏,或农工过剩,与农村经济衰退、流民众多互为因果,使农村社会陷于无以自拔的困境。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资金是发展农业的必要条件,劳动工具的改善,种子、土壤的改良以及挽救农村经济的衰退,事事需要资金。一般农民, 由于无法力挽农业生产条件的破坏倾向,因此,改善农业生产诸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土地所有者即地主、富家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但由于兵灾匪祸、自然灾害的影响,许多大土地所有者纷纷离土,造成农村金融的枯竭,使得农村经济继续下滑,也驱动更多的农民离村。

按照社会学社会分层理论,大土地所有者属于农民阶层,他们是农村中的资产者。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他们亦随之转型。在文献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居外地主”所占的比例就越大,如江南

② 吴至信:《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东方杂志》第 34 卷第 22、23、24 号合刊,第 98 页。

③ 胡希平:《徐海农村病态的经济观》,《农业周报》第 3 卷第 47 期,第 994 页。

④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 2 辑,三联书店 1957 年版,第 650 页。

⑤ 陈正谟:《各省农工雇佣习惯及需供状况》,南京中央文化教育馆 1935 年版,第 68 页。

①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 3 辑,三联书店 1957 年版,第 903—904 页。

② 陈正谟:《各省农工雇佣习惯及需供状况》,南京中央文化教育馆 1935 年版,第 77 页。

昆山“居外地主”占 65.9%,而淮北宿县只占 27.4%③。他们居城、投资近代工商业,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但由于军阀混战、对日战争等多种因素,挟资逃脱农村的地主、富农越来越多,加之随着近代工商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的逝去,造成都市资金没有出路、农村金融枯竭的畸形现象。农村金融枯竭,农村经济无法挽回衰退的趋势,精壮劳动力自然也就继续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