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势所必至,理所必然”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特别是工业,吸引农村人口向都市集中,逐渐实现社会经济的转型,毫无疑问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所普遍遵循的道路。我们可以同期英、法、美三国为例,看看都市和农村人口的增减趋势。

英、法、美都市农村人口增减趋势(%) ①

英 国

法 国

美 国

年份

都市

农村

年份

都市

农村

年份

都市

农村

1851

50.2

49.8

1851

25.5

74.5

1880

28.6

71.4

1861

54.6

45.4

1861

28.9

71.1

1890

35.4

64.6

1871

61.8

38.2

1872

31.8

69.2

1900

40.0

60.0

1881

69.9

31.1

1881

34.1

65.9

1910

45.8

54.2

1891

72.0

28.0

1891

37.4

62.6

1920

51.4

48.6

1901

77.0

23.0

1901

40.9

59.1

1911

78.1

21.9

1911

44.2

55.8

1921

79.3

20.7

1921

46.4

53.6

英、法、美都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从而实现社会经济转型的典型国家,日本、德国等国也不例外。就中国而言, 欲求流民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充分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近代思想家们对此作过探索,薛福成就是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以解决近代“人满之患”的著名人口论学者。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显然可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人口(包括流民), 这在前文作过论述。同时,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要求,特别是对技术、园艺作物的生产是一个刺激、推动。这方面

① 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华书局 1937 年版,第 439 页。

的例子很多,如棉花生产。据载,“中国棉织业发生之初期,市上所知之华棉,只有三种,大都产生于江、浙两省及湖北之一小部分。当时上海有纱厂七家,苏州、汉口、宁波各一家,共计锭子三十七万九千枚。当时中国虽不产原料,然创办以上各厂之人,均抱有大希望:以为中国土壤宜于植棉,将来华农必能应原料之需求,广为种植。今日彼等之期望已验,晋、陕、豫、鲁、直各省棉产,日益增多。自一八九五年起至一九○○年,上海各厂所需原料,大半仰给于上述诸省及浙江省;不足则购诸印度。迨一九○○年,湖北种棉大发达,⋯⋯上述各省,产棉渐广,⋯⋯足供一九○○年后本国各厂锭子之需要。⋯⋯迨至今日(一九一九年)⋯⋯总计中国全国,现有锭子一百四十万一千五百五十六枚。棉业进步之速,实为可惊”①。江苏在 1918 年产棉数,“几倍于昔日。棉田推广,不可谓不速矣”②。可见,棉纺织工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棉花的生产。

又如蚕桑事业。江苏无锡“二十年前,农民都种稻、麦、豆等类。近因丝厂发达,农民见蚕桑之利胜于稻麦,于种植农作物外,更从事蚕桑矣。⋯⋯ 城廓之外,桑麻毗连,几家家栽桑,户户育蚕矣。每至收茧之时,人民担茧至行中求售者,势如潮涌,欲再觅旧式车缫丝者,不可复得矣”③。“因为缫丝工业的发展,所以湖南、湖北的蚕丝业也发展起来”④。这样,丝织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蚕桑事业的发展。

再如烟草的种植。“中国近又以烟草之产地渐为人所注目。对于欧、美、台湾[中国领土,当时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朝鲜、埃及等之输出,逐年增加。近英美托辣斯在湖北、山东等省,以美国种之种子,分给农民,使之耕作;上海及其他地方,该托辣斯之工场,则用其烟叶,盛制纸烟。中国纸烟之需要日夥,故烟草之生产亦随之而益多”①。“二十年来因国内卷烟工业之发达,洋烟进口税之增高,致使鲁省植烟面积,达四一○,九三八市亩, 常年产量,达一,二九五,七二三市担”②。就连非产烟著名之区的浙江省, 也以“纸烟盛销,种烟叶者获利颇优,因之浙东西农民,以稻田改种烟叶者, 日见增多”③。可见卷烟工业的发展引起烟草种植的扩大。

小麦也是如此。“近年来小麦的栽培有了迅速的进展,面粉由于价格低

① 《中国棉与纱之调查》,《东方杂志》第 16 卷第 10 号,第 181 页。

② 《民国八年棉产调查报告》,《农商公报》第 69 期,参见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 2 辑,三联

书店 1957 年版,第 147 页。

③ 卢冠英:《江苏无锡县二十年来之丝业观》,《农商公报》第 85 期,参见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 2 辑,三联书店 1957 年版,第 151 页。

④ 马札亚尔:《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译本),神州国光社 1930 年版,第 515 页。

① 《农商公报》第 74 期,第 29 页。

② 《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上海国民党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 1934 年版,第 5 编第 8 章,第 107 页。

③ 《浙江之烟叶》,《中外经济周刊》第 216 号,第 38 页。

廉,正在日益普遍地成为一种日用的粮食。在长江流域、华北全境以及在满洲三省,小麦是当作一种冬季作物来栽种的。面粉工业正在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之一;在长江流域,现有面粉厂已达四十家以上,由于禁种鸦片以及因津浦铁路建成而开辟的市场刺激了小麦种植。⋯⋯由于这种新的发展,中国已经不再像前几年那样,要从外国输入面粉了;事实上在一九一九年,中国已输出面粉十六万担,大部分是运往英国”④。面粉工业的发展刺激了小麦种植的增加。

由上几例,不难设想,如果资本主义工商业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势必带来大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了,农民生活条件得以改善,从消极意义上说,可使农民安居乐业,从积极意义上说,农民可以进行正常的分化与流动。当然,这仅仅是设想,近代中国的现实已如上述。

总之,重工派理论既有一定的空想性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性。相对于近代中国的现实而言,它是空想的。但重工派着眼于世界大势,描绘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蓝图,这一点应加以肯定。而且,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工商业发展的速缓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人口数量的多寡是一致的,如果没有外部条件和内部环境的制约,充分发展工商业,充分吸收“逃脱农村”的流民, 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的转型,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尽管重工派的理论在近代中国没有实现,但其结论我以为并没有错。要解决流民问题,归根到底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必须充分发展城市工商业,这是人口城市化、农村城市化的客观要求,是“势所必至,理所必然” 的。现在如此,将来亦然,直到完成经济转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将农业搁置一边,在一定时期内,农业要求优先发展。但要实现经济转型,必须充分发展城市工商业,总的趋势是这样,这是解决流民问题,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毛泽东就曾指出:“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的大城市,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长过程。”

④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 2 辑,三联书店 1957 年版,第 15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