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空间流向的几股巨流

在近代中国,流民的潮流自始至终未曾枯竭,时而涓涓细流,时而滚滚洪流。由于流向的可选择性,也因此形成许多“蓄水池”、“泄洪口”。

关于流民的空间流向,学术界一直比较重视,并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如姜涛的《中国近代人口史》、行龙的《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何清涟的《人口:中国的悬剑》等著作,都有专章论述移民(自然包括“自发性移民”即流民在内)的流向问题。因此,笔者对此无须详加考察。这里,仅对空间流向的几股洪流,鸟瞰大端。

  1. 趋边。向边疆地区扩散,是近代中国流民空间流向的一股巨流。这主要是人口压力流动律造成的。由于内地人口膨胀而边疆地区人口稀疏, 内地抛向社会的流民除在内地寻找谋生手段之外,就是采取离心运动,大规模地向地旷人稀的边区分流,形成近代中国流民空间流向的一个显著特点。如湖北长阳县“自去岁(光绪九年)水灾后,编氓向各处逃荒。嗣传得陕西某县大疫,地旷人稀,于是长阳县民争往开垦,⋯⋯甚有将田地屋宇变卖, 作为路费”① 。在内蒙古地区,“中国内地的移民,犹若水之就下,他们避开不利的牧厂,流向比较自由的环境和容易获得土地的邻近蒙旗地带”② 。光绪末年,新疆地区“土户客籍,生齿日众,边疆安谧,岁事屡丰。关内汉回携眷来新疆就食,⋯⋯络绎不绝”③。此外,广西、云南、贵州、西藏、宁夏、甘肃等地,也都有大量流民汇聚。

在趋边的流向中,闯关东着实为引人瞩目的焦点。

关东是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北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东北土地之广大,人口之稀少,物产之丰富,早已是举世闻名的事实。

日本人称之为东亚的宝库,欧美人则称它为亚洲的新大陆,世界各帝国主义者都曾垂涎于东北。正是因为关东资源丰富,地旷人稀,才成为流民潮趋向的“蓄水池”。

远在宋辽金元时期,就有汉族流民出关觅事,自清代以后,逐渐汇合成一股波涛汹涌的洪流。尽管清王朝以东北为“龙兴之地”,屡颁严令,厉禁汉人出关,但屡禁不止,流民“担担提篮,或东出榆关,或北渡渤海”,多

① 《申报》光绪十年三月十九日。

② 安斋库治:《清末绥远的开垦》,见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 1 辑,三联书店 1957 年版,第

847 页。

③ 《光绪朝东华录》(五),中华书局 1984 年版,第 4922 页。

方闯关。道光以后,前禁渐弛,“游民出关谋生者,日以众多”④。

闯关的流民,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而其中又以山东流民为最。山东是“地少人稠”的省份,天灾人祸频仍,流民众多,晚清时期,“走关东”浪潮即蔚成大观。当时的关东地区,特别是奉天、锦州二府,人烟稀疏,颇多荒芜之地,稍加开垦,即成膏腴良田。因此,整个晚清时期,山东农民携眷负耒泛辽海而到二府垦荒者,不绝如缕。特别在光绪初年,山东亢旱,收成无望,人们扶老携幼,结队成群,纷纷出关觅食。据载: “山东避荒之人,至此地者纷至沓来,日难数计。前有一日,山东海舶进辽河者竟有三十七号之多,每船皆有难民二百余人,是一日之至牛庄者已有八千余名,其余之至他处马(码)头者尚属日日源源不绝。”①到了民国时期, 特别是 1922—1931 年 10 年间,更形成山东流民走关东的狂潮。这除天灾人祸因素之外,近代交通的兴起,也是强有力的刺激。据《胶澳志》记载:“每逢冬令,胶济铁路必为移民加开一、二次列车。而烟潍一路,徒步负戴,结队成群,其熙熙攘攘之状,亦复不相上下。综计一往一来,恒在百万以上; 而移出之超过于归还,年辄五、六万人不等,近数年以政令之烦,军匪之扰, 移出之数倍于往昔;且多货其田庐,携其妻子,为久居不归之计。”②又据

《东方杂志》的记载:“山东人口每年减少二百余万;胶济铁路之调查,每日乘胶济车由青岛转赴东三省求生者,达三千余人”③。总之,仅民国时期, 山东流入东北的流民即达 1836 万人,其规模之大,“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④。正是他们,为东三省的开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 出洋。指沿海一带农民,漂洋过海,易地谋生,海路因此成了中国流民潮的巨大泄洪口。

还在鸦片战争前,海路外流的农民日见其多,特别是清前期,生齿过繁, 人口压力沉重,沿海居民被迫下海,屡见不鲜。尽管清王朝闭关锁国,厉行海禁,“有私自出海经商者,或移往外洋海岛等,应照交通反叛律处斩立决”

①,但偷渡之事时有所闻。鸦片战争后,解除了海禁,遂涌起前所未有的出

洋大潮。

在出洋潮中,下南洋(东南亚)始终是主要流向;出洋的流民中,福建、广东人始终居于绝对多数,这是因为自然环境及人文因素所致。如李长傅所

④ 徐宗亮:《黑龙江述略》第 4 卷,《贡赋》。

① 《申报》光绪二年八月念四日。

② 《民国胶澳志》第 3 卷,第 130 页。

③ 集成:《各地农民状况调查—山东省》,《东方杂志》第 24 卷,第 16 号,第 134—135 页。

④ 《海关十年报告,1922—31)第 1 卷,第 254 页,见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 2 辑,三联书店

1957 年版,第 638—639 页。

① 《大清律例》第 225 条。

言:“一、广东、福建与南洋一海相隔,往返颇便。如自福建至吕宋岛,不过三百数十海里,利用季候风之力,三日可达,其便利可知。二、中国人因家族观念及儒教思想,不愿弃其祖宗坟墓而远客他乡。闽、广因开化迟,此种思想浸淫未深,且民性慓悍,海盗横行。对于乡土观念甚薄,故人民富于远游之心。三、闽、广海岸曲折,人民与海相习,故视海洋为坦途。如唐、宋、元、明出征南海,多以为征集军队之根据地,人民因熟练水师,其习于海外生活,自视为当然。”②但是,经济的驱动因素还是至关重要的。下表是中国太平洋学会 1935 年对出洋的原因所作的调查和分析。

出洋原因分析

出洋原因分类

占百分比(%)

出洋原因分类

占百分比(%)

①经济压迫

69.95

⑤行为不检

1.88

②南洋的关系

19.45

⑥地方不靖

0.77

③天灾

3.43

⑦家庭不睦

0.77

④企事业的发展

2.87

⑧其他

0.88

可见“经济压迫”是基本的驱动力。此外,南洋谋生较易,以及殖民主义者对廉价劳动力的大量需求,甚至用吸引人的条件加以招诱,这对沿海一带无以谋生的农民不能不产生强大的吸附力。如广东“生齿过繁,久有人满之患。三十年以来,谋生海外者,其数既(即)逾百万。其始多不肖奸民, 脱逃转徙,以外国糊口较易,稍稍艰衣缩食,便能捆载而归;后遂有正经商人,携本觅利者。如璋稽考每年归客之数,比之出门者,居十之三四,则知得利不为少矣。而小民赖此一途,柔弱者不至于饿莩,暴戾者不至为盗贼, 岂非天之留此尾闾以惠粤民哉”①。再如福建,“漳泉两府,地稀人稠,居民贫困者多无以为谋生之术,幸海禁大开,于是相率出洋谋食者近至四百万人之多,皆散见于南洋各埠,几乎无处不有华人足迹,极一时之盛”②。

综观中国近代史,尽管出洋浪潮潮起潮落,但出洋人数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据统计,历年出洋人数累计为③:

② 李长傅:《中国殖民史》,上海书店 1984 年影印本,第 6 页。

① 何如璋:《复粤督张振轩制军书》,见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 1 辑,三联书店 1957 年版,第

941 页。

② 《大公报》1902 年 6 月 25 日。

③ 李长傅:《中国殖民史》,上海书店 1984 年版,第 10、323、326 页。

年份

出洋人数

年份

出洋人数

1879

3 000 000

1919

6 300 000

1899

4 000 000

1921

8 600 000

1903

7 300 000

1923

8 100 000

1905

7 600 000

1925

9 900 000

1906

7 700 000

1929

10 600 000

1908

8 600 000

1929 — 1933

11 586 252

在这千余万人中,“大部分华工都是以自由的身份出国的”①。所谓“自由的身份”,也就是我们所指的出洋流民。至于被拐骗的“猪仔”、“契约华工”,不属于本书考察的范围。但不论是“猪仔”、“契约华工”,还是以“自由身份”出洋的流民,无论他们流入何地,他们所洒下的汗水,他们对人类文明所作出的贡献,是世界各国人民所公认的,“海峡殖民地总督瑞天咸氏,谓马来半岛之有今日,皆华侨所造成。前沙劳越王不律亦云,微华侨吾人将一无能为。由此可见华侨在世界近代史上之地位矣”②。

流民的空间流向,改变着近代中国人口分布的大势,使东西两部分人口分布的悬殊差距有所缩小。但空间流向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我们接下来考察他们的职业流向。

① 陈碧笙:《关于华侨史分期的几个问题》,见吴泽主编《华侨史研究论集》(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8 页。

② 李长傅:《中国殖民史》,上海书店 1984 年版,第 1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