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民进城的动机
随着城市近代化过程的加快,“人口也像资本一样地集中起来”②。千百万农民流向城市,大大加快了城市近代化的步伐,也造成城市人口的膨胀。
这千百万流民涌起的城市流,必然各有各的目的,其动机的复杂性是可想而知的。所可惜的是,这方面的历史资料难求,我们不可能窥其全貌。笔者所能做到的,只是透过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以见一斑。
对流民而言,经济利益是首要的。
城市是工商业中心,有着更多的从业机会。正如费正清所言:“城市需要廉价劳动力用于开动纺纱机或拣选烟叶,或用于制造火柴、面粉、罐头食品、水泥和其他批量生产的商品的工厂之中。这些通过新建的铁路和汽船而
② 见唐振常主编:《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529 页。
① 周谷城:《中国社会史论》(上),齐鲁书社 1988 年版,第 422—423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300 页。
能够得到的就业机会为那种封闭的农民生活提供了另外的选择。”③流民流向城市,无非是想谋得一份职业,据《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的记载:“中国人有涌入上海租界的趋向,⋯⋯他们是被各种各样的就业机会吸引到这里来的。职员、外语通、经营广州零星装饰品的商人和餐馆的老板等, 主要是广东人。买办、仆役、船员、木匠、裁缝、男洗衣工、店员则主要来自宁波。侍候外国妇女的大多数女佣以及本地人商店的刺绣工和妇女头饰工是从苏州来的。南京的男子经营缎子、玉石、钟表和钻石生意。”①正是“各种各样的就业机会”吸引着流民向城市集中。
上海如此,其他城市概莫能外。如扬州,每到严冬,总有成千上万的流民来此谋食② ;苏州,“每至荒年,(淮北流民)辄即扶老携幼,谋糊口于苏城,相沿成例。本年该处田稻亦有丰稔,而流氓之至苏者仍复纷纷不绝。现虽由沿途各州县随时阻拦,不令南下,而或推小车,或泛扁舟,三五成群, 分道而至者,固已实繁有徒矣”③;镇江,每年都有数千人“前来寻求工作”
④;开封,“以地相接近,故该(山东归德曹州一带)流民等尤为麇集”⑤ ;
太原,“(山西)大多数农民发现他们的农田不能生产足以维持他们日常生活的粮食,都跑到省会太原去寻求仆役之类的工作”⑥;北京,“四乡来者日众”⑦,等等,不一而足。总之,无论是做买卖、当工人、寻找季节工抑或乞讨,城市总是比较容易满足其愿望的。流民之流入城市,所思所想,基本如此。古代如此,近代更是如此。
随着城市近代化的勃兴,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着经济位差,如下表所示。利益趋高机制,不能不令“食力之民,趋之
江苏城市与农村月工资比较①
单位:元
城乡别 |
上海 |
武进 |
无锡 |
无锡 |
吴江 |
南通 |
当地农村平均 |
|
---|---|---|---|---|---|---|---|---|
行业别 |
制革 |
棉织 |
棉织 |
榨油 |
丝绸 |
榨油 |
碾米 |
雇农 |
供食工资不供食工资 |
30 60 |
14 18 |
18 27 |
8.4 23 |
9 12 |
9 19.8 |
6 12 |
6.8 10.1 |
③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中译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449 页。
① 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21 页。
② 《申报》光绪三年十一月初八日。
③ 《申报》光绪三年十一月初二日。
④ 《海关十年报告,1912—1921》,第 1 卷,第 386 页。
⑤ 《时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初二日。
⑥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 2 辑,三联书店 1957 年版,第 639 页。
⑦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 2 辑,三联书店 1957 年版,第 516 页。
若鹜”②了。农民出租小块土地,索取收成的一定比额为酬,然后合家趋城,实现其发财致富之梦者,在在有之。
羡慕都市生活,盲目流入城市,以求逃脱农村者,亦不乏其人。据河西太一郎的观察,城市本来就对农民有吸引力,这里物质生活发达,精神文化生活更是丰富多采,非农村所能相比。因此,饱尝田耕之苦、单调无味生活的农夫,对城市深为羡慕,心向往之。一旦机会合适,农民逃脱农村,移住城市,也是自然的事③。翟克就强调说:“都市的嘈杂群体,色镜眼的生活及令人眩惑的光彩,实足以引诱饱尝田园的单调孤单之人。都市为智识思想美术文艺及音乐之中心,各时代之有效事业得见于都市之构造、机关、博物馆、会馆及市场之中,时时有世界新闻、有绘画、建筑及艺术之展览,各种之娱乐适合各之阶级。有种种之职业适应各人之性向技能及趣味,这样与各人的现实底满足,焉有不吸引农民呢?”④当然,农民流向城市,最根本的动机是求得物质生活的满足。至于个人性向的发展,精神生活的需要,却在其次。但惑于都市文明而盲目入城,企图摆脱单调孤单生活者,也大有人在。如湖北孝感,“乡民因农村生活艰苦,羡慕都市繁荣,离村外出者,亦日渐加多。所去之处,以汉口为多”①。又据 1929 年《一千四百余游民问话的结
果》统计,这些游民在未经收容以前之职业:无职业者 310 人;小工 328 人
(包括码头小工 96 人);小贩 215 人;退伍兵 138 人;店伙 130 人。“而最值注意者则有农夫五三人,询其故,无非艳羡都市文明,欲向都市中讨生活,结果仍无所获”②。我们无庸得知这 53 人来自何方,但至少说明这种动机是存在的。
流民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流民之流向城市,其动机当然也是复杂多元的,由于资料所限,我们难测底蕴,只有待以后发掘资料来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