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

孙中山说:以农为经,以商为纬。

历代封建王朝的开明君主,无不以”扶助农耕”为其治国之基。

邓小平 28 岁当会昌中心县委书记,提出独具一格的治县方略:抓春耕, 促革命。

“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

49 年后,78 岁的总设计师对一位外国客人说,要”重视发展农业。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都好办了”。

中国是一个农耕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在中国的历史上,早就流传着“民以食为天”的说法⋯⋯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历代统治者,稍微开明一点的,都无不懂得“以农为本”的治国方略对于巩固自己统治的重要性。

远的不说,就说近代以来——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就提出过“以农为经,以商为纬”的治国方略。

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提出过“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

邓小平与前两位伟人相比毫不逊色。早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统率千军万马与敌寇作生死搏斗的邓小平,在忙于军机要务的同时并没有忘记根据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他在总结太行区经济建设的经验时说,“经验告诉我们: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

邓小平说这话的时候,时年 37 岁。历史还可以追溯得更早一点⋯⋯

那是 1931 年 8 月,邓小平被中共中央派往以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这时,正值红军进行第三次反“围剿”,斗争形势尖锐复杂。

不久,邓小平担任了瑞金县委书记。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三次“围剿”被粉碎后,瑞金召开了几万人的祝捷大会,群众表现了很高的热情。邓小平担任一年多的瑞金县委书记以来,成绩卓著 61932 年冬季,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李富春找邓小平谈话。一方面,他们都是法国勤工俭学时期的同学,相互都比较了解;另一方面,也由于邓小平在瑞金任县委书记时已经表现出杰出的才华,因而季富春提议邓小平担任中共会(昌)寻鸿网安(远)中心县委书记,领导这三个县的工作。

会昌、寻邹、安远三具都是中央苏区的边缘地区,赤白对立很厉害,红军力量较薄弱,每县只有一个独立营,赤卫军的枪支也很少,再加上”左” 的经济政策,商店大都关了门,财政经济也很困难。这些情况,对苏区的经济发展是很不利的。

当时邓小平年仅 28 岁。他从瑞金到会昌后,一切从零开始。他以小学生的态度,不耻下问,调查研究,彻底摸清三个县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经过深入周密的调查研究后,邓小平认为会、寻、安的工作之所以搞不上去, 主要是“左”得太厉害,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认

真学习马列主义、正确对待实际存在的问题,才能明辨是非,把革命推向深入。在他的带动下,军分区和中心县委机关学习马列主义蔚然成风。他还经常抽时间给大家讲解,分析,使大家的认识得到提高。

邓小平为了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还领导三县人民办了很多夜校、列宁小学、扫盲班、读报小组等。他不但组织好教员,还亲自去夜校讲课。他在这里工作半年多来,就办起了几百所学校、几千个扫盲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邓小平重点抓了农业生产。他分别主持召开了会、寻、安三县的党代表大会,作出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策。各县又在后来召开的县委扩大会议上,再次提出了要加强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各级区、乡苏维埃对农业生产的具体领导。根据邓小平的布置,1933 年春, 会、寻、安三县都成立了春耕生产委员会,各村成立了生产突击队,还成立了妇女劳动委员会。这样,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春耕生产高潮便在各县蓬勃地开展起来了。

邓小平不仅领导农业生产,而且还身体力行,经常参加劳动。他亲自犁田、耘禾、耙田、施肥,最艰苦的时候还以人代牛,拉动犁烨。县委书记的举动,鼓舞了三县人民。会昌、寻邬、安远三县所有机关干部在邓小平的带动和号召下。每周星期六下午都参加了义务劳动。会昌中心县委机关除留下伙夫一人看守外,不管刮风下雨,不论烈日当空,一到星期六邓小平都会带领大家去参加劳动。他们的行动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甚至连儿童团的孩子们也跟着学习,主动到烈军属家帮助干活。为此,邓小平还专门写下一首儿歌:

共产儿童团, 实行礼拜六, 做好半天工, 帮助烈军属。

邓小平还专门指示县儿童团书记刘凤祥请人谱曲,负责教会儿童团员演唱。不久,这首儿歌便不胫而走,在会、寻、安三县唱开了。

由于邓小平和会、寻、安三县县委、县苏维埃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广大群众的艰苦努力,三县的粮食产量都大幅度上升,仅会昌县的粮食总产量就比上一年增产二成以上。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革命的积极性也就日益高涨。同时,也因为地方武装在邓小平的具体领导下顺利地开展了剿匪工作, 消灭了残存在这个地区的地主武装,红色政权也稳定下来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更加顺利了。

会昌、寻邬、安远三县在邓小平领导下取得的成绩,引起了当时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的极大兴趣和注意。1933 年毛泽东一行人到会昌检查工作时,看到这里形势一片大好。毛泽东不禁诗兴大发,填下《清平乐·会昌》一词。词云:“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也许从那时起,邓小平就从会、寻、安三县工作的成功经验中,悟出了“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的道理。

因此,当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邓小平和刘伯承率领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太行山上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短兵相接、艰苦卓绝的抗战斗争时,邓小平始终没有忘记粮食生产、农业生产对于坚持抗战,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性。

他在 1943 年 7 月 2 日发表的《太行区的经济建设》中对 6 年来的敌后经济战线的工作、特别是农业生产总结道:

我们确定了发展生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也是打破敌人封锁。建设自给自足经济的基础,而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则是生产的重心。战时粮食普遍缺乏。我们处在农村只能以农业生产为主。

发展生产,不能是一个空洞的口号,需要正确的政策和精细的组织工作。农业生产是贯穿于全年而又富于季节性的事情,严格说来,无所谓农闲

时间。⋯⋯我们在春耕、秋耕、夏收、秋收的时候,都做了巨大的工作。我们发动人民的生产热忱,反对懒汉,组织劳动力并实行调剂,改良种子,解决牲畜农具的需要,发动儿童拾粪,号召妇女参加生产,调解租佃关系和主雇关系,以及发动植树、修渠、打井、造水车等事业⋯⋯正因为我们注意了生产的组织和领导,人民许多困难被克服了,“增加生产、改善生活、准备反攻”的口号,响遍了太行山的每个角落,获得了生产战线上年复一年的胜利。

39 年后,78 岁高龄的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总结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重视发展农业。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都好办了。”

如果我们联系到 28 岁的会昌中心县委书记抓农业的经历,联系到 37 岁

的一二九师政委亲自抓根据地农业生产的经历,来理解 78 岁高龄的邓小平所说的上面一段话,我们就不难理解这段话中所包含的深厚的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