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要办成真正的银厅

资金紧张!企业家和地方官员的共识。

邓小平对我国金融状况不满意,“我们的银行是货币发行公司,是金库, 不是真正的银行”。

货币是一种等价物,货币发得大多就会导致通货膨胀。金融体制改革是一步难走的棋。

中央银行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人们各抒己见,不一而足。

邓小平说:“对金融问题,我们知识不足,可以请外国专家做顾问嘛。” 中央银行应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工具。

一位政府官员对当前的资金形势作了这样一个生动的概括:现在是农业缺生产资金,企业缺流动资金,基础设施缺建设资金,引进外资缺配套资金, 总之,各个方方面面都缺资金。

某省政府官员感受到缺钱的恐慌,做出严格规定:资金不得外流。

各地,各企业的“老板”们,都在寻找可能有用的关系,寻求解决资金困难的出路。

有人说,要是国家多发行点货币,日子就好过了。

其实,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国家,其货币投放量都不是随意的。作为一种等价物,货币的投放量取决于经济发展速度,取决于社会财富的多少。一旦出现超经济发行的货币,就会造成贬值,发生通货膨胀。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其实,从近几年看,我国货币发行量增加不少,信贷规模扩大迅速:1990 年全国贷款总规模力 15166 亿元,1991 年为 18034 亿元,1992 年为 21615 亿元,1993 年为 26461 亿元,1994 年为 31602 亿元。1990 年至 1994 年年均递增率 18%以上,显然,国家的投资规模已经很大了。

这样多的钱到哪里去了?大都流进了“隆隆”作响的基建工地和新建厂房了。1990 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 4449 亿元,到 1994 年激增为 15926 亿元,而且各地自筹资金投资的比重越来越大。1990 年占 42.1%,1994 年增至 48.6%。大大超过国家预算内投资和国内贷款总和。于是,支出大于收入,收支平衡的关系被打乱,资金能不紧张吗?

于是,人们都把眼光盯在银行身上。似乎银行就是负责提供货币的,银行那里有用不完的钱。其实,银行不是只管发票子的机构,银行有其自身的职能和责任。

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金融体制改革已是迫在眉睫。

邓小平对我国金融体制的现状是不满意的。1986 年他在听取几位中央负责同志汇报当前经济情况和今后的改革设想时,直率地指出:“我们的改革到底要走几步?多长时间完成?请你们研究一下”。“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我们过去的银行是货币发行公司,是金库, 不是真正的银行。对金融问题,我们知识不足,可以聘请外国专家做顾问嘛。”

改革在加‘快,但改革的加‘快是需要条件的。1988 年的经济形势使中央决定进行“治理整顿”,1989 年国内出现一场“政治风波”。于是,金融体制改革与其他一些改革方案都只好暂时搁置起来。

1992 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又一轮改革热潮兴起。

在中共十四大精神的鼓舞下,从 1994 年以来,金融体制改革从上而下地加快了步伐。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的金融管理机构,它的改革进展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成败。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在调整中进一步完善职能。一是在货币政策上进一步确立了中央银行以稳定通货力目标的方针,其一切宏观调控措施都围绕这个目标制定实施。二是在实施政策上,一方面加强了宏观调控的集中性以改变目前专业银行处于准法人地位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在采取措施逐步向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过渡。三是加强了中央银行的监管,使我国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向法制化方面前进了一步。四是取消了中央银行的利润动机,实现了全额预算制,使中央银行能够在进行宏观调控时不考虑自身利益而考虑社会利益。这些改革措施如果真正到位,我国金融体制将有一个新的面貌,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也将更加完善和有效。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它是国家整个

金融系统的决策权威机构,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它们的主要作法有:

——中央银行通过印刷和发行钞票的数量来控制货币供应量。法国经济局负责宏观经济预测的副局长、经济学家科蒂认为,一个国家货币投放量的增长率减去其经济增长率,剩下的就是通货膨胀率。在通常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基本上应与经济增长同步,如慢于经济增长速度,则易造成资金紧缺, 利率上升,抑制经济发展;如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则易造成通货膨胀。因此, 美国和英国都曾采用过公布货币供应数量指标的作法,来稳定经济发展速度和遏制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控制货币投放量是治理通货膨胀最主要、最有效也是最起码的措施。目前发达国家一般将其货币投放量的年增长率控制在 5%左右,减去目前经济增长率 2%至 3%,其通货膨胀率大约在 2%至 3%之间,这是民众可以忍受的。

——中央银行从事公开市场业务来控制市面货币流通量。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时,私人或商业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必然将其资金流入中央银行,因而减少了市面上货币的流通量;反之,当中央银行购进政府债券时,就将资金注入市场,从而增加了市场的货币供应量。西方发达国家在战后多次采用这一办法对货币流通量加以控制。

——中央银行改变利率或贴现率,以控制通货膨胀或影响产业投资方向及数量。但由于银行利率的改变将对私人存款、银行贷款和股市价格都产生直接影响,一般国家调整利率都十分谨慎。通常的作法是不对利率进行普遍调整,而是着重调整特定产业的贷款利率或特定债券的贴现利率来影响产业投资方向及数量。

——中央银行改变银行法定储备金比例来直接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发放量。欧美国家一般都通过立法,规定银行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储备金,以确保银行的支付能力,并赋于中央银行以确定和调整银行储备金比例的权力。当法定储备金比例提高时,商业银行的信贷发放量必须减少;反之,商业银行就会扩大信贷发放量。

发达国家的经验能为我所用吗?答案是肯定的。

现代社会管理是一门科学,其中有着许多普遍性规律,不存在姓“社”

或姓“资”的问题。然而,我们的问题积累得大多了、太久了,要想改变旧貌,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强硬的手段、周密的谋划和高超的艺术。

高层人士提出,要使银行真正成为银行,要“三管齐下”。

中央银行:主要是进一步明确和发挥其职能作用。首先要保证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即中央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独立于中央各部委、地方政府和企业,不受除国务院之外的其他力量干扰。其次是加强内外币管理和储备管理,认真对待国外净资产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到 1994 年底,

我国已有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 118 家,代表处 400 余个,金融总资产 124 亿

多美元,资金净流入 58 亿美元。其三是理顺利率,建立合理的金融市场,使银行既能利用好内资,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外资。

金融体制:重点是推进专业银行商业化,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首先要理顺五个关系,即地方政府与专业银行的关系,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关系, 专业银行与企业的关系,财政与专业银行的关系及其社会保障制度与国有专业银行的关系。这些关系的理顺的目的,是要使专业银行真正成为商业银行, 从而意味着专业银行将成为追求最大利润的企业,其经营方式、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等都必须有相应的重大改变。但这里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解决国有企业的逾期贷款和银行的呆账、坏账问题,这个难关不突破,金融改革将难以推进。

金融市场:这里最大的难题是从储蓄向投资转换这个环节。我国目前城乡储蓄余额达 60000 亿元,这个数额是十分巨大的,但无论国有企业还是国家银行,却都处于低资本运转状况,国家银行资本补充不足,国有企业资本补充不足。同时,金融市场存在着明显的投机性。在立法不完善和市场严重分割的情况下,市场扩容过速,投机风气很盛。1994 年上海股市从年初的 800

多点跌到 7 月份的 300 多点,又在 8 月份突破 1000 点大关,年终却在 640 点左右徘徊,成交量急剧下降。这种投机性的市场很难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因此,创造一个有序、竞争和公平的金融市场是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