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四四年三月十一日/ITILE> 报军首长电
我们此次组织车桥战役是根据下述理由出发的:
① 车桥战役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后期,新四军第一师在江苏省淮安城东南车桥地区,对日伪军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是苏中抗日根据地对日伪军局部反攻的起点。为打开淮宝地区局面,粟裕在一九四三年就亲自到实地进行了调查,经过长期酝酿,形成发起以夺取车桥、泾口为目标的攻势作战的设想。战役发起前, 粟裕精心进行了组织指挥,由叶飞担任前线指挥,参战部队有一团、七团、五十二团、师教导团、高宝独立团。进攻车桥取得胜利后,各部乘胜扩张战果,相继收复泾口、曹甸等据点十余处,使淮安、宝应以东大片地区获得解放,打通了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区的战略联系。这是报军部的两份电报,前者由粟裕、叶飞共同署名,后者由粟裕、叶飞、陈丕显共同著名。
(一)苏中敌人正积极布置进行“扩展清乡”,大约在四月初可能开始实行。若如此,则四分区机关必须由丰利地区北移台南地区,三分区领导机关必须移联抗地区,而联抗地区太小,且系水网,因此三分区之机关尚须移一部分到台南,因此我们必须让出台南地区给三、四分区机关转移。
(二)敌人“屯垦”重心在盐东及台北,将来实行,台北也很难容纳我们机关,二分区领导机关尚须向兴化转移。
(三)江都至泰州以南如果“清乡”,则一分区机关部队亦须转移到高邮地区,因此一分区南部也很难容纳三分区之机关部队。
(四)在“扩展清乡”遍及三、四分区全部及一、二分区之一部后,则各“清乡”地区势必要撤退大批部队及干部出来,为便于各分区集中精力反对“清乡”,则其撤退之部队及干部当由区党委及师部负责直接领导,因此我们直属机关必然很大,如仍摆在台南海边,不仅难于进行整训,且有遭敌严重打击之危险。虽三师能将盐城地区借给我们驻扎,但我们人员太多,且有许多不便,如分一批人到淮南或四师地区去专门领导整风,则领导分散亦有不便,因此必须有颇大机动地区安插,而便于干部整风及部队之整训。
(五)车桥、曹甸地区敌人属徐州六十五师团系统,在军事上说来,其车桥、曹甸、泾口之据点过于突出,且为其弱点;在行政上说来,淮安属淮海省管辖,系日伪两个系统之界线,正可被我们利用。我们估计在车桥战役后,敌必大举报复,在其报复之后我不再刺激敌人,在敌人兵力不够的现势下,不一定对我们再作大的进攻;如小的进攻,我们当易于应付。即或敌人作大举“扫荡”,则必须由徐州及扬州两个系统统一指挥才行,但如此大举布置,则我们也易预为准备,且其配合亦不一定十分密切。同时敌人亦有让我主力向西北转移而便于其东南之三、四分区“清乡”企图,因此我们才决定组织此战役,不知是否正确,尚乞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