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的形势和建立地方武装的重要性
(一九四一年六月七日)
苏北①的形势不能单独他讲,因为苏北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华中的苏北,也是全中国、全世界的苏北,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都会影响苏北的形势。
目前正当东方慕尼黑的危险又威胁着中国的时候,也就是说英美又在企图与日本妥协,以缓和日本南进而牺牲中国的时候,中国投降的空气又严重起来了,这就影响到苏北的形势和我们的工作。
苏北的地位非常重要,这个地方直接威胁着敌人进攻中国的大本营南京、上海,威胁着敌人占领区域的大后方,威胁着敌人所统治的整个长江下游;不仅如此,而且在将来反攻阶段,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苏北地位既如此重要,而我们自去年七月开始东进②以来的大半年过程中,经过了剧烈的战争,得到了极大的胜利。我们把号称二十万大军的韩德勤主力基本上消灭了。我们比较广泛地开展了群众运动,建立了地方党的工作、政权工作、税收工作等,更大地发展了抗日武装力量,基本上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而且还在一天一天的巩固和发展着。今天我们在苏北,已经不再象过去韩德勤统治苏北时候那样,与敌人保持着互相默契的状态了,这当然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不容许的,特别是在目前策动顽固派投降的时候,我们的存在、发展和壮大,更给他一个大的阻碍,这样更不能为他所容许。
当韩德勤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以后,我们就这样估计,苏北的局面,虽然由复杂进到比较单纯,也就是说由三角的斗争变成了基本上是我们和日寇两方的斗争,但斗争的尖锐化,残酷性却比过去更加厉害了。近几个月来的事实,已证明了这个估计是正确的。近几个月来敌人不断地“扫荡”我苏中地区,特别是对三分区和四分区,构筑起了新的据点,新的公路,增加了大量兵力,伪军数量也有发展,他们指挥中心,也由南通移到了泰县③。这些都说明了敌人再也不能拿过去那种态度来对待苏北了,而是大大地加强了注意力。正由于这样,就使得我们今后在苏北的责任加重了。我们必须要有充足的力量,能够对付和粉碎敌人的任何“扫荡”,才谈得上建立和巩固这块抗日民主根据地。这个任务,是全党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固然主要地依靠党的正确领导,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积极参加各项工作,但还必须依靠强大的武装力量。
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并不是单单依靠主力部队。现在我们的主力邻队还不够多,但即使再发展多少(当然这是非常必要的),也不够应付时局的需要,必须要使各个乡镇普遍地建立起地方武装和民兵自卫队来,使全苏中能有上百万地方武装和民兵自卫队,这些地方武装和民兵自卫队能与主力部队互相配合,这样才能算是真正地建立了强大的武装力量,才能发挥出它的伟大作用。
现在在有些同志中间,还不了解建立地方武装的重要,还存在着许多对建立地方武装不正确的观点,我们必须使广大的干部和群众都了解到建立和发展地方武装的重要意义。
① 本文是粟裕在苏中军区地方武装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关于苏中地方武装建设的问题》的第一部分。
第一,敌人为了便于集中力量向战争的主要方向进攻;并且用政治手段, 用以华制华的办法,来麻醉和奴役广大群众,正在积极强化苏北的伪军,以实施其伪化苏北的企图。首先就是造成李长江的叛变,可是李长江叛变了没有几天,就被我们新四军把他大部分的力量消灭了,原来近万人,只落得一二千人,这就给了敌人伪化苏北的企图一个极大的打击。但是也应看到,苏北自李长江叛变以后,形势确是有了些变化。敌人占领了东台、海安等比较大的城镇,我们转入了农村。伪军的数量虽遭到了打击,但还存在着一部分, 特别是最近各地伪军又在慢慢地扩展。一些残余的顽固派势力,也由秘密勾结敌人走上公开投降,打起了伪军的旗帜。伪军力量的渐渐增长,对我苏北抗日民主政权是一个威胁。因为伪军虽然不能起打击我主力兵团的作用,可是摧残地方民众及破坏我们的民主政权,是有相当的作用的,可以说是起着一种地头蛇的作用。而地方武装对于打击与扑灭这些地头蛇,则是一支有力的军队,是保卫抗日民主政权、保卫农村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所以,只有广泛地组织起地方武装来,才能使伪军无法活动,才能使人民的生活和安全得到保证。
第二,苏北的群众斗争在逐步地进展着,正经历着由和平斗争阶段走到剧烈斗争的阶段。斗争的剧烈,表示了群众情绪的高昂和工作的开展。我们需要逐渐地把群众从和平斗争提高到剧烈的斗争。所谓和平斗争,就是经济斗争、政治斗争,也就是群众围绕着日常生活,或明或暗地进行着的斗争; 而所谓剧烈斗争,就是武装斗争了。组织地方武装是吸收群众参加抗日运动, 发挥群众伟大的组织力量,把群众运动提高到武装斗争的最有效的办法。
第三,中国是一个弱国,同日本帝国主义作战,如果完全打正规战是不行的,那只是适合敌人的胃口,摆在那里给他消灭。必须要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才能在长期战争过程中,削弱敌人,消磨敌人,转变敌我力量的对比, 由敌强我弱,进到敌弱我强,以至实行反攻。游击战争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问题,一个单纯的军队的行动,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群众运动,也可以说。是一个群众的战争。只有广大的群众加入了武装斗争,建立起了地方武装,才能开展广泛的群众游击战争,才能防止日伪的力量侵入到农村里面, 才能慢慢地转变敌我力量对比,而最终驱逐日寇出境。
第四,我们的主力部队常常感觉到有一个矛盾,一方面在敌人来“扫荡” 之前,我们感觉到兵力不够分配,地方这么辽阔,这里要派兵,那里也要派兵,我们就没有兵派:可是当敌人大举“扫荡”,我们需要隐蔽的时候,又嫌兵太多了。这样一个矛盾现象,就说明了我们还没有能建立起强大的地方武装,以致使主方兵团限制在地方任务上。华北有些地方的情形就不同,除有强大的主力部队外,还有广大的地方武装配合,使敌人不敢轻易进行“扫荡”。即使“扫荡”,主力部队也能集中起来,担任突击任务,牵制任务则由地方武装来担任,这样就易于取得作战的胜利。同样,我们要使主力部队有更多机动的机会,不限制在地方上,以取得更大的胜利,这就必须建立大量的地方武装。
第五,中国抗战是长期性的,现在已经打了四年了,但是不是还要再打四年,这就说不定。因此,我们的一切组织必须适应战争的长期性,首先就是我们的武装要有持久的兵员补充。现在我们的主力部队,还很不充实,都是头重脚轻;各级的指挥机关,一般的是可以应付了,但下面的战斗连队却不充实,好象一把伞,上面大下面小,这样就不能打大仗,不能争取更大的
胜利。因为我们在敌人的后方,作战频繁,运动性又非常大,东面突击以后, 又要很迅速地转移到西面突击,往往早晨打了一仗之后,中午又要打一仗, 到了晚上还要打一仗。如果我们没有很充实的主力,没有不断的兵员补充, 那未这种连续几次的战斗就不能支持了。而地方武装就是充实主力兵团的后备力量,使主力兵团不仅得到很好的配合,而且得到不断的补充,能够支持长期的艰苦的斗争。
第六,中国的兵役制是一种雇佣兵制。过去的十几年中间,中国的军阀混战,打得非常厉害,当兵的只要有钱,今天可帮孙传芳打吴佩孚,明天又可帮吴佩罕打孙传芳,无所谓得很。虽然蒋介石政府曾经宣布实行义务兵制, 实际上是抽壮丁,还是雇佣的办法。即拿有些刚解放的士兵来说,也是这样, 问他们愿意不愿意留柱这里,他们都说“到哪里都是一样”。正由于这种雇佣兵制,所以当兵的没有清楚的政治认识,没有坚定的为某一个目的而牺牲的决心。我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崭新的人民军队,普遍地组织建立地方武装, 使广大人民参加革命军队,不仅在当前直接的提高了我们的战斗力,而且可以提高群众对革命军队的认识,慢慢地使雇佣兵制变成义务兵制,这对保障革命的胜利,具有深远的意义。
注释
-
泛指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这里指的实际是行政区划的苏中区。
-
一九四○年七月郭村战斗后,新四军东进黄桥地区,歼国民党保安第四旅何克谦部主力近两千人,并乘胜攻克靖江东北之孤
山、西来镇日伪据点,建立了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 即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