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八日辰时/ITILE> 报军委,陈毅、邓小平,
并报华东局、中原局电④
(一)由于近来全国各战场的不断胜利,尤其是东北的伟大胜利与完全解放,促成战局的急剧大变化。在此情况下,蒋介石有采取下述两种方针可能:
第一,以现在江北之部队再加上由葫芦岛撤退之部队,继续在江北与我周旋,以争取时间,加强其沿江及江南及华南防御。
第二,立即放弃徐、蚌、信阳、两淮等地,将江北部队撤守沿江,迅速巩固江防,防我南渡,并争取时间整理其部队,以图与我分江而治,俟机反攻。
(二)蒋介石如采取第一方针,使我在江北仍有大量歼敌的机会。如果能在江北大量歼敌,则造成今后渡江的更有利条件,且在我大军渡江之后, 在苏、浙、皖、赣、闽各省不至有大的战斗(如在江北大量歼灭了敌人,则严重的战斗要在华南才有打的),也不至使上述各省受战争之更大破坏,使我军于解放后容易恢复。但如此,对江北及华北各老解放区的负担仍将加重, 文为不利。
如果蒋介石即采取第二方针,可以大大减轻我江北及华北吝解放区的负担,使这些解放区迅速得到恢复。但我今后渡江要困难一些(困难仍完全可能克服),并于渡江之后在苏、浙、皖、赣、闽各省尚须进行一些严重的战斗和部分的拉锯战,且在江南大量歼敌的条件亦较江北差一些,这又是不利的一面。
(三)我们不知各老解放区对战争尚能支持到如何程度。如果尚可能作较大的支持的话,则以迫使敌人采取第一方针为更有利。如果认为迫使敌人采取第一方针是对的,则我们在此次战役于歼灭黄兵团之后,不必以主力向两淮进攻(新海敌主力已西撤),而以主力转向徐蚌线进击,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歼灭之(或歼孙兵团,或歼黄维兵团), 同时以主力一部进入淮南,截断浦蚌铁道,错乱敌人部署与孤立徐、蚌各点敌人。为此,在战役第一阶段之同时,应即以一部破坏徐蚌段铁路,以阻延敌人南撤。管见是否有当,请即电示⑤。
注释
-
此电由粟裕、陈士渠、张震联合署名。
-
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司令冯治安所部,当时驻守徐州东北的贾汪,
临城、枣庄地区。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八日,副司令何基沣、张
克侠率一个军部和三个师一个团共二万亲人于贾汪地区起义, 使我军得以顺利通过三绥区防区,威逼徐州,切断了黄百韬兵团与徐州的联系。
- 军委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八日七时复电:“虞(七日)午电悉。
(一)估计及部署均很好。(二)昨今两日战况望告。当天粟裕等报告:“敌均有南撤企图”,并对此作出部署,同时再次建议迅 速破击徐蚌路,军委次日电示:“你们按照敌要总退却的估计, 迅速部署截断敌退路以利围歼是正确的”。
-
此电由粟裕、张震联合署名。
-
军委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九日亥时复电:“齐(八日)辰电悉。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给。”下达了将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决战的决心。此电并告知陈毅、邓小平,华东局和中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