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

淮海战役确实是一次伟大的战役。我们取得了胜利,这是因为有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和总前委的正确领导,后方党政军民的全力支援。连国民党统帅部也未意料到,他的五大主力有两个被歼在这一仗中①。此次战役中, 敌人兵力最多时有八个兵团②。敌人估计我军不敢与他交手,仍以旧的眼光来看我们,以为我们打一打就要走。敌人犯了主观主义。全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都有了重大变化。辽沈战役后,在全国范围内敌我力量对比上,我军已占优势。特别是在济南战役以后,我们华野部队全部集中了,力量大大变化了;山东境内敌人基本肃清,敌我力量的变化给人民以很大鼓舞,使敌人内部非常动摇。再者,各个战场上的配合有很大作用。辽沈战役东北四五十万敌军在一个月中被消灾干净了。东北敌人不消灭,我们难以下决心打这样大的仗。解放区党政军民全力支援,克服了重重困难,使前线部队有给养, 伤员有人抬,使我们能连续持久作战两个多月。各兵团各兵种协同作战,到会各位同志在前线机动灵活指挥,全体指战员不辞艰苦英勇作战,我们终于取得了全战役的彻底胜利。

淮海战役的影响很大。首先是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中央要我们在淮海战役中消灭敌人二十个师到二十二个师,而我们却加倍地完成了任务。敌人在江北的防线被完全粉碎了,敌人在全国最主要战场的绝大部分兵力被歼灭了,关内敌人主要军事力量被打垮了。徐州战场上的敌人原有八个兵团,二十八个军,六十六个师,被我军歼灭了五个兵团全部,一个兵团大部,两个兵团各一部,共二十二个军五十五个师③,占其总兵力百分之八十一,敌人只剩下百分之十九的兵力,逃跑了。敌人现在守江防的只有三十多个师,敌人的长江防线是可以打破的。

此次战役中,我军在军事上、政洽上发挥了原有优势,取得了新的优蛰。我军在一九四七年转到外线作战的时候,在政治上、战略上取得了优势,在数量上技术上还不是优势,只有取得了技术上和数量上的优势,才能彻底打败敌人。而现在我们取得了技术上和数量上的优势了。我们除了没有飞机外, 一切都有,我们的炮兵和坦克比敌人多。在全歼杜聿明集团时,我军炮火便完全压倒敌人。我们在政治上更获得了完全的优势。蒋介石在元旦广播,乞求所谓“和平”,外国通讯社便说:要战要和完全操在共产党手中。这是战

① 中共华东野战军前委于一九四九年一月中旬,在徐州东北的贾汪召开了扩大会议。这是栗裕代表前委所作的报告。

争胜利发展的结果。中央原来计划在淮海战役之后,休整两个月,再组织一个江淮战役,把江北残敌歼灭了再渡江,现在看来,江北没有仗打了,因为江北敌人已经被我们打垮

了。我军过江以后,如果敌人把台湾、华南和西北胡宗南、马鸿逵的部队都集中到京沪地区,则在京沪地区可能有一次决战。但这种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淮海战役的胜利更促进了敌人的分崩离析。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仅对中国革命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对全世界亦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越打胜仗,给人民鼓舞越大,对敌人的打击也越大,我们的国际地位也越提高。敌人现在求和了,这是两年前敌人所没有想到的。现在国民党政府中的人员也在打主意留后路了。由于这样的变化,所以毛主席说,再有一年左右可以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如果打得好一些,时间还要缩短。只要渡江准备早日完成,在京沪地区进行一两个战役,也许年底就结束全国战争。这当然要依靠大家努力。

敌人的失败,证明蒋介石很小气。黄百韬被包围,他舍不得丢下黄百韬, 不但派邱清泉、李弥来救,还派黄维来救黄百韬,结果黄百韬未救了,黄维又被包围了;他又救黄维,结果黄维未救了,又丢了杜聿明的三个兵团。这里要说明几点:首先,当时华野除参加打黄维的三个纵队外,其他部队放在徐州南面,防敌突围。要打李延年兵团恰好未打上,如果打上了李延年,一时又解决不了战斗,部队转移不过来,则杜聿明的三个兵团可能向西走掉。同时,在徐州敌人逃跑前,徐州正南我军曾丢了几个阵地,山东兵团有两三个纵队转移到徐州南边来,因此,敌人向西南逃跑,很快就被我军赶上。其次,杜聿明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杜在印缅作战时,有美帝国主义供应, 出过风头;在东北时,有火车,轮船、飞机供应。但被包围在永城东北地区时,攻不动,守不住,结果被全部歼灭。杜聿明只能在有利的条件下打仗, 不能在不利的条件下打仗。再次,敌人最后被解决得这样快,应该归功于政治攻势的成功。四天四夜还不到,就歼敌十多万,平均每天歼敌四五万人。如果没有政治攻势,最后解决敌人不会这样快,我军的伤亡一定还要大些, 证明“攻心为上”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