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上的转变
-
何韩统治时代敌人是否不敢进攻?
-
对于抗敌行动的左倾危险的表现:
-
一战而打退敌人;
-
对敌进攻漠不关心;
-
打游击还快活一点;
-
不跑的就是汉奸。
- 对于抗敌行动的右倾危险的表现:
-
不要抗敌免引起敌来进攻烧杀;
-
为了保存实力不打敌人,没有大缴获不愿抗敌;
-
准许某些人去接头;
-
让敌人去修公路据点;
-
让敌人平安的抢劫运输;
-
以为又是皖南事变到来;
-
往盐城大后方;
-
到上海去;
-
□□国际。
-
等待国际事变与太平洋战争。
-
我们对苏北当前形势应有正确认识;
-
泰州东台兴化〔沦〕陷后由三角斗争变为两面;
-
由于李逆之叛变对苏北虽有坏影响,但充分证明重庆反共政策之恶果;
-
敌人进攻兴化是由于抗日民主高潮和韩顽之不能起反共与默契作用;
-
李逆之溃灭打破了敌伪化苏北阴谋:
-
在李逆溃灭后苏北伪军势力减少反而限制了敌人兵力;
① 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于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日发布命令,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新军部于一月二十五日在苏北盐城成立;同时,活动于大江南北的原新四军部队连同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南下部队,统一整编为新四军的七个师和一个独立旅。第一师由粟裕任师长,刘炎任政治委员(后粟裕兼), 钟期光任政治部主任,后叶飞任副师长,刘先胜任参谋长。下辖三个旅(由原苏北指挥部所属三个纵队编成),第一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叶飞,第二旅旅长王必成、政治委员刘培善,第三旅旅长陶勇、政治委员刘先胜(后姬鹏飞),活动于苏中地区。日军为了与我争夺苏北、苏中,在加强兵力的同时,加紧对国民党军进行诱降。一九四一年一月下旬,原驻镇江地区的日军独立第十二混成旅团调苏中沿江和运河沿线。二月十五日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长江率部在泰州投敌,任伪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粟裕奉命率第一师主力于二月十八日发起讨李战役,一举攻克泰州,李长江兵败逃窜。日军在以李伪配合向我苏中、苏北进行全面“扫荡”的阴谋破产后,继续集结兵力,先后侵占了苏中地区主要城镇。苏中地区的斗争由反摩擦为主转为反“扫荡”为主。苏中的工作和斗争,面临依托农村开展和坚持持久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性转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粟裕就此专题,于四月十日在角斜旧场向师直属队干部作了报告。报告全文曾发表在第一师政治部创刊的《抗敌》上,但是这篇文章至今未能搜集到。现在收入本文集的, 是从粟裕的笔记本中发现的他亲手写的讲话纲要。
- 在我军民积极抗敌行动下敌可能最后退出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