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印度

印度,全称印度共和国。货币名称是印度卢布。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和恒河流域,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缅甸接壤。东濒孟加拉湾,南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西临阿拉伯海。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面积 297.47

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七大国,人口达 7.65 亿,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城市人口约占 22%,包括郊区在内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 12 个,加尔各答人口为 917 万,大孟买市的人口达 820 万,德里连同首都新德里市在内的人口

约为 523 万。

印度位于北纬 8°~33°之间,三分之二的国土座落在印度半岛上,从经济地理角度看,印度的自然条件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有利于开发利用。印度的西北部为高山地带,属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东部是介于缅甸和孟加拉国之间的中山区,由梅加拉亚高原和米佐、曼尼普尔山脉所组成,但以上两部分山区仅各约 10 万平方公里,在全国总面积中所占比重不大,除此以外,印度在地形上基本可分为两大部分,即北方大平原和半岛高原。因此,印度的平原面积要占总面积的 43%,山地面积只占 25%, 其他属高原,而且这些山地和高原大部分海拔均不超过 1,000 米,实际上属于台地或缓丘类型。

由此可见,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在良好的气候条件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均可供开垦利用,这一点是很多国家所不及的。印度的土壤条件一般说是比较好的,最适宜农业生产的两种土壤是冲积土和热带黑土,前者广泛分布于北方大平原和沿海冲积平原上,总面积达 77 万平方公里;后者集中分布于德干高原之上,面积达 52 万平方公里, 因适宜植棉,故有“棉黑土”之称。

印度的热量丰富、降水多但不够稳定。印度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因北有高山屏障,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高,年平均温度一般在 24~27℃之间, 四分之三的地区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 0℃。全印平均降水量为 1,170 毫米, 雨区、湿润区及半湿润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60%,干旱地区只占 8%。总的说来,水、热资源丰富。然而,季风气候条件下的降水是不够稳定的,印度全年降水量的 80%集中在 6~9 月的雨季,而且在不同年份之间,季风雨不仅来得有早有迟,且降水量差异也很悬殊,再加上地形的影响,降水的地区差异十分显著,使得国内经常受到洪涝和干旱的威胁。据统计严重干旱在印度平均每 5 年发生一次,而且在气候条件制约下,印度的河流都具有水量充沛,但季节变化很大的特点,如恒河水量之大在亚洲仅次于长江,但最大和最小流量相差则达 50 多倍,印度河更相差达百倍,每当旱季供水十分紧张, 因而搞好水利建设,对印度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能保证灌溉,大部分地区一年可以三熟。自印度独立(1950 年)以来,印度在发展水利事业上做出了很大努力,灌溉面积翻了一番,达到 3,600 万公顷,在世界上列为第二位,但其分布却很不平衡,可供利用的灌溉潜力只开发了 40%。

印度的部分矿产储量很大,但缺门也不少。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层古老、地质复杂、矿产种类繁多。目前,进行工业开采的就有 64 种,最重要的有煤

(储量达 1,230 亿吨)、铁(储量为 218 亿吨)、钛(储量为 3.5 亿吨)、

铝土(储量为 2.6 亿吨)、锰(储量为 1.8 亿吨)、钍(储量为 100 万吨)、

铀(储量为 100 万吨),以及云母、萤石、铜、金等。其中云母的储量居世界首位,其他的矿产资源量也大都居世界前列。印度的矿产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比较集中,德干高原东北部的乔塔那格普尔高原主要蕴藏有煤、铁、锰、耐火粘土、云母和铝土矿等;高原南部以克里希纳河上游为中心,蕴藏有铁、铬、锰及原子能原料;在阿萨姆邦东北部、西部的坎贝湾和孟买以西的大陆架上是印度主要的油田分布地区。但印度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贫乏。此外, 印度还缺少一些发展工业必不可少的资源,如重要的有色金属资源和非金属矿物。目前完全靠进口的有锡、铝、镍、钴、砷、硫等,大部分靠进口的有石油、铜、钨、石棉等。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居民的社会构成极为复杂的国家,现在生活在印度境内的各个民族是由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和蒙古人为基础形成的,全国现有几百个民族和部落,其语言分属 5 个语系,使用人数超过 10 万的语言即

有 720 种之多,其中有 15 种语言因使用人数超过 1,000 万而被宪法列为主要语言,其使用者合计占总人口的 91%。印地语为国语,而英语则为官方语言。目前印度国内最大的民族是印度斯坦族,约有 2 亿人,其他人数超过 5,000 万的民族有比哈尔、泰卢固、泰米尔、孟加拉以及马拉地等。

宗教在印度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个多宗教的国家,是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的发源地,此外还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喇嘛教、祆教等。目前,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12%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信奉佛教的居民占 1%。印度的社会结构中又一重要特点是种姓制度。这是一种职业世袭, 内部通婚,等级严明的社会集团。现代种姓制度共分为 3 大等级,即所谓的高级种姓、低等种姓和第三等级,它们各由若干种姓组成,其中的第三等级统称为“贱民”或“不可接触的人”。全国现有“贱民”大约 1 亿人,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处在社会的最下层,受尽最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印度的种姓制度不仅维护了阶级统治,而且对整个社会起着极大的分裂作用,是一种非常腐朽的社会制度。

多少年来,印度在民族、宗教、种姓等问题上一直存在尖锐复杂的矛盾。英国殖民者曾利用这些矛盾,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独立后印度针对上述情况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教派之间互相仇杀时有发生,种姓冲突波及地区甚广,这些矛盾迄今仍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

印度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又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长期的殖民统治和传统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却使它成为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国家。自独立以来,印度致力于民族经济的发展。从 50 年代起,通过 6 个五年

计划的努力,与过去相比,经济状况有了不小的改善,农业生产增长了 1.3

倍,工业生产增长了 4 倍。但若从整个世界来看,印度经济发展还是比较缓

慢的,其增长速度在全世界 160 个国家和地区中大约排在第 100 名以后。独立初期,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十位,目前已退居第十五位。加以印度人口多,增长快,80 年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 200 美元,是世界上 20 个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是,印度是世界大国之一,在发展中国家其仅次于中国、巴西,位居第三位,且资源丰富,具有相当的工业基础,拥有一支可观的科技人员队伍。因此,经济发展潜力很大。

印度是一个农业国,落后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其总的规模居世界第四位,农业人口占全国的 80%,农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 40%以上,出口商品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农产品。在印度的农业生产中,传统的封建和半封

建的生产关系迄今仍占有优势,独立后实行的“土改”减少了一些中间剥削, 但目前占总数 70%的农户仍只有耕地的 20%,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并未得到根本改变。自 60 年代后期以来,印度大力推行“绿色革命”,即在一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通过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如化肥、水利和高产品种,同时接受外国投资,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来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从而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如生产技术有较快的提高,农业生产年平均递增率达到 2.7%, 比独立前 25 年快了 10 倍以上,人均粮食产量已从 160 公斤提高到 200 公斤;

70 年代中期以前,印度差不多每年都要进口一些粮食,而最近已连续几年基本上不再进口粮食,茶叶、油脂、糖、香料等农产品的出口亦比过去有大幅度的增长。

但是,印度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相当突出。而且,若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比较,尤其是考虑到印度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则其农业发展速度并不快,总的水平仍然较低。这种落后性具体表现在土地利用不合理。印度的垦殖指数高达 56.7%,显著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人均占有耕地亦达 0.25 公顷,但因使用不合理,造成土壤侵蚀,地力耗竭,不得不把大批耕地抛荒休闲。印度的水热资源丰富,农作物基本上可常年生长,但迄今大部分耕地仅为春种和秋种两季,夏种比例不高,总的复种指数较低。印度的农业生产目前基本仍为手工劳动,7,000 万头耕牛为其主要动力。在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耕地总面积中,印度占 22.7%,但其化肥消费量仅占 16%,拖拉机数量则不到 11%,若与发达国家相比,印度的差距就更大了。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水平低,主要农作物中除茶叶外,其他农产品平均单产全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棉花仅为世界平均单产的五分之二,玉米不足世界平均单产的三分之一。因此,印度的农产品产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远不如其种植面积那么突出。在畜牧业中,牛羊的头数很多,其中牛的数量居世界首位, 但由于宗教的原因,没有很好利用,造成很大的浪费,目前印度牛的产奶量只有世界平均数的四分之一,羊在印度的利用率较高,羊奶、羊肉是印度人的主要副食品之一,还有较大量的山羊板皮及其制品出口。因此,从发展的眼光看,印度的农业生产的潜力是巨大的。

印度的国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尽相同,降水状况相差尤大,因此农业生产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一般可把全国划分为 4 大农业区域。其一,东北部黄麻、茶叶和水稻产区,主要包括西孟加拉、阿萨姆、比哈尔、奥里萨、梅加拉亚等 5 个邦。这里大部分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为冲积平原,土地肥沃,高温多雨,劳动力充足,适宜种植水稻等作物。因此本地区是印度最大的水稻产区,同时也是其最大的黄麻和茶叶产地,其产量分别占全国的 90%和 80%以上,是世界主要黄麻和茶叶产地。其二,西北部小麦、杂粮、油菜、甘蔗产区,包括旁遮普、北方、中央、拉贾斯坦、哈里亚纳等 5 个邦。大部分位于印度河平原,本区降雨量各地不同,但发展灌溉条件较好,灌溉面积占全印的 50%,是“绿色革命”的试点区,提供了印度国内商品粮的 75%,油菜的 85%,甘蔗及芝麻的 70%。其三,半岛杂粮、花生、棉花、烟草区,主要包括古吉拉特、马哈拉施特拉、卡纳塔克、安得拉及泰米尔德等 5 个邦。这里大部分以半湿润气候为主,排水良好,适宜于棉花、花生与烟草的生长,印度 80%的花生,70%的棉花和绝大部分的烟草产于本区。其四,西南沿海水稻和热带作物区,包括喀拉拉邦及其邻近地区面积仅 6 万平方公里,是印度唯一的热带雨林区。这里集中

生产了印度的胡椒、豆蔻、咖啡、腰果等一批出口产品,这里人烟稠密,精耕细作,单产较高,也是橡胶、椰子、木薯、水稻的主要产区之一。

印度的工业过去有一定的基础,自独立以来,印度一面继续扩张本国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一面通过接管、收买和财政投资等途径新发展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所谓的“公营”经济。目前“公营”经济已占全国工商资本总额的 43%,主要集中于重工业、水利、电力和交通邮电等部门,垄断了全部军工、能源、铁路和造船业,控制了钢铁生产的四分之三,对外贸易的二分之一,在机械、电子、食品、制药、化肥等部门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说,国家垄断资本已经成为印度国民经济的基干。印度的私人资本是在殖民地时期的商业买办和高利贷资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其资产占全印资本总额的 39%,其中仅比拉、塔塔两大财团即控制了全部私人资本的 20

%,其势力广泛渗入印度经济的各个领域,并同外国垄断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印度刚独立时,外资控制了印度全国资本总额的 55%,该比重现已降至 15%,但外国公司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大。印度一方面有节制地引进外国资本,同时又一贯重视保护和扶植本国产业,在一段不长的时期内即改变了殖民地经济的面貌。然而印度的国家资本大都是靠“外援”发展起来的,因此它同外国资本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同私人垄断资本紧密联系,三者是相互勾结的。

独立以来,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一直是印度经济发展的重点。50~60 年代,印度工业生产平均年递增 8%, 60~80 年代间降为 4.2%,发展虽不快, 但比较平稳。目前印度已初步建立了一个独立且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40 多个工业部门,自己已能制造飞机、远洋轮船、导弹、人造卫星,以致原子能发电站等设备。过去,以纺织工业为主的轻工业是印度工业的主体,重工业基础薄弱,轻重工业比为 4∶1。自 50 年代以来,依靠外援加速了重工业的发展,其中钢铁、机械、化学、石油、采矿等部门的投资占 80%以上, 经过 30 多年的努力,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已变为 2∶3,重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不足 25%提高到 55%以上,工业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工业品的自给能力大大提高,近年来还能向外输出多种轻重工业产品及一般性的工业技术,使外贸商品结构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如印度的机械产品, 近年以每年 25%的速度递增,已成为印度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但是由于印度工业内部比例失调,重工业中的石油、电力、煤、运输设备等方面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加上农业不能为轻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80 年代的能源危机的阴影等都进一步威胁着印度经济的发展,以致工业增长率有所下降。目前,印度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源匮乏、运输紧张、资金和先进技术对国外依赖严重,人均工业品消费量仍然较低。

随着印度工业的发展,其工业布局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总的趋向是从集中于少数沿海地区逐步地向内地发展,其工业布局的立足点多是利用附近的原料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目前,印度全国可分为 5 个比较重要的工业区, 工业过份集中的状况已得到明显改善。

胡格利河下游区:以加尔各答为中心,历史最老,17 世纪末即开始兴起, 近几十年来因印、巴分治等原因而相对衰退,现占全国工业劳动力的 10%, 机械和麻纺织是本区两大工业部门,其他轻工业规模也较大。

孟买一浦那区:长期以来,这里利用当地种植的棉花发展起来的纺织工业在全印居首位,近年来还建立了全印最大的石油化工生产和海上石油平台

的制造业,孟买既是印度第一大港,又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

阿默达巴德—巴罗地区:规模相当胡格利区之半,棉纺织业占全区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其他轻重工业部门比较均衡。

乔塔那格浦尔高原区:包括北侧的达摩尔河谷在内,50 年代以来新成长起来的重工业区,有“印度的鲁尔区”之称,煤、钢产量均占全国的 75%, 电力、重型机械、化工、非金属产品等地位也很突出。

马德拉斯—班加罗尔—科因巴托尔区:本区工业部门较多,主要有军事工业、电子、机械、炼油、化工、纺织、钢铁等,是利用当地煤、锰、铁、铀等资源和比较丰富的农产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成体系的南部新兴工业区,科因巴托尔则是全国第三大棉纺织工业中心。

印度的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近年来公路运输发展较快,旅客周转量已赶上铁路,但货物周转量仍只有铁路一半。印度第一条铁路建于 1853 年,目前印度铁路总长约 6 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前苏联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 其中半数分布在北方平原上。主要货运物资是煤炭、铁矿石和粮食,合计占总运量的将近半数。印度铁路网密度虽大,但轨距却有 4 种,大量的换装业务使运输效率显著降低,此外,蒸汽机车现仍占机车总数的 75%以上,运力不足的矛盾相当突出。印度共有海港约 200 个,目前每年的港口吞吐量在

7,000 万吨上下,孟买,莫穆冈翁、维沙卡帕特南、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合称印度五大港,其中孟、莫两港为天然良港,前者已取代加尔各答成为印度第一大港,现吞吐量占全国的 25%,后者是铁矿石的专用输出港,其他物资很少经营。

印度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不大,60~80 年代,其出口总值仅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3.4%~6.5%。从独立以后的30 多年中,除少数3~ 4 年外,印度的对外贸易都是入超,80 年代中期其外贸逆差高达 61.2 亿美元。为了弥补外贸逆差及财政赤字,印度每年都要大举外债,除前苏联外,世界银行、国际援印财团是借外债的主要来源。目前印度是世界上接受“外援” 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外债总额已达 150 亿美元以上。70 年代以来,还本付息最高年份达到出口收入的 27%,近年还占 16%左右。此外,印度的对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而且呈下降趋势。50 年代印度的出口额约占世界出口总额的 2%,80 年代仅占 0.3%,同期在世界的位次从 12 位下降至 47 位。总的说来印度是一个对外贸易小国。印度为了偿还外债,还大量鼓励劳务出口,每年可挣回 20~30 亿美元。印度的对外贸易地区及商品构成也在不断变化中。独立前印度基本上是对英国贸易,独立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已同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出口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和初级产品,如茶叶、黄麻、烟草、食糖、水果、蔬菜、咖啡、铁矿砂、皮革、纺织品、手工艺产品、宝石等,出口地区主要是美国、前苏联、东欧、西欧和中亚,对前苏联和美国的贸易额约占其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而印度的化工产品和机械产品主要是出口到非洲和东南亚国家。印度的进口主要是石油和化肥两项,仅进口石油就用去其出口所得外汇的 70%。

80 年代中期,中、印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超过 1 亿美元,中国享有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