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英国
英国,又称联合王国或大不列颠,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货币名称英镑。
英国全境由靠近欧洲大陆西北部海岸的不列颠群岛的大部分岛屿组成, 隔北海、多佛尔海峡和英吉利海峡同欧洲大陆相望。最大的岛为大不列颠岛, 该岛北部为苏格兰,中部和南部为英格兰,西部为威尔士,故大不列颠也有“英伦三岛”之称。第二大岛为爱尔兰岛,在大不列颠岛之西、中隔爱尔兰海。北爱尔兰现属英国版图。英国领土还包括在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附近的许多小岛。英国海岸线长达 11,450 公里,曲折复杂,多优良海港,且周围海域鱼类丰富。英国现今的领土面积为 244,820 平方公里(1990 年),其中陆地占 98.7%,水域占 1.3%。1990 年英国人口为 5,684 万,其中 85%为英格兰人,其余是苏格兰人、威尔士人、爱尔兰人等。城市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90.8%。基督教新教是英国国教。在爱尔兰北部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为英语。
英国的地形,山地占一半多,平原少于一半。大不列颠岛东南部为平原, 土壤肥沃,适于耕种;北部和西部多山地和丘陵。北爱尔兰大部分为高地。英国全境多河流,较长的有泰晤士河和塞汶河等。泰晤士河为大不列颠岛南部最重要的河流,全长 346 公里,东流经伦敦入北海,水位稳定,终年不冻,
海轮可以趁潮直驶伦敦。塞汶河为大不列颠岛上最长的河流,全长 354 公里,
下游有长约 80 公里的三角洲。全国有很多湖泊,其中以北爱尔兰的讷湖为最大。
英国曾以富有煤、铁资源著称。硬煤储量达 1,700 亿吨,铁矿储量 30 多亿吨。煤和铁的储藏集中于平原和高地的边缘,曾是英国早期工业发展的基础。由于长期开采,煤、铁资源易开采部分已开采殆尽,目前只能在肥沃的低地下进行开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来,更由于石油的竞争和铁矿品位低,开采量大为减少。其他矿产和工业原料大部分均依靠进口。但英国政府积极鼓励矿物资源的勘探,现已探明石油储量为 22 亿吨,远景可采储量为
43 亿吨,其中技术上可开采的为 14 亿吨。天然气储量为 3.6~4.3 亿立方米。除燃料外,其他矿物的开采对英国也相当重要。目前英国所生产的重要矿物原料,有瓷土、漂白土、食盐、萤石和石膏,以及一定数量的石灰石、白云石、白垩和工业用沙,这些原料大部分供国内消费之用。其他资源贫乏,对国外市场和原料的严重依赖,是当代英国经济的主要特点。
英国在土地利用方面,除城市、工业用地和林地外,由于早就建立了排水系统,所有低地几乎已全部用于耕种。几百年来,林地日渐减少,至今只占陆地面积的约 9%。林地最密的地方是在苏格兰北部、英格兰东南部以及威尔士与英格兰交界一带。
英国是世界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岛国的地理位置对英国的发展起有积极的作用。12~15 世纪,北海、波罗的海地区航运趋向繁荣,它与地中海间的贸易往来密切,英国成了两者的中间站,伦敦成了重要的商业中心。地理大发现以后,西北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它们对美洲、非洲、亚洲的掠夺,英国更成了国际航运与贸易中心。1640~1688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宣告了英国封建制度的灭亡和资本主义的诞生。18 世纪 60 年代的产业革命开始了英国工业化道路。从手工工场到大机器生产,以轻工业推动了重工业,
特别是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出现了飞跃。到 1850 年,英国工业生产占世界总产量的 39%,贸易量占世界 21%,均居世界第一位,煤和钢铁产量都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被誉为“世界工厂”。伦敦则成了国际金融中心。19 世纪末,英国依靠海上霸权,占领了比本土要大 150 倍的殖民地, 成了“日不落帝国”。
但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是不平衡的。英国的工业产值在 19 世纪 80 年
代和 20 世纪的头 10 年间先后被美国和德国所超过,丧失了垄断地位,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1913 年英国钢铁产量为 778 万吨,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 不到德国的二分之一;机械制造业产值也只占世界的 12.2%,远不及美国的51.8%和德国的 21.3%。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开始衰落,其政治、经济、金融及海上霸权地位为美国所取代,殖民体系大为削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纷纷独立, 殖民体系瓦解,经挤上“走走停停”,发展缓慢。1948~1979 年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 2.5%,远落后于日本、西德、法国和美国。但 80 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大刀阔斧地推行货币主义政策,实行私有化,调整产业结构,改革福利制度,从而使英国经济出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 3%的势头。1990 年英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 9,012.31 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 15,726 美元。1986
年英国的黄金储备达 151 亿美元,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资本输出国,其在
海外投资及其他资产总值达 1,200 亿美元。除此,英国还是世界上四大军火出口国之一。
英国是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工业是英国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来,英国工业发展速度缓慢。1981~1987 年,年平均增长率为 2.7%。工业内部各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1981~1987 年间,采煤业平均每年下降 4.0%,石油开采增长 5.1%,建筑业增长 3.6%,制造业增长2.6%。各工业部门发展也很不平衡,化学、电子、仪表、航空与航天等新兴工业部门发展较快,而冶金、纺织、造船等传统部门发展缓慢。1981~1987 年间,化学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 4.5%;电子和仪表增长率高达 6.6%,超过了石油开采业;冶金工业为 2.0%;纺织业为 1.7%。
近些年来,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英国工业部门采用微电子技术的速度大大加快了。1985 年,53%的企业采用了微电子技术,比 1981 年增加了1 倍。在 80 年代后 5 年,英国重点发展了三大先进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和工业机器人。1984 年以来,采用微电子技术每年以 35%的速度递增,而联邦德国和其他西欧国家则低于 25%。1990 年估计有三分之一的英国企业普及了这种装备。
英国能源消费长期以煤为主,从 50 年代末起,石油比重上升,天然气和核发电的份额也在提高。70 年代时其石油比重超过了煤炭,但从 80 年代初开始煤炭比重重新上升,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英国能源消费中的煤炭比重是比较高的。1986 年,英国能源生产总量为 35,751 万吨(标准燃料),居前苏联、美国、中国之后,消费总量为 30,225 万吨(标准燃料),是能源自给有余的工业国。
英国历来是一个石油进口国。从 1969 年英国在北海发现第一个油田起, 掀起了北海石油的勘探和开采热。1973 年“石油危机”后,英国更加速了对油田的开发和建设进程。目前,英国在北海已建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现代化设备和先进技术的采油区。1985 年产量已达 1.3 亿吨,是历史上的最高
记录。近些年来,英国政府为了保护北海石油资源,开采量逐年下降,1987 年夏季,石油日产量均为 200 万桶。北海油田的开发为英国经济增添了活力, 使英国从大量输入石油转为净输出,既解决了能源问题,又减少了外贸逆差,1981~1985 年期间,石油的出口额占原材料出口额的 21%,占外贸出口总值的 16%,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北海油田的开发不仅直接促进了能源工业的发展,还开拓了与油田有关的新兴工业部类,如平台建造、钻采设备制造、油管制造、油船制造以及机械、电子、化工等。原来经济较落后的苏格兰地区,随着北海油田的开发,工业结构和布局发生很大变化。此外,北海油田的开发还缓和了英国的失业问题。
煤炭曾在英国产业革命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英国的采煤业历史悠久,1913 年是其煤炭工业的鼎盛之时,煤产量为 2.92 亿吨,其中出口 7,420 万吨。此外,由于廉价的中东石油的冲击,国内市场需求的减少,采煤业一蹶不振。1973 年石油危机后,政府调整能源政策,煤炭工业再度引起重视。目前全国共有煤田 12 块,多为中厚煤层,埋藏较浅,容易开采,且煤质好、
焦煤比重高,可供开采的探明储量达 450 亿吨,按目前开采速度足可提供 300 多年。1987 年英国煤炭产量仅为 10,100 万吨,已不敷需用,年进口 300~400 万吨。英国煤炭工业经营虽不景气,生产成本高,竞争力不强。但其若干先进的采矿设备却在世界上享有盛名,行销世界百来个国家。
英国是世界钢铁工业的发源地,许多炼钢技术设备的发明和使用,都最先在英国出现。钢产量在历史上曾占统治地位。1870 年英国钢产量达 2,779万吨,约占世界钢产量的一半。但自本世纪以来,钢铁工业日益暴露出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落后、布局不合理的弱点,致使钢铁生产成本高,缺乏竞争力,加上国内汽车、造船、机械等需求钢铁的部门处境艰难,国际市场上钢铁生产过剩等一些原因,英国钢铁工业发展十分缓慢。1988 年钢产量只有 1,901 万吨,在世界上的地位也退居第十位上下。目前英国钢铁公司是西欧最大的钢铁公司,其钢产量仅次于新日本钢铁公司和美国钢铁公司。英国还有百余家较小的私营钢铁企业,擅长制造特殊钢材,如合金钢和不锈钢等。机械制造业是英国的主导工业部门,占工业职工总人数的 40%,占工业
总产值的 30%和全国出口值的 50%。该部门门类众多,但发展不平衡,早期建立的纺织机械、造船、矿山机械等部门严重衰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建立的汽车、农机、机床、电机等部门发展缓慢,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建的与军事和新技术革命有关的飞机、仪表、电子、精密机械等部门则发展迅速。机械制造分布广泛,几乎遍及英国各大城市。
英国汽车工业建于 1890 年,20 世纪初期和中期英国汽车畅销世界各地。1972 年所生产的小轿车、载重汽车和公共汽车合计为 194.1 万辆,创历史纪录,以后逐步下降。近些年来,英国汽车受到日本和德国等国生产的小型、省油的小轿车的竞争,国内外市场不断缩小,而同时外国进口轿车占英国国内市场的比重却逐年上升,已占近一半。1983 年,英国已成为日本汽车在海外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国营的英国利兰汽车公司和三家美资汽车公司控制了全国小轿车生产的 99%、载重汽车和公共汽车的 98%。
20 世纪初,英国造船工业在世界首屈一指。1913 年下水商船达 193.2 万总吨,占世界同期下水量的 58%,但这以后逐年下降,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瑞典、西德、西班牙等国造船业的突飞猛进,英国相对落后了。1984 年造船量仅 41.1 万总吨,居世界第八位。造船中心分布在格拉斯
哥、纽卡斯尔、利物浦、南安普敦等。国营的英国造船公司是英国最大的造船公司,控制了全国商用和军用船只生产的一半以上,私营船厂则建造小型船只,包括巡逻艇、渔船、补给船、拖轮、货轮、小型油船、渡船、游艇、快艇等。
英国的航空工业建于 1909 年,目前已发展成仅次于美国的西欧规模最大和设备最完善的航空体系,主要产品有民用、军用飞机、直升飞机、航空发动机、导弹、气垫船、宇宙飞行器、通讯卫星,以及整套机场设备等。目前, 飞机年产量达 450 架,飞机发动机 2,000 余台。航空工业产品是英国重要的出口物资之一,其中带有自动着陆装置的“三叉戟”式客机、“鹞”式垂直起降喷气式战斗机、“协和”式超音速飞机等都是世界著名的产品。
英国的化学工业是战后发展较快的部门。英国是西欧化工生产第二大国,也是世界化工产品四大输出国之一。主要产品有硫酸、药品、塑料、树脂、合成橡胶、化肥、染料、颜料、漆料、化妆品、肥皂和洗涤剂等。帝国化学工业公司是化学工业中最大的公司,也是世界五大化学公司之一,控制国内化工生产的 30%左右。其中,硫酸、硝酸、盐酸、纯碱、烧碱、人造纤维、炸药等生产占国内生产总量的绝大部分。
英国纺织工业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工业部门。因设备落后,市场竞争能力弱,生产逐步下降。纺织工业包括棉纺织、化学纤维、羊毛织、亚麻织、针织等。其中,毛纺织业的规模居于世界前列,拥有世界最大的毛纺织企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一向以工业品换取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廉价农
产品,本国的农业一直不占重要地位,食品主要依赖进口,每年进口粮食1,000 万吨左右。战后,从就业和国民经济平衡发展考虑,开始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1975~1986 间农业年平均增长率为 2.3%,高于同期的西德、法国和意大利。目前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居于西欧国家前列。1986 年,英国拥有农业劳动力 61.8 万人,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谷物 39,504 公斤,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位居主要发达国家的第三位。1985 年生产肉类338 万吨,蛋类 29.0 万吨,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肉类和鸡蛋仅少于美
国,名列第二位;生产牛奶 1,497 万吨,人均产量居世界首位。
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英国农产品的自给率也在不断提高。1960~1986 年,小麦自给率由 42%上升到 107%,1987 年小麦还出口西欧 412 万吨。肉类自给率由 68%上升到 89%,黄油由 9%上升到 66%,鸡蛋亦基本自给。但是,英国目前仍是世界上主要农产品的进口国之一。
畜牧业在英国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6 年其净产值约占全部农业产值的 70%,以饲养奶牛、肉牛、绵羊和家禽为主。
种植业和园艺业也较发达,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马铃薯和甜菜。1988 年谷物总产量为 2,107 万吨,其中小麦产量约 1,400 万吨,糖用甜菜产
量为 800 万吨。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东南低地地带,这里集中了全部小麦、甜菜、油菜和大部分大麦、园艺作物的种植面积。乳牛业、养猪业、养禽业也发达。西北高地地带,除工矿城镇周围有蔬菜、马铃薯生产外,绝大部分是较粗放的牧区。
对外贸易对于英国经济至关重要。国内食品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和工业原料的 90%都来自国外。它所生产的机械、车辆、电器设备、化工产品和纺织品的很大份额也都输往国外市场。1990 年英国对外贸易总额为 3,888.61 亿美元,进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24.04%,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9.2%,
是世界第五大贸易国。
19 世纪中叶,英国曾是国际贸易的中心。当时英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靠向各殖民地输出纺织品、五金和运输设备,输入工业原料和食品,从而剥削掠夺各殖民地人民,壮大帝国经济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英联邦事实上的解体和工业品国际竞争力的削弱,英国的世界贸易地位每况愈下,对外贸易长期入超,1990 年对外贸易逆差高达 445.63 亿美元。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英国进出口商品构成也有显著改变。在出口构成方面,工业制成品及化工产品比重持续上升,纺织品出口比重锐减,钢材、原煤已不再出口。在进口商品构成方面,工业制成品、半成品进口比重大幅度上升,初级原料进口比重急剧下落,食品进口比重陡降。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也必然导致贸易地区的变化。英国历史上的最大贸易伙伴是其殖民地和英联邦国家,其次是西欧国家和北美;以后贸易地区转向共同市场国家,其中德国已成为英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出口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出口地区比重增长得特别快的是西欧和石油输出国,其次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南非、印度等。进口方面,西欧特别是欧洲共同体国家已成为英国进口商品的最主要来源,其次是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法国、丹麦等。
英国是中国在西欧的重要经济贸易对象之一。英国是在 1950 年 1 月率先承认中国的第一个西方国家。1954 年,两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以后又逐渐升为大使级。1950 年以来,两国贸易关系在稳定地发展。1979 年 8 月,英国与中国签订了长期经济合作的协定。英国从中国进口以传统商品为主,如农畜产品、粮油食品、纺织品和工艺品等,其次是钨砂等矿产品、轻工业品。英国向中国出口化肥、农药、化工产品、机械、运输设备等。40 多年来,中英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不断发展,双方合作的领域日益扩大,贸易额显著增加,1986 年上半年中英贸易额为 42,737 万英镑,超过 1983 年同期的 2 倍。
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已从 50 年代初的一般商品贸易扩大到石油、煤炭、航空、化工、机械、电子、建材等各个领域。然而,目前中英贸易额只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 2%,占英国对外贸易额的 0.4%,中英双方贸易还有很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