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世界石油生产
石油生产包括原油的开采和原油的加工与再加工两个方面。人类利用石油已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石油在国计民生中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化,其用途亦日益增大,前景十分广阔。
早在 1800 多年前,我国古代《汉书》中就记载有石油可以燃烧等方面的记述。至于埃及、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和中国等文明古国,在其漫长的岁月里,石油早已为照明、制烛、制墨和制药等方面所应用。但作为商品性的现代化生产,则始于 1857 年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接着是美国、前苏联、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等国也先后开采、利用石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原油生产基本上是直线上升的。1950 年,总产量约为 5.2 亿吨,1960 年则近 10.5 亿吨,1976 年达到 27.6 亿吨,相当于战
前的 10 倍,1950 年的 5.3 倍。1979 年创历史最高水平,达 31.2 亿吨。1950~ 1970 年是战后世界石油产量急剧增长的时期,其中 1950~1960 年年上升率是 7.2%,1960~1970 年又递增到 9%。这 20 年间,所以出现较高的增长率, 主要是由于西亚、非洲和拉美地区的原油产量先后有了迅猛的上升。与此同时,前苏联和美国的产量也有较大增长。
由于世界石油资源的地理分布是极不平衡的,因此,世界原油开采的地域分布必然也是不平衡的。1981 年底,世界有近 70 个国家与地区进行石油开采,而东半球是石油的主要开采区域,产量约是世界的 80%,西亚则尤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区,约占世界产量的 30%左右。近些年,西亚局势动荡,原油产量有所下降,1986 年约 6.2 亿吨,只占世界产量的 20%上下。
世界原油生产的地区分布发生急剧变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开采中的又一重要特点。在 60 年代以前的一个世纪里,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中心,其产量经常占到全世界的 60%左右,号称“石油帝国”,但近 20 年来,产量停滞不前,油田衰老,可采年限降低,其产量已先后被西亚和前苏联所超过。1965 年,西亚的原油产量一跃到 4.12 亿吨,在世界原油总产量中的比重上升到 27.9%;同年,美国的原油产量仅为 3.85 亿吨,占世界的比重下降到 26%。60 年代以前,非洲的原油产量简直是默默无闻,在世界原油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 1%,但至 1965 年,就急增到 7%,成为年产原油 1 亿吨以上的一个新兴产油区;与此同时,拉美地区的原油产量亦迅速增长到 2.27 亿吨,在世界所占的比重很快上升到 15.3%;前苏联在1965 年产量增至 2.38 亿吨,占到世界的 16.1%。纵观上述,由于西亚和非洲原油生产的蒸蒸日上,拉美地区原油产量增长迅速,以及前苏联原油产量的快步上升,因此,旧的原油生产地域分布结构已经彻底被打破,原油生产的东移趋势甚为明显,形成了西亚、美国、前苏联、拉美和非洲等世界 5 大原油产区。此外,还有加拿大和东南亚两个重要原油产区。
近 20 年来,海洋石油产量增长很快。1986 年,其产量已占世界石油产量的 23%。波斯湾、墨西哥湾、马拉开波湖、几内亚湾、中国沿海、欧洲北海、印尼和加拿大近海,是世界海洋石油开采的重要海域。
西亚的波斯湾地区,50 年代以来,其原油产量呈现连续的跳跃式增长, 占世界的比重由 1945 年的 7%,很快提高到 1973 年的 38%。1981 年,虽然产量有所下降,仍占世界的 28%左右。该地区的油田,由于具有规模大、开发条件好、生产成本低、出口比重高,尤其是可采年限很长等优点,因此,
其石油生产执世界牛耳的局面将长期保持下去。
美国的原油年产量,近些年来,虽然固步不前,有些年份甚至有所下降, 已先后被前苏联和沙特阿拉伯两国超过,但是,年产量还是基本稳定在 4 亿吨左右,其历年累计总产量更是遥遥领先,是世界石油生产大国。
前苏联,1862 年就开始采油,石油工业历史悠久。在本世纪 40 年代和 70 年代实现了原油生产两次大转移,即从巴库转到第二巴库和西西伯利亚,从而保证了原油产量在较长时间内均衡而迅速地增长,并于 1974 年跃居世界之冠,1981 年进而突破了 6 亿吨大关。但是,老油田的生产率已明显地趋向下降,总产量已占半数以上的西西伯利亚油区(秋明油区)也已接近峰值产量, 加上新的油区自然条件差,多年来勘探工作又落后于开采速度,因此,估计今后难以有较大幅度的增产。
拉丁美洲的原油生产,过去一向高度集中在委内瑞拉,从 1976 年起,墨西哥等国迅速崛起,成了世界石油生产重要大国,总产量大为上升。现占世界总产量的 11%左右。与此同时,5 年内这一地区的探明储量却急增近 10 倍。这些均引起了世界的瞩目。
世界主要原油生产国一览表
国名 |
开始产油年份 |
1982 年(初)探明 量(百万吨) |
1987 年 产 量 (百万吨) |
---|---|---|---|
沙特阿拉伯 |
1936 |
22,548 |
213 |
墨 西 哥 |
1901 |
9,860 |
140 |
科 威 特 |
1938 |
8,833 |
65 |
前 苏 联 |
1862 |
8,630 |
613 |
伊 朗 |
1908 |
7,808 |
118 |
阿 联 酋 |
1955 |
4,410 |
69 |
美 国 |
1859 |
4,080 |
480 |
伊 拉 克 |
1927 |
4,068 |
103 |
利 比 亚 |
1961 |
3,096 |
47 |
委内瑞拉 |
1917 |
2,781 |
88 |
中 国 |
1908 |
2,726 |
134 |
尼日利亚 |
1957 |
2,260 |
91 |
英 国 |
1922 |
2,027 |
127 ( 1985 年 |
印度尼西亚 |
1893 |
1,342 |
57 ( 1988 年) |
阿尔及利亚 |
1914 |
1,107 |
35 |
挪 威 |
1971 |
1,044 |
53 ( 1988 年) |
非洲,自 1956 年石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以后,原油产量扶摇直上,接近世界总产量的 8%,出口量亦大,仅次于西亚地区,居世界第二位。
被开采出来的原油,只有经过加工和再加工之后,才能分离出种类繁多的石油产品(简称油品)、满足国计民生和现代战略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40 多年来,由于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以及军事部门对石油产品需要的急剧增长,原油加工工业的发展也随之突飞猛进。1950 年全世界原油加工总能力只有 5.7 亿吨多,1960 年就增至 11.8 亿吨多,1970 年迅速增加到
24.9 亿吨,到 1978 年,世界原油加工能力跃及 37.6 亿吨,1978 年差不多是
1970 年的 1.5 倍,1960 年的 3.2 倍和 1950 年的 6.5 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的原油加工业具有以下 3 个显著特点:
第一,世界原油加工业的地区分布具不平衡性。目前,世界石油加工业的地区分布高度集中在以美国为主的北美、前苏联为主的东欧、西欧和日本等 4 个地区与国家,它们分别占世界总炼油能力的 23.6%、20.3%、19.3% 和 6.6%,合计约占世界的 70%;其次是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西亚和非洲, 分别占世界的 5.5%、3.5%左右。这种不平衡的分布状况,同以往相比,虽有所改进,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反映了工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原油的掠夺与被掠夺的剥削关系。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局面,发展中国家的石油生产国,诸如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委内瑞拉、巴林、卡塔尔、科威特与利比亚等,近些年来,已先后全部或大部分实现了原油加工工业的国有化, 走上了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原油加工业的道路,加工能力亦不断扩大,不少国家已跃居世界主要炼油国行列,例如沙特阿拉伯。这清楚地表明,世界原油加工工业地理分布的不合理状况最终必将因发展中国家的蓬勃发展而逐步地得以改变。
目前,世界各国的炼油能力与产量情况的关系,大致分为 3 种类型,即石油大消费的发达国家加工能力大于产量,发展中国家是产量大于加工能力,前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则两者基本平衡。世界原油加工业的分布,若以国家来划分,加工能力在 1 亿吨以上的共有美国、前苏联、日本、德国、
法国、意大利、英国、中国和加拿大等 9 个国家。至于加工能力在 3,000 万吨以上的,那就更多,约为 22 个国家。(详见表 6-6)
世界各地区、国家石油加工能力一览表
地区或国家 |
加工能力(百万吨 |
占世界的比例(%) |
---|---|---|
西 欧 |
1,001.06 |
26.6 |
美 国 |
857.50 |
22.7 |
前 苏 联 |
523.90 |
13.9 |
拉 美 地 区 |
399.90 |
10.6 |
日 本 |
273.95 |
7.3 |
西 亚(包括埃及) |
190.73 |
5.1 |
加 拿 大 |
111.25 |
2.9 |
东南亚地区 |
101.26 |
2.7 |
东 欧 地 区 |
89.45 |
2.4 |
非 洲 |
69.03 |
1.8 |
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 |
41.41 |
1.1 |
南 亚 地 区 |
40.25 |
1.1 |
大洋洲(澳、新) |
39.10 |
1.0 |
其 他 |
29.00 |
0.8 |
合 计 |
3,767.74 |
100.00 |
注:表列数据系 1978 年之数。
第二,原油产地与石油加工地严重脱离。目前世界石油加工能力的 70% 左右集中在石油主要消费地区与国家,即西欧、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地区, 而这些国家所需的石油中有 50%或更多乃至全部,需要从国外原油产区输
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初期,世界原油加工能力近于 60%分布在美国,其次按次分布于拉美地区、西亚地区、前苏联、西欧和加拿大,那时原油产地也具备有较大的原油加工能力。50 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原油加工工业布局由原油产地迅速地向原油与油品消费地区集中,从而导致了原油加工工业的地区分布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 60 年代以来,由于西欧、美国和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相继完成了以石油取代煤炭为主要能源的转变, 致使石油消费量急剧增加。随着原油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石油化学工业的飞速崛起,大大地密切了石油与现代经济的联系,加上大型超级油轮的出现, 远距离海上运输的费用已远比往昔低廉,因此,在石油及油品消费地区加工原油比在原油产地设厂加工更加有利可图。在资本主义利润法则作用下,加之亚非拉广大产油国家石油国有化斗争的迅猛发展,西方垄断资本集团就在西欧、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世界最大的几个原油与油品消费国家及地区竞相建立起炼油企业,从而造成这些地区的原油加工能力急剧膨胀。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石油加工工业高度集中在原油与油品消费地区与国家的根本原因。
第三,原油加工企业——炼油厂规模趋向大型化,但目前仍然以中小型为主。据统计,目前世界原油年加工能力在 2,000 万吨以上的大型炼油厂有
10 多个,以平均规模言,普遍有所扩大。从地区分布看,亚洲、拉丁美洲、非洲地区的规模又普遍大于北美和西欧。例如,1978 年维尔京群岛 3,640 万吨,安的列斯群岛是 2,025 万吨,伊朗亦有 925 万吨,而美国仅是 301 万吨,
日本是 608 万吨,法国也只是 754 万吨。
大型炼油厂虽然具有劳动生产率高,单位产量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受到原料、消费和运输等诸条件的制约要比中小型炼油厂深广得多。因此,原油加工工业的发展,在建厂规模上大都仍然以中小型为主,而且较多地采用对老厂的改建与扩建方式。因为,这种做法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不停产和人力省等优点。如日本,1970~1975 年,炼油能力增加数的近 70%, 即是采用这方法完成的;前苏联 1971~1975 年间新增炼油能力的 90%多也是通过此方法实现的。至于亚洲、拉丁美洲、非洲地区的广大产油国也是在建立新炼油厂的同时,重视对老厂的改建与扩建,象伊朗的阿巴丹炼油厂,1975 年的年加工能力是 2,300 万吨,扩建后的 1978 年即增至 3,000 万吨以上。
第四,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和加氢等二次加工技术的积极采用与发展。从中间馏分油中提取大量优质轻油与原料油的技术应用既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从原油中提取更多轻、重油品,又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油的二次加工能力发展甚快,截止1978 年初,已达 20 亿吨左右,相当于一次加工能力的 53%左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世界原油加工工业发展迅速,但近些年来,加工能力过剩的状况已相当严重。众所周知,原油加工与原油生产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般情况下,前者往往受后者的制约,即原油加工能力的增长基本上要与原油产量的增长趋向平衡,或略大于原油产量。全世界在1950~1973 年这期间,前 10 年年加工能力超过原油产量数还不到一亿吨, 而后 13 年的差额则增至 2.6 亿吨上下,但大体上还是适应的。尔后,情况则发生明显变化,原油年加工量与年产量间的逆差骤然增大,例如 1980 年,世界炼油能力达到 40 多亿吨,而产量仅有近 30 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