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世界经济特区的地理分布

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到目前依然保持着继续增长的势头,现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欧洲都有 100 个以上的经济特区,只有大洋洲至今仍较落后。在发达国家中,如美国拥有许多经济特区和分区;在发展中国家中,如毛里求斯在指定的 23 个地区设立了 88 个出口加工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如中国开设了 5 个经济特区、14 个港口城市、三个开放地带。现将经济特区在各大洲分布特点概述如下。

欧洲经济特区。欧洲是世界经济特区的发源地,世界上第一个自由港、最早的自由贸易区和世界上第一个出口加工区都出现在欧洲。据 80 年代中期

的统计,欧洲共设立了 97 个自由贸易区,在英国还有 7 个类似自由贸易区的企业区。欧洲经济特区的特点是:其一,历史悠久,以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为数最多。其二,设区国都是历史上工业发展较早的国家,特别是转口贸易发达的国家,这些特区一般都设在重要港口,航运通道或国际机场附近,以利开展转口贸易。其三,近些年来,工业国家的自由贸易区除继续经营仓库及简单加工转口业务外,开始参照出口加工区的做法,吸引外资到区内建立装配工业和制造业。因此,欧洲的自由贸易区普遍吸收外资,兼营加工工业, 且规模越来越大,从而也反映了工业国的自由贸易区有加强发展区内加工业的共同趋向。

北美洲的经济特区。北美洲共 130 多个经济特区,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

美国,且以对外贸易区为主,加拿大有 3 个出口商品工业加工村。美国为了

鼓励寄售和出口贸易,早在 1934 年,美国国会便通过了对外贸易区法案,1936 年在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建立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对外贸易区。美国的对外贸易区虽然有 50 多年的历史,但大部分贸易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设

的,目前成立的贸易区已遍布美国的 30 个洲,几乎布及美国所有的港口城市。此外,在太平洋的关岛上设立了自由港。因此,美国是世界上经济特区最多的国家。美国对外贸易区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大部分建在大西洋沿岸地区和与拉美市场较近的墨西哥湾地区,其外销货物以拉美为主要市场,商品以量轻价高的产品占大宗。其二,外国商品运到对外贸易区,除按规定享受免税待遇外,许多货物可以不受进口配额限制,如配额已用完,可存入区内仓库。其三,美国的对外贸易区有以出口为主的,有以制造为主的,也有的转口与制造兼营。自美国当局 1980 年颁布了在对外贸易区加工制造的产品其增值部分无须纳税的规定以后,区内装配、加工制造业发展迅速,外资企业利用美国对外贸易区作为加工场所的活动也日益增加。此外,美国对外贸易区内的制成品既有外销,也有内销,近年来三分之二输入美国市场,三分之一输往国外,这与世界各国、各地区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的货物大部分输往国外的情况不同,而且美国外贸区实际承担转运的任务,远东、西欧和东欧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利用美国外贸区作为向拉美出口的转运站,因为这些国家或地区直航拉美的港口的船只很少,而且路途远、时间长,而美国直驶拉美港口的船只多,利用美国对外贸易区转运,不但运费较低,而且交货更快。

亚洲的经济特区。亚洲是世界上开辟自由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较早的地区,早在 19 世纪,香港、新加坡已成为世界闻名的自由贸易区。自本世纪

60 年代中期开始,亚洲各国和地区纷纷设立出口加工区,其蓬勃发展之势至

今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菲律宾、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我国台湾省等共建有出口加工区 40 多个, 占全世界出口加工区现有总数的一半以上。亚洲出口加工区的特点是:其一, 建立较早,数量最多,发展迅速,且最为完善,现在全世界的出口加工区中, 以马来西亚、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出口加工区发展最完善,许多关于出口加工区的概念,都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加工区活动为标准。其二,亚洲出口加工区中的就业人数,也是世界各地出口加工区就业人数最多的地区。在世界出口加工区就业总人数中,马来西亚、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出口加工区提供的就业人数就占 54%,而且这 3 个国家和地区都是以雇佣当地劳动力为主。其三,在亚洲的出口加工区中引进的主要是电子工业,主要投资者是日本,其次是西欧和美国,而其产品的销售市场主要是发达国家,其中美国占第一位,日本居第二位,欧洲排行第三。其四,目前亚洲的出口加工区引进工业的类型正在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随着就业率的增加和工业基础的稳固,台湾、新加坡、香港的出口加工区正开始有意识地限制引进劳动密集型工业,而鼓励引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工业。

非洲和中东地区的经济特区。非洲和中东共有近 50 个经济特区,多数设在地中海、红海、波斯湾、几内亚湾和东非沿海港口上,其中以埃及的塞得港自由贸易区和亚历山大港自由工业区较为重要。非洲和中东经济特区的特点是:其一,起步较晚,历史较短。除少数几个自由港外,非洲绝大部分的出口加工区是在 70 年代以后设立的,1971 年设立的毛里求斯出口加工区是非

洲的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埃及的 4 个自由工业区是在 1976 年以后发展起来的。许多自由贸易区正处于筹建阶段,国外某些经济学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类经济特区发展的特征,就是从欧亚扩展到了非洲。其二,该地区出口加工区吸引外资的条件特别优厚,一是免税期长,毛里求斯规定出口加工区企业可享受 10~20 年的豁免公司税,埃及自由工业区更为慷慨,投资加工区内的企业可无限期地免交关税和所得税;二是开放部分国内市场,如在埃及自由工业区内,加工商品增值在 40%以上,允许在埃及市场销售,并减免一半关税,塞内加尔达喀尔出口加工区生产的产品如与当地工业不发生竞争,可进入当地市场。其三,非洲和中东的出口加工区发展潜力很大,因为这里的许多出口加工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接近欧亚大陆,与欧洲市场很近, 劳动力成本较低,又有苏伊士运河这条重要的国际航道,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加上各类特区都进行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其发展有较大的潜力。非洲和中东的经济特区经营形式多样,有专营出口加工的,有发展转口贸易的,有工商并举、综合经营的。

拉丁美洲的经济特区。据西方国家 80 年代发表的统计资料,拉丁美洲共

有 90 多个经济特区,遍布拉美大部分国家,其中自由贸易区约 70 个,出口

加工区有 20 多个。由于拉美国家的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近年业务发展很快,当地政府都计划扩建旧区或增设新区。当前,拉丁美洲的经济特区具有以下的特点:其一,随着世界自由贸易的扩大和发展,许多拉丁美洲经济特区正在逐渐由面向商业,发展到工、农、商、旅游并重,在区内从事加工、装配、制造、旅游等业务。其二,拉丁美洲的经济特区与美国的关系密切, 拉丁美洲的经济特区一般均以向美国转口或加工后向美国出口为主要业务, 美国既是其最重要的投资者,又是特区工业产品的主要市场。特别是 1983

年美国国会通过“加勒比海地区倡议”,批准在今后 12 年内美国对来自中美

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大约 4,000 多项出口商品实行免税,同意该地区每年向

美国市场出口 10 亿美元的商品,美国的这个计划不仅促进了其与中美洲、加勒比地区的贸易往来及美国厂商在该地区的投资,而且也大大促进了拉丁美洲的经济特区的发展。目前,在此区域的外资以美资占多数。但近年来,西欧、日本,甚至一些亚洲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也纷纷到加勒比海地区投资,对拉美的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的利用正在显著加强,以期望通过该地区向美国转口。但是,拉美的经济特区发展很不平衡,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经济特区业务较为活跃,尤其是巴拿马的科隆自由贸易区,它位于重要国际航道巴拿马运河的咽喉,又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连接点,因此转口地位十分重要。而南美一些国家的出口加工区或自由贸易区发展迟缓,甚至停滞不前。另外,近几年来拉美地区的经济特区正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 由于该地区的加工区和自由区的活动严重依赖于海外市场,因此区内的生产、就业、出口和金融等极易受世界性经济衰退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拉美国家的政治环境不安定,使外商趑趄不前,严重影响了拉美经济特区的正常发展。象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的自由区,因国内动乱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然而, 不管怎样,经济特区对拉美地区的对外开放依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它对该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会起积极作用。可以预料,拉美的经济特区今后还将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加勒比海地区的各类自由贸易区,在今后的若干年中将充分利用美国的“加勒比海地区倡议”给它们提供的优惠条件, 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