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西亚

西亚地处亚洲西南部,指东起阿富汗、西迄土耳其的亚洲西部地区,又称西南亚。它包括分布在伊朗高原上的阿富汗、伊朗;阿拉伯高原和高原以北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卡塔尔;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土耳其;波斯湾内的巴林;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等 18 个国家和地区。总面积为 718 万平方公里。国际上使用很广的“中东”这个名词,其范围没有明确的界线,通常指以西亚为主的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地区,包括西亚国家(除阿富汗)和地区以及北非的埃及。波斯湾简称海湾,海湾国家即指波斯湾沿岸的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家。

西亚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连接地带,南、西、北三面分别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故常有“三洲五海”之地的说法,自古以来就是国际交通要道。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横贯西亚,将中国与欧洲连接起来一条商业通道。现在西亚有公路、铁路和国际航空线连接三大洲,还控制着海上交通的要道。西亚的苏伊士运河,于 1869 年凿通以后,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缩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西北路以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又总称为黑海海峡),是黑海沿岸国家通往地中海的门户。南部的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是石油运输的重要航路。所以,西亚是联系三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这也正是帝国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在西亚展开激烈争夺的主要原因。

西亚周围虽然有 5 个海,但大部分地区处在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带内,又大都是被高山围绕着的高原,海洋上来的湿润气流难以深入内陆,所以西亚广大地区气候干燥炎热,夏季酷热,很多地方日平均温度可达 40℃左右,而冬季大部分地区又寒冷,还有霜雪。西亚内陆深处还分布有大片沙漠。西部地中海与黑海沿岸地区属地中海型气候,冬季降水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500~1,000 毫米。所以西亚的农业耕地都分布在沿海平原、河流两岸和能够利用高山雪水与地下水灌溉的小片绿洲上。山坡地和一些绿洲上草原分布很广,这里盛行牧业。

西亚是人类古文明的摇篮之一,又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及袄教等世界性宗教的发源地。这里的居民大多信伊斯兰教。除黎巴嫩、以色列和塞浦路斯分别以天主教、犹太教和东正教为主,巴勒斯坦地区有犹太教的分布外,西亚其他所有国家均奉伊斯兰教为国教,穆斯林一般均占其总人口的98%以上,伊斯兰教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目前, 西亚全区人口大约 1.59 亿,其民族构成相当复杂。这里是世界上阿拉伯人主要聚居的地区,所以把阿拉伯人占人口多数的国家亦称为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集中分布于南部和中部各国与地区。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分别以普什图人、波斯人、土耳其人为主。塞浦路斯包括希腊和土耳其两大民族,前者人数占大部分。此外,以色列以犹太人占多数。

西亚的人口密度平均为每平方公里 22 人,显著低于南亚和东南亚。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区内各地人口分布差异极大。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 3~4 人,而巴林、黎巴嫩等国却要比这一数字超过近百倍。一般说来,地中海沿岸较为温和湿润,经济开发条件好,

是西亚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遍布各地的绿洲及沿河谷地居民也比较稠密, 而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的内地人口却很稀少,甚至有的没有常住居民。

在古代,西亚是世界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之一。当地人民在文学、数学、天文、历法、医学等许多方面都对人类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大约从公元前 3,000 年前后开始,区内先后出现了一批奴隶制或封建制国家,其中有一些国家几乎囊括了全区大部分版图,并对世界历史产生过巨大影响,如亚述、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马其顿王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因传统封建制度的长期存在,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加上频繁的战争和外族入侵,西亚自纪元以来社会进程发展十分缓慢,不少国家人口在 1,000~ 2,000 年的漫长时间内,竟然没有增长,全区人口总数占亚洲人口比重由公元前 3,000 年的 28%,陡降到近几个世纪的不足 7%。

自 16 世纪起,欧洲殖民主义者开始了对东方的侵略扩张,处于重要地理位置的西亚便成了英、法、俄、德等国竞相争夺的目标。苏伊士运河建成后, 英、法在西亚陆续霸占了大片殖民地,土耳其和伊朗则沦为半殖民地。1919 年和 1921 年,阿富汗和伊拉克首先独立,其他各殖民地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也相继独立。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仍力图控制地理位置重要及石油资源丰富的西亚,它们的渗透和争夺,使得西亚的局势长期动荡,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对整个国际形势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于外国资本的掠夺和长期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西亚经济一直发展缓慢,大多数国家均以农、牧业为基本经济部门。自50 年代以来,波斯湾地区石油产量激增,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地区。与此同时,西亚各国反对新、老殖民主义、霸权主义以及国际垄断资本的斗争不断深入,大大促进了整个经济的发展,从 60 年代初到 80 年代,

西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 5.5 倍,达到 2,150 美元(不包括伊朗),速度之快在世界各大地理区域中居首位,总的水平显著超过其他发展中地区。西亚经济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主要是单纯依赖于石油业。然而,就其整个经济结构来说很不协调。按经济特点,可把西亚各国区分为两种类型:即石油输出国和非石油输出国。前者包括 8 个波斯湾国家,人口虽仅占西亚总人口的 43%,却提供了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按人均计算则高于非石油输出国的 1.6 倍。其中科威特、卡塔尔和阿联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均高达

15,000 美元以上,超过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这 8 个国家均以石油为经济命脉,石油业在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介于 36%(伊朗)和 70%(科威特) 之间,在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更高达 90~100%。而且建筑业、运输业、制造业和商业等其他经济部门在很大程度上也都以石油为其发展基础。就一个大地理区而言,整个国民经济如此依赖于一种初级产品,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仅有的。实践证明,过份依赖石油是不符合这些国家长远利益的,一旦油藏枯竭,或者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所谓“石油繁荣”社会就会象沙漠上的海市蜃楼一样消失掉。西亚各非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多以农、牧业和制造业为主,采矿业均比较薄弱,但许多国家因其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 在运输、加工和提供劳务上均颇得石油之利。

西亚石油作为一种资源,特别是作为工业生产的能源和原料,进行大规模开采的时间不长。西亚近代的石油业发端于 1891 年,这一年英国的石油公

司在伊朗钻了第一口油井。而真正揭开这个地区石油生产序幕的是 1908 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在波斯(伊朗)马杰德—苏莱曼找到了商业性油贮,喷出了工

业性油流,为伊朗石油生产之开始。1927 年伊朗打成了日产 9 万桶的油井后, 波斯湾石油开始供应世界。此后 30 多年内,英国凭借它的殖民势力,在西亚

石油业中一直占据垄断地位。美国石油公司自 1927 年起向西亚渗透,但由于英国的阻挠,进展不大。到 1940 年,巴林(1932 年)、科威特(1938 年)、卡塔尔(1940 年)等国的油田相继发现,西亚已有 5 个国家开采石油,年产约 1,600 万吨,占当时世界石油产量的 4%。总的说来,西亚石油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发展不快,在世界上的地位并不突出,只是一个地区性的石油供应点。其原因在于当时各主要工业国均以煤炭为基本能源,石油消费量不大,而且这里又远离世界主要工业地带,运输费用太高,这些都限制了波斯湾地区石油业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上述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在能源和化工原料两大领域内,石油都迅速取代煤炭。50 年代以后,西方能源逐步转向液体化,石油化学工业迅速发展,工业与军事的现代化等对石油需求量大大增加,其消费量急剧上升,大大刺激了波斯湾石油业的发展。此外,大型和巨型油轮的相继出现,显著降低了海上石油运费,也对波斯湾石油资源的开发起了促进作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西方垄断集团纷纷涌向西亚,对这一地区的石油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式开采,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具有世界意义的大油田陆续得到开发,于是西亚石油产量逐年跃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头 15 年里,年平均递增 1,500 余万吨,

到 1960 年原油产量即达到 2.8 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26%;以后 15 年里的

递增数更达到 5,400 万吨,进入 70 年代已占世界总产量三分之一以上。据统计 1961~1973 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10~12%,超过同期世界年增长率。西亚的石油生产于 1953 年超过拉丁美洲,1965 年又超过美国,产量跃升到 4.18 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28.3%,从而成为世界最大的产油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几乎独霸了整个西亚的石油业。战后,美国倚仗其实力,逐渐排挤了英国,成为西亚石油的最大掠夺者。到 1952 年,美国资本控制西亚石油的比重已从战前的 14%增加到 63%,同期英国则由 80% 下降到 30%,此后即长期维持在这一比率上。目前在 8 家控制西亚石油资源的最大石油垄断公司中,美国占了 5 家,即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现名埃克森石油公司)、纽约美孚石油公司(现名莫比尔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得克萨斯石油公司和海湾石油公司,它们主要属于美国大垄断资本集团洛克菲勒财团。其余 3 家分别是英、荷壳牌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和法国石油公司。50 年代后期起,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石油资本也不断渗透,但总的规模远不如美、英两国。几十年来,资本主义国家和国际垄断资本在西亚石油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中榨取了巨额的利润。西亚石油的生产成本远远低于世界其他产区,但在垄断集团的操纵下,资本主义各国的原油售价却都是大体相同的,这样,西亚石油就成了西方石油财团手中一棵巨大的“摇钱树”。1960~1973 年间,仅美国各石油公司从西亚石油投资中攫取的纯利润就高达 160 亿美元,平均每年获利 13 亿美元,其中 95%直接汇回美国。西亚石油给西方石油财团带来了万贯财富,而各产油国本身的经济却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工业基础都非常薄弱。此外,西方石油公司还在自己长期霸占的石油租让地中建立起一整套行政、司法和经济机构,形成一个个“国中之国”,更是严重侵犯了各产油国的主权。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收回经济效益,保护石油资源,西亚各产油国同石油垄断财团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1960 年 9 月,包括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油国联合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逐步冲破了西方石油公司长期垄断原油价格的特权,大幅度提高了石油税率,并进而基本实现了石油业的国有化。这样,便使得西亚各国的石油收入有了巨大的增长。因此,在西亚石油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贯彻着新、老殖民主义的掠夺和当地人民反掠夺的斗争,以及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集团之间的激烈竞争。

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和产量最大而又最为集中的地区,同时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地区和西方国家最大的能源基地。西亚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 500 亿吨,占世界的 54%,资源极为丰富,其中仅沙特阿拉伯一国就独占世界石油储量的 1/4,远远超过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虽然西亚大多数国家都有石油蕴藏,但全区石油总储量的 99%以上集中分布在 3 个高原之间的山麓丘陵、平原和波斯湾海底的约 100 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般所称的中东石油或西亚石油,实际上主要是指波斯湾地区的石油。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超过 40 亿吨的国家有 8 个,其中 5 个分布在波斯湾沿岸。由于这里储油丰富,按目前情况,可以开采的时间比世界其他采油区更长。

波斯湾沿岸油田所具有的地质、位置、自然环境等条件优越,有着得天独厚的开发条件:

其一,油田大。西亚以波斯湾为中心,从土耳其东南部一直延伸到阿曼, 这里石油储量虽大,油田却不多,大约只有 140 个,但平均每个油田的现有

储量竟高达 3.5 亿吨以上,超过亚、非、拉其他产油国单个油田储量几十倍,

更是美国的 1,560 倍。据统计,波斯湾地区储量在 6,800 万吨(5 亿桶)以上的大型油田合计提供了全区石油总储量的 95%。该比重在拉美只有 60%, 非洲为 50%,北美洲和东南亚只有 40%。目前,全世界储量超过 6.8 亿吨(50 亿桶)的特大型油田计有 21 个,波斯湾地区就占了 14 个,其中科威特的布尔甘油田和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累计储量(即历年产量加现有储量)分别达到 95 亿吨和 85 亿吨,而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为世界最大的油田, 目前年产量高达 2.8 亿吨,独占全区石油产量的 30%;十几个年产能力在3,000~7,000 万吨的大油田合计产量也占到全区石油产量的 40%。此外,在波斯湾中还分布有一批大型的海底油田,自 50 年代初开始开发以来,产量上

升很快,自 1971 年超过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后,波斯湾就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石油产区,约为西亚石油总产量的六分之一,占世界海洋石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正是由于西亚油田的大型化、高效率、低成本,为长期稳定地开发本地区的石油资源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其二,地质情况良好。波斯湾的储油地质构造具有分布集中、规模巨大、平缓简单的特点。伴生的天然气数量极大,因而油井的自喷率高达 83%(其中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卡塔尔为 100%,伊拉克为 99%,伊朗为 91%,而美国则仅为 6%),且能长期地保持旺盛的喷油能力。而且,本地区油井单产极高,波斯湾地区只有不到 3,700 口油井,而每口油井的平均年产量却高

达 25 万吨,超过非洲 3 倍,超过拉美和前苏联 30 倍,更是美国的 400 多倍。其三,油田离海近,运输方便。除伊拉克北部几个油田外,该地区油田

都分布在海岸附近或海上,距海岸最远不超过 100 公里,因此油管运输距离短,原油外运极为方便。一条条巨型油轮自各大油港起航,经过波斯湾的出口处——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世界各地。

如此优越的开采条件,使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开采业取得了其他地区无法

比拟的经济效益。这里每形成日产 1 吨石油生产能力所需要的投资及每生产

1 吨石油所花费的成本,都是世界上最低的,大约只有非洲和拉美主要产油国的 10%~20%,相当于美国的三十分之一。世界产油最多的国家前苏联,70 年代初从中东进口 1 吨石油价格,比它在国内东部边远地区开采 1 吨石油的

成本低 20 美元。由于这个原因,中东石油的开发对很多国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西亚的石油产量很大,商品率更大。近些年来,该地区年产量一直在 8~ 10 亿吨左右,占世界总产量的 30%,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地区。其中,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等国都是年产过亿吨的大产油国。1979 年,西亚生产石油 10.7 亿吨,这是它历史上产量最高的一年,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34%。此后,由于世界石油消费量减少等原因,西亚石油产量有所下降, 但目前该地区的石油产量依然占到世界石油产量的 30%。西亚石油产量虽大,但本地区仅消费了其中的 6%,其余均提供出口,在世界石油市场上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这里大约提供了世界石油贸易量的半数以上。70 年代后期,世界 10 大石油输出国中,海湾国家占了 5 个,从而对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能源供应起着决定性作用。1908~1980 年,从这里滚滚流出的 160 多亿吨石油,对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西亚石油面向许多国家和地区,但主要输向西欧、日本和美国,70 年代中期约占其出口量的 70%。占日本石油需要量的 90%、西欧石油需要量的 70%、美国石油需求的 40%, 因此,西亚石油对西方国家来说是生命攸关的。近年来,虽然由于西亚局势不稳定,以及各国采取能源多元化进口等原因,使西亚石油对西方国家的输出量减少,但至今它仍分别提供了日本、西欧和大洋洲每年进口石油的 70

%、60%和 55%左右,美国尽管距离遥远,目前进口石油中还有 30%来自西亚。估计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很难改变西方对西亚石油的依赖状况。

西亚地区的石油开采业规模虽大,但长期来石油加工工业十分薄弱。为了改变单纯出口原油的状况,海湾国家正大力加强炼油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伊朗先后建起了阿巴丹、哈尔克岛、设拉子和马斯杰德—苏莱曼等石油化工基地,合计年炼油能力为 5,325 万吨;科威特在 1976 年已形成了 3,420 万吨的石油加工能力;沙特阿拉伯的腊斯塔努腊炼油厂是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厂之一,此后又在利雅得、伯里、朱拜勒、延布等地先后建立起了一批炼油厂,其加工能力接近 1 亿吨。伊拉克的巴格达、劳扎塔因,卡塔尔的多哈, 巴林的麦纳麦等都建起了炼油厂。然而,西亚各国建立起来的炼油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的生产能力与西亚原油生产能力相比,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直到 1981 年底,全区炼油能力合计亦只有 1.65 亿吨,仅占世界石油加工能力总和的 4%,占本区原油产量的六分之一,而且其中有三分之一炼油业分布在非石油输出国。目前波斯湾各产油国都在大力发展炼油和石油化学工业,到 1987 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国的炼油能力都扩大了数倍乃至数十倍,已能把本国原油的 20~25%左右在国内提炼后再出口。在石化工业中,化肥生产在海湾占有重要地位,科威特、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化肥产量共达 300 余万吨,大部分供出口。目前,海湾国家正逐步变单纯的原油出口国为原油与石油制品混合出口国,这是该地区工业化开始深化的重要标志。今后西亚不仅在世界原油市场上,也将在世界石油产品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对世界性的石油化学工业逐步向原料地转移, 也将产生巨大影响。

由于西亚的石油商品率高及原来的经济基础差,其对外贸易的特点表现为:一方面,西亚地区的石油输出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大,且增长速度快。70 年代后期,海湾国家的出口人均额居世界首位。80 年代海湾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分别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 9.2%和 3.91%,是世界 3 大贸易区之一,而且其外贸的增长速度很快,由于原油及石油制品的提价,70~80 年代,海湾 8

国仅出口石油收入就增加了 12 倍,同期进口也从 90 亿美元左右增至 800 亿

美元以上,增长了 8 倍,增长速度之快,在世界上是相当突出的。另一方面, 西亚石油输出国在对外贸易中,享有着巨大的外贸顺差。在对外贸易中,海湾 8 国不仅对商品需求量大、品种多,而且具有商人多、关税低、转口贸易活跃等特点。目前,西方国家是海湾国家石油出口的主要对象,同时西方国家也基本控制了他们的进口贸易。海湾 8 国的各种机械和运输设备、机电产品和各种高档制成品的进口,基本上由西欧、美、日、加等所控制;各种农副产品及其制成品进口,则以新西兰、澳大利亚、美、法等国为主,日用消费品、小五金、电器产品、轻纺产品及土畜等产品的进口,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80 年代第三世界国家对海湾 8 国出口金额达 210 亿美元以上,占其进口额的 26.3%,这说明第三世界国家对海湾 8 国的贸易已开始占有一定的比例。我国对海湾 8 国的贸易,近些年来发展很快,但占其进口额比重还不大, 以其进口商品构成及劳务需求等方面来看,这里将是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

西亚海湾 8 国出口商品构成很简单,几乎只有石油,主要是面向西方工业国家,出口运输的主要方式是海运,其出口途径主要是经由该区的海域, 它们是波斯湾、阿曼湾和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湾,又称阿拉伯湾。在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是印度洋的一个边缘海。西北、东南延伸,自西北阿拉伯河口起,至东南霍尔木兹海峡, 长 970 公里,宽一般为 250 公里,最大宽度 338 公里,面积 24 万平方公里,

水深一般不到 100 米,少数海域超过 120 米。湾内水温高、盐度大、岛屿众多,大多为珊瑚岛。海底和沿岸富藏石油,自古以来一直为海上交通要道。阿曼湾。位于阿拉伯海北部,在阿拉伯半岛东端和伊朗高原之间。以阿

曼的哈得角至伊朗、巴基斯坦边界的瓜塔尔湾一线为东界,宽约 350 公里,

长约 500 公里,水深自西北向东南递增,最深处达 3,398 米,西北经霍尔木斯海峡通波斯湾,是世界重要的海上通道。

霍尔木兹海峡。它是波斯湾和阿曼湾连接的“人”字形海峡。在阿曼半岛与伊朗之间,东西长 150 公里,南北宽 55~95 公里,水深 71~219 米。为波斯湾海上出入门户和古代欧、亚间“香料之路”重要贸易通道之一,现为“石油宝库”的输油海峡,每年通过海峡的油轮在 2 万艘以上。

海湾地区石油出口除海运方式以外,另一种方式就是通过管道。如伊拉克从 1934 年起,沙特阿拉伯从 1948 年起曾陆续铺设了几条通达地中海岸的输油管,它们分别以叙利亚的巴尼亚斯、黎巴嫩的的黎波里和西顿为终点港, 可把向西欧的运输距离缩短三分之一以上;1966 年这些管道共输油 6,940 万吨,占当年波斯湾地区原油总出口量的七分之一。但此后十几年中,因战争及其他政治、经济因素影响,这几条管道时开时闭,营运极不正常。如从沙特阿拉伯油田中心通达西顿的管道设计能力为年输油 2,450 万吨, 1980 年实际输油仅 350 万吨。此外,伊拉克在 1937~1977 年间建成一条以土耳其的杜尔托尔港为终点的新管道,全长 1,000 公里,年输油能力达 3,500 万吨,

几年来营运比较正常。

由于从陆上管道西运石油的规模不大,直接由海路经霍尔木兹海峡运出的数量近年来一直占波斯湾地区石油总出口量的 90%~95%,目前平均每天有 400 万吨石油经此输出,每隔几分钟就有一艘超级油轮通过霍尔木兹海峡,把石油运往东方的日本、大洋洲和东南亚;输向西方的欧洲、美国和拉丁美洲。该海峡因此被认为是世界石油供应的“生死攸关的颈静脉”,成为闻名世界的“石油海峡”。然而霍尔木兹海峡虽然宽达 55 公里以上,但是其

很大部分水浅多礁,目前仅在南侧阿曼领海内辟有两条各宽 2 海里、间隔 2 海里的航道,以巨型油轮的体型及其航行的繁忙程度来衡量,这条石油大动脉确是非常狭窄的,很容易因人为的或意外的事故而堵塞,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对世界石油供应将会产生严重影响。为了减少石油运输对于霍尔木兹海峡的依赖,以确保安全供油,近些年来几个波斯湾产油国正在兴建或筹建横越阿拉伯半岛通过红海的大型输油管道,其中沙特阿拉伯油田区通往延布港的第一条管道,长约 1,200 公里,已于 1981 年建成,它的年输油能力为 9,250 万吨,以后还要进一步增建、扩建。由此西亚石油运输地理从此将发生重大变化。

波斯湾现有大小石油输出港 20 多个,其中沙特阿拉伯的腊斯努拉和伊朗的哈尔克岛即占总装油能力的一半,它们在世界各大油港中分居第一、二位, 其他大油港还有科威特的米纳艾哈迈迪和伊拉克的霍尔厄尔阿马亚,就其规模而论,都居世界前列。

出波斯湾的石油货流是世界石油移动的主流,从波斯湾流出的石油,在60 年代初期已首屈一指,约占世界石油货流总量的 40%以上。那时西向油流主要穿行苏伊士运河,经地中海,抵西欧、北美。1967 年后因运河关闭,遂全部绕道非洲好望角北上西欧,西去北美。1975 年运河重开,因受通航能力的限制,基本保持运河关闭时期的流向流量特点。东向油流,经马六甲海峡, 大部北上日本。源自波斯湾的石油移动,由于流量逐年扩大,至 1973 年竟集中了世界石油货流总量的 60%,其规模之大,流程之运,堪称世界之最。活跃在东西两向的庞大船队,不间断地远涉重洋,往返穿梭,乃为当代海上奇观。这一地理现象对于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西亚的海湾地区,由于气候炎热,沙多水少,地广人稀,加上政治和社会等因素,在石油开发以前,经济很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经济发展状况基本可以分为三类:沿海地区的居民以捕鱼、采珍珠为主;内陆以畜牧业为主; 两河流域及井旁是绿洲灌溉农业。此外,还有部分人从事航海和经商。石油生产在海湾国家兴起以后,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它们经济起飞的跳板,给它们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不同的色彩。

首先,石油生产成为海湾国家的基本经济部门,石油生产占海湾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50%以上,占各国财政收入的 90%,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就更大了。70~80 年代间,海湾国家石油收入从 138 亿美元增加到 1,872 亿

美元,增长了 12 倍以上。石油王国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90%左右,70~80 年代石油产量增加了 2.5 倍,同期石油收入从 12 亿美元增至 1,050 亿美元,增长了 86 倍。又以其出口贸易为例,1976 年原油、石油制成品和天然气等三种商品合计占出口总额的 99.3%,近年来有所下降,但还占 96%。海湾八国情况大致类同。巨额的石油收入使海湾国家有资金来发

展其他经济,并且变得富裕起来。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情况,80 年代前半期世界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 1.2 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全球有 10 个,其中海湾石油输出国占了三个。

其次,石油出口带来了巨额的对外贸易顺差,从 1973 年以后,整个石油

输出国地区大量的石油美元收入使其在外贸中处于巨额顺差的地位,仅 80

年代初期每年顺差就超过 1,000 亿美元。在世界市场上是一个外汇充裕、有发展潜力的现汇市场。

其三,海湾国家经济正向多样化、现代化转化,它们利用大量的石油外汇,大力发展民族经济,争取在石油资源枯竭之前,建成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工业方面,为石油生产与建筑业服务的工业在海湾诸国已初具规模。

其中,如能制造 1,420 毫米口径输油管的阿瓦士钢管厂,是世界同类型最先

进厂之一;巴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 7 个产油国合办的“阿拉伯造船修

船厂”已于 1977 年投产,不仅可以修船,还可以造超级油轮。此外,还有炼铝、压铝、建材、机械、水泥、炼钢等工业。海湾地区独特的海水淡化工程也随着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而大量兴建。如科威特所用的淡水 96%来自海水淡化,目前其每年海水淡化量约为 250 亿加仑;麦加每年需要 20 多亿加仑的淡水,也是海水淡化后用管道输送过来的。很多的旧城市以新兴工业城市的面貌出现于世界,如德黑兰、大不里士、延布、巴格达等。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20 多年前还只是一个“沙漠的村庄”,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现代设施和百万人口的城市。但本区还有不少工业部门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的状况,如纺织业,运输设备制造等。

在建筑业方面,它是 70 年代以来海湾国家最兴旺的部门。海湾国家资金比较充裕,但几乎所有构成生产力的要素都缺乏,为解决物质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不足,这些国家花了巨额投资。这里每年的招标工程达数百亿美元,招来的外籍工人达 300~500 万。如沙特阿拉伯在 1975~1980 年第二个发展计划期间,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花了投资总额的 50%,经过 10 年的建设, 使面貌大为改观。这些国家建成了大批港口、码头、公路、机场、住房、旅馆、学校、医院、厂房、仓库、办公楼、军事基地、清真寺等。以近年投入运转的码头泊位为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有 133 个,沙特阿拉伯有 106 个,

科威特有 15 个。设备先进的油港纷纷建成,这对改善进出口贸易及该地区经济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银行业方面,海湾国家银行业的兴起,引起了世界的重视。这些国家大量的石油外汇盈余,10 年前还是大量存放在外国银行,主要是美国银行。西方国家声称“阿拉伯人有石油,而我们却控制了世界金融”。海湾国家为了摆脱对西方国家金融业的依赖,开始自己兴办银行业,由自己自由支配存款,改变了过去的被动局面,科威特首先带头,把石油收入的 50%存入自己银行,其他几个国家也纷纷仿效。它们还积极利用这笔资金向外投资,如科威特有 500~700 亿美元在国外投资,每年获利约 60 亿美元;沙特阿拉伯在国外投资高达 1,000 亿美元左右;巴林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自己的力量招来外资,办起近百家银行,迅速地成长为取代贝鲁特的中东最大的金融中心。目前,阿拉伯国家在国外投资已超过 3,500 亿美元,比美洲银行、城市服务公司、大通曼哈顿银行,摩根集团和哈诺瓦托拉斯资金的总和还多, 相当于整个南美洲的国民生产总值。这样巨额的资金投放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对国际金融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海湾国家银行业的兴起,

不仅迅速成为这地区各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而且使它们在国际经济及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变得日益重要。

农业与其他部门,为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波斯湾石油输出国把工业和农业列为重点发展部门。在找到水源的地方,兴修水利工程,把农业生产布局搞得更合理些。沙特阿拉伯在南部利用季节河流修起了阿卜哈水坝与季赞水坝,扩大了数千公顷的灌溉耕地;在东部的哈萨地区,打深机井引地下水灌溉工程,扩大耕地面积 1.2 万公顷;在加瓦尔油田南端的沙漠地带,打机井保证人畜饮用水的供应,建立常年的畜牧业基地,现在该基地每年可以向城市提供数以十万头计的肉用羊。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巴林等都在沙漠中植树造林,种花植草,改变气候,还积极发展果树、蔬菜的生产, 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但是这个地区的粮食及农副产品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其落后的农业生产状况所限制基本不能自给,主要从欧美进口。

西亚目前对教育事业也较重视,拨出了大笔经费发展各类学校,80 年代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等国的各类学校及在校学生人数均比 70 年代增长了数倍以至数百倍,正在为实现生产管理人员本国化作出较大的努力。

海湾国家的各个经济部门都以石油为发展的基础。他们也知道这样是不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这些国家希望在石油枯竭之前实现现代化,然而要达到这个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石油虽然还未枯竭,但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国采取节能,开辟多能源等措施,世界石油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油价下降了 20%,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石油出口国,这些国家的财政收入立即受到影响。尽管他们采取紧缩开支的措施,但终究难免出现财政赤字。加上过多地依靠外国人和外国垄断集团的技术,国内贫富悬殊等一连串的问题,都给海湾石油国家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西亚的阿富汗、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塞浦路斯、也门民主共和国、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巴勒斯坦(包括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石油产量均不多,除叙利亚近年有少量石油出口外,其他国家石油均不能自给, 需要进口。它们的经济有以下共同之处:

以农牧业为主的经济。这些国家的农牧业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 20~ 50%,农业劳动力占国内从事经济活动劳动力的 50~75%,农牧业生产的产品占其出口额的 50~80%,它们中只有 2 个成员例外:一个是巴勒斯坦境内的以色列,其工业化程度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另一个是黎巴嫩,它是以贸易、金融和服务、旅游业为主要经济部门的国家。西亚的农业一般来说具有以下 3 个显著特点:第一,生产分布不平衡。全区现有耕地 6,860 万公顷,垦殖指数为 9.6%,但各国、各地区之间相差十分悬殊,沿地中海国家一般垦殖指数可达 30%,而阿拉伯半岛上的国家一般不足 1%。西亚最重要的农业区位于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此外,一些沿河谷地、山麓地区和绿洲也比较重要。第二,灌溉农业地位突出。西亚大多数地区气候干燥, 主要特征是干旱少雨,大陆性强,地中海气候区降水虽较多,但却集中在冬季。因此,水利灌溉就成了发展农业的关键,而水利灌溉发展的历史差不多和这里的农业本身同样的古老。在古代工程的基础上,近年来西亚的灌溉事业又有新的发展,目前整个西亚约有 1,600 余万公顷的水浇地,占全部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这对西亚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第三,畜牧业和干鲜果品的生产比重较大。西亚各国的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除土耳其、叙利亚等少数灌溉条件较好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外,其他国家因种种

原因,粮食都不能自给;经济作物较多,但各国种类不同。有较大宗出口的经济作物有土耳其和叙利亚的棉花,近年两国的出口量共有 23~28 万吨;土耳其和伊朗每年还有近百吨生丝出口;也门的阿拉伯咖啡及土耳其的烟草是驶名欧洲的产品,其他都不突出。而在当地干燥和半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草原牧场占到全区总面积的 22%,畜牧业在各国都非常重要,有的国家平均每人拥有好几头牲畜。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逐水草而居的粗放经营,草原遭到破坏,改变了大片地区的生态平衡,给西亚的畜牧业带来了极不利的影响。今后对西亚非石油输出国来说,改善草原状况,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的效益, 是相当重要的。畜产品一向是西亚的传统出口商品,其中有皮质柔软、色泽和谐、纹理优美的阿富汗柴羔羊皮,最高年产达 200 万张,还有产量居世界前列的土耳其山羊板皮等,都是称誉世界的土畜产品。此外,阿拉伯的骆驼也很有名。干鲜水果和蔬菜在西亚农业生产中也较为重要。土耳其的榛子和核桃产品的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阿富汗的石榴、黎巴嫩、巴勒斯坦地区的柑桔,土其耳的葡萄、香蕉,约旦的各种蔬菜及果品等均为该地区的传统出口商品,在中东或世界上均有一定地位。

具有巨额的对外贸易逆差。西亚所有非石油输出国在对外贸易中,均长期处于逆差的状况。70 年代后期,整个地区每年的进口额都比出口额大一倍多,有的国家进口额竟比出口额高 100 多倍。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一直把这里当作它们的原料、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这些国家内部既没有象石油那样国际需求量大的资源可供出口,又没有坚实的工农业生产作为对外贸易的基础,仅靠出口一些初级产品或工艺品、轻工产品来换取价格高昂的机械设备、石油等,由此造成的外贸巨额逆差已成了这些国家的负担。如土耳其主要出口商品是鲜果、蔬菜、烟草、棉花、谷物、活牲畜及各类加工产品等,这些传统产品直到 80 年代还占其出口总值的 57%,进口的主要商品为石油、机械、运输设备等,80 年代占其进口总额的 63%。70~ 80 年代,外贸的累计逆差达 205 亿美元。其他国家也有类似情况。目前这个地区各国多用劳务输出、开办旅游业、借外债等办法解决外汇储备不足问题, 虽然对这些国家的外贸逆差起了一定的缓和作用,但逆差所造成的不利因素还将长期地影响下去。

经济上西亚的非石油输出国与石油输出国有着密切的联系。西亚非石油输出国虽本身产油不多,但由于毗邻世界著名的石油生产地区,因而在经济上也和石油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首先,这些国家利用邻近的石油输出国的原油,兴办石油化学工业。民主也门的亚丁炼油厂加工能力每年达近千万吨,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90%。其他一些非石油输出国也纷纷相继办起了超过自己国家消费能力的炼油厂,如叙利亚的原油加工能力达 1,100 多万吨。其次,通过向石油输出国输出劳力,赢得外汇以弥补贸易逆差。产油国缺乏劳动力,西亚非产油国的 200 余万劳动力活跃在石油生产国的各个部

门,其中也门人就有 100 万,每年寄回本国 15 亿左右美元外汇;土耳其的

100 万在国外的劳动力也逐渐向产油国转移。第三,收取油管过境税和港口码头服务费,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这主要有地中海沿岸的叙利亚、黎巴嫩、土耳其等国。第四,向石油输出国提供金融和后勤服务。如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是中东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在战火中还能保持兴旺不衰的原因之一,就是为石油业提供服务。塞浦路斯、约旦、土耳其、叙利亚的蔬菜、干鲜果大量向石油输出国出口,这对保证发展本国经济起着一定的作用。而石

油输出国也通过各种形式,给予穆斯林兄弟国家一些财政援助。

此外,西亚非石油输出国的一些矿物资源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如死海的氯化物储量达 420 亿吨,土耳其的铬储量占世界第二位,只要加以充分利用,对非产油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发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