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德国
德国,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货币名称德国马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1945 年,法西斯德国败降后,苏、美、英、法根据波茨坦协定,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1949 年的 9 月 20 日,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
邦共和国,简称西德。1949 年 10 月 7 日,在原苏联占领区内成立了德意志
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1990 年 10 月 3 日,两德统一条约生效,民主德国
正式加入联邦德国,从而德国结束了长达 41 年的分裂,宣告德国统一。
统一后的德国是当今世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990 年,其面积为356,910 平方公里,人口 7,919 万,国民生产总值达 15,801.55 亿美元,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为 19,594 美元,均居美国、日本、苏联之后,为世界第四。
1990 年,德国的出口贸易额为 4,143.34 亿美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
德国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欧洲的中部,陆上与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瑞士、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等国为邻,历来是欧洲陆路交通的十字路口,尤其是东西欧各国间交往联系的必经之路。德国河流众多,最重要的河流有莱茵河、威悉河、多瑙河和易北河等。莱茵河为西欧第一大河,流经北德平原的工业发达地区,其水量稳定,利于航行, 又多支流,流域面积广阔,是德国经济意义最大的一条河。威悉河在德国境内长约 500 公里,与莱茵河一样注入北海。多瑙河是流经欧洲数国的国际河流,它不仅是德国南部的一条重要水道,更是德国同中欧、东南欧各国相联系的重要国际航道。易北河自东南流向西北,斜贯德国全境,然后注入北海。奥得河下游及其支流尼斯河为德国同波兰两国的界河,注入波罗的海。德国各大河之间都有运河相通,构成了通达全国重要地区、并联系主要邻国的内河水运网,而德国正处在这一水路网的枢纽地带。德国的北部国土面临海运繁忙的北海和波罗的海,两海之间被基尔运河沟通,该运河成为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出入大西洋的捷径。因此,无论从陆路、内河和海上交通看,德国的地理位置都十分优越。
德国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特别是对种植业发展不利。平原区纬度高、地势低平、多低洼湿地、土壤贫瘠,而且湿度大、日照少,夏季气温低,不适宜小麦等谷物生长,只适宜多种牧草种植,故利于发展畜牧业。平原南缘的黄土地带,土肥水足,适宜发展谷物种植。南部山地和高原区内的河谷地带, 夏季气温高,降水丰沛,利于多种作物种植。
德国是欧洲人口较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 222 人。居民绝大部分属日耳曼族。其次还有些荷兰人和丹麦人等,大都居住在边境地区。居民以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为主,操德语。
德国矿产以煤、钾盐和磷矿为主。煤储量大,且煤种齐全,分布集中。鲁尔煤田是德国最大的煤炭集中分布区,以产硬煤为主。西南部的萨尔煤田是德国第二大硬煤田。西部的莱茵煤田和东南的煤田是德国主要褐煤产地。钾盐主要分布于哈次山的两侧,以及易北河与威悉河之间。磷矿分布在黄土地带。此外,铀矿也较丰富,分布在厄尔士山地。森林面积广大。然其他资源均贫乏,工业原料主要依靠进口,如铜、锡、铝、镍、钨等全部需要进口, 铁矿砂、铅、锌、石油等也主要依靠进口。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938 年德国的煤、生铁、钢、硫酸和发电量超过英国和法国两国总和。大战期间,德国的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又有新的发展,不仅远远高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自身的水平,也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战后的德国是一个一分为二的国家,但分裂后的西德的经济基础较好,它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工业发达区域,集中了德国采煤、钢铁、金属加工和化学工业的绝大部分产区。且战时西德受到的破坏也远比东德境内为少。因而,战后的西德在美国的扶植下,经济恢复很快,只用了五年时间就恢复到战前水平。1951 年到 1973 年,是西德经济迅速发展阶段。50 年代中期,西德的工业生产在本世纪中第三次超过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工业强国。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初,西德国民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法国和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960 年和 1962 年,西德商品出口额和对外贸易总额均超过了英国,从而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贸易国的位置。虽然在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西德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先后为日本所超过,但其经济实力还在进一步增强,同美国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 40 多年的发展中,西德经济的增长速度仅次于日本, 年均增长率超过 5%。目前西德是世界重要的对外贸易国,1990 年进出口贸易额达 6,707.06 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从 1986 年开始,其出口额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同时,其国际储金和外汇储备也均居当今世界首位。
战后德国的分裂,给东德的经济恢复和发展造成很大的困难。但战后初期,东德首先实行生产资料国有化,没收了垄断资本,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国营企业,并进行了土地改革,经济恢复和发展很快。从 1948 年开始,经过两年的经济恢复时期,1950 年工农业生产达到战前 1936 年的水平。1960 年实现了农业合作化。70 年代以来,在东欧各国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下降的情况下, 东德的经济发展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势头,国民收入以每年平均 4~5%的速度稳定地增长。1988 年,东德国民生产总值已达 11,300 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6,807 美元,在当年的经互会国家中仅居前苏联之后。
1990 年 10 月 3 日,东、西两德重新统一后的德国,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它的存在和发展必将对整个世界经济基本格局的变化,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强国,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三大工业国。仅西德的工业产值就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 8.7%,次于美国、日本居第三位。人均工业产值远远超过日、法、英等国家,接近美国的水平。1986 年东、西两德的主要工业品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如煤炭 51,270 万吨、发电量 1,153
亿度,均居世界第四位;钢 4,510 万吨,居第五位;汽车 445 万辆,居第三
位;烧碱 364 万吨,居第一位。而工业品的出口值为世界第一位。
工业是德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9 年西德工业从业人数占全国从业总数的 33%,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居于首位。工业部门齐全,重工业占绝对优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的钢铁、机械、化学等工业已相当发达, 其产品在世界享有盛名。战后工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重工业进一步处于优先地位,成为最大的工业部门,在采矿业和加工工业中,机械制造业取代了食品工业的地位,成为最大的工业部门,电气电子工业、汽车与航空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在国民经济中日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矿
业中煤炭工业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促进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最近一些年来,东、西德国的工业结构又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尽管工业的增长速度仍比较缓慢,但随着德国的统一,必将发挥东、西两部分德国工业的优势, 促进工业的迅速发展。
德国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内地。这是因为在历史上德国的工业化起步较晚,在它的工业大规模发展时,交通运输业已经很发达,燃料和工业原料可以远距离运输,同时德国的主要资源,特别是煤又主要分布在那些人口密集的腹地。因此德国工业多建在原来的历史通道上和莱茵河及其支流的河谷中,其中鲁尔区既是全国最大的煤田,又是东西和南北两条交通线的交汇点, 工业最为集中。另外,在萨尔区和一些内地大城市如慕尼黑、纽伦堡、汉诺威,柏林和莱比锡等城,工业也较为集中。近些年来,在沿海也形成了一些新兴工业中心,如汉堡、不来梅和罗斯托克等港市。
强大的燃料动力工业是德国现代化经济的基础。它是以本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进口石油、天然气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德国有丰富的煤,地质储量约3,000 亿吨,其中硬煤占 80%以上。采煤工业发达,机械化水平较高,大部分为露天开采,成本低廉。西部煤的质量好,焦煤比重大,战后西部的煤产量都在 2~3 亿吨之间,1986 年西德的煤炭总产量为 20,144 万吨,但近些年来产量一直在下降。东部煤田以产褐煤为主,主要用作动力和化工原料,年产量在 3 亿吨左右,占世界褐煤总产量的 30%以上,居世界首位。东部(前东德)硬煤生产不敷需求,每年需从西部(前西德)、前苏联和波兰进口, 而西部(前西德)则需进口部分动力煤。目前德国的硬煤主要产区是鲁尔和萨尔煤田,褐煤生产于科隆为中心的莱茵河下游地区和东南部莱比锡和德绍之间,以及科特布斯区一带。因此,德国的统一将均衡全国煤炭的供求,从而促进煤炭工业的发展。
德国的石油资源贫乏,而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到一半以上,因此,每年需进口石油 1 亿多吨。西部(前西德)不仅从国内的海港进口,也从鹿特丹、马赛、福斯、热那亚、的里雅斯特等港进口,而东部(前东德) 则大多由苏联通过油管输入。石油化工是德国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全国的石油加工设备能力目前达近 1.8 亿吨。炼油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汉堡、威廉港、埃姆登、英戈耳施塔特等城市,以及鲁尔工业区和中莱茵地区。东部的施韦特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中心之一。1987 年西德精炼原油 8,600 万吨,东德近 2,000 万吨。
德国在发达的采煤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现年发电量达 5,000 多亿度,利用褐煤发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 60%以上,热电站主要集中在褐煤田区。德国核电站自 70 年代以来发展迅速,现已建成 20 座,年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 30%以上。德国的核电技术先进,核电站工作天数和有效发电时间居世界前列,并可出口核电设备。核电改善了德国能源平衡状况,成为仅次于煤的第二大能源。水力发电仅占发电量的 6%,多分布在南部阿尔卑斯山地区。德国各地的电网联通,并且与北欧和南欧的国际电网相接。
德国有发达的钢铁工业,是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强大的钢铁工业曾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近些年来,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不景气, 钢铁产品的需求减少,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德国的钢铁产量一再减小, 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也在减弱。德国虽有丰富的焦煤,但国内的富铁矿却不多,95%的铁矿石依靠进口,是世界上仅次于日本的铁矿石第二大进
口国,铁矿石主要来自瑞典、巴西、南非、前苏联等国。合金用的铬、钼、钨等原料也几乎全靠进口。
鲁尔是德国最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其粗钢的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的 80% 以上,全国生产能力超过 400 万吨的 8 个钢铁企业中,有 6 个分布在鲁尔区, 是世界上少有的钢铁工业集中区。这里发展钢铁工业条件非常优越,除煤炭资源丰富外,还有辅助材料石灰石、白云石、石英砂,以及与煤伴生的铁矿层和其他资源;再加上这里交通方便,本身又是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工业门类齐全,劳动力和水资源充足等。除了鲁尔以外,西南部的萨尔区也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该基地主要是利用当地的煤炭和就近由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进口铁矿石建立起来的。目前,萨尔区的生铁和钢的生产能力都可达400 万吨。此外在北德平原东部的铁矿附近有扎耳茨吉特钢铁基地,在东部还有艾森胡腾塔特、哈尔贝等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60 年代以来,德国钢铁工业也出现了向沿海发展的趋势,如在海轮可深入的威悉河畔的不来梅市建立了全国沿海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
机械制造业是德国最大的工业部门,号称德国的“王牌工业”,职工人数占全部工业职工总数的近二分之一,出口值却占全国出口总值的二分之一以上。机床生产在机械工业中占突出地位,能够生产重型、中型和精密专用机床等的生产中心有柏林、马格德堡、埃森、多特蒙德、奥本豪森和斯图加特等。其光学精密仪器制造誉满世界,主要产品有测量仪器、医疗器械、电子计算机、照相机、电影放映机等,其分布以耶拿为中心,有世界著名的“蔡斯”光学联合企业,还有慕尼黑、格廷根等。德国的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生产尤其发达,分别以莱比锡和卡尔——马克思城最为著名。德国生产的打字机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电传打字机的出口量占欧洲各国首位。农业机械和交通运输工具的生产发展也很迅速,拖拉机工业中心位于次维考、埃森赫纳和卡尔——马克思城。鲁尔区是重型机械制造业最大的生产基地,生产成套矿山、冶金与轧钢设备、桥梁与建筑用结构钢、酿造与制乳酪设备,以及大型内燃机、涡轮机、锅炉、炊事机械等。德国的机械工业的产值 70 年代末居世界各国第一,在近几年为日本、美国所超过,然而其在出口市场上仍居世界第一位。
德国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发祥地之一。1986 年,汽车产量达 468 万辆,仅次于日本、美国居世界第三位,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16%,汽车已成为德国仅次于机械的第二大出口产品。德国的汽车,品种多、质量好,在世界上久负盛名。汽车工业分布集中,大众汽车公司总部所在地的沃耳夫斯堡是最大的汽车生产中心,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州也是汽车工业的集中产区, 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总部所在地的斯图加特是重要的小汽车生产中心。此外,德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科隆、慕尼黑、波鸿、德累斯顿和次维考等都有汽车工业。
德国是世界现代化学工业的发源地,以煤化学工业著称世界。化学工业品是仅次于机器、汽车的第三大德国出口商品,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就曾利用本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在世界上最先发展起煤化学工业。60 年代以来,化学工业发展极其迅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化学工业的原料构成、部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化工原料由煤转到以石油、天然气为主,有机合成化学工业比重迅速上升。目前, 德国化学工业的技术工艺先进,其中气体分离、有机合成、塑料、医药、农
药、染料、涂料等工艺均居世界前列。化学工业集中分布在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的港口和主要工业区。鲁尔区化学工业最为集中,法兰克福、路德维希港、曼海姆、汉堡、莱纳、比特菲尔德和柏林等也是重要化学工业中心。
电子、电气工业是德国战后发展最快的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子、电气工业的研制活动相当活跃,且引进了大量的外国资本和外国的先进技术。因此,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设备不断革新,新技术工艺不断采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从而得到迅速发展。目前除生产发动机、发电机、变压器、蓄电池、电缆、家用电器外,还重点生产数据处理机、电子计算机、各种新型电子元件和电讯器材。电子、电气工业的分布几乎遍及德国各工业城市, 其中以南部拜恩州和巴登——符腾堡州最为重要。慕尼黑、斯图加特、纽伦堡、柏林、莱比锡和德累斯顿等是最大的中心。其中慕尼黑是德国“电子大王”西门子公司总部所在地,生产集成电路片、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及各种软硬件。
农业在德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1987 年,西德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仅占 2.1%,而东德也只有 7%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德的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是相当迅速的。在过去的 10 年中,西德农业生产的平均增长率将近 2%,而这是在农业劳动力再次减少 20~30%的情况下取得的。此外, 西德农业生产的绝对规模也是不小的。最近 5 年,谷物年平均产量为 2,500
万吨左右,牛肉和小牛肉(毛重)为 300 万吨左右,猪肉(毛重)超过 400
万吨,牛奶为 2,450 万吨左右,全国食品生产大约是每人每年 1 吨谷物单位。相比之下,东德的农业发展缓慢,1987 年为-0.2%,主要原因是工农业比例安排不当,1987 年谷物产量为 1,000 万吨,比上一年减少 166 万吨。
德国的农业的最终产品在欧洲仅次于法国。目前、小麦、牛肉、黄油、脱脂奶粉自给有余,乳酪与猪肉也接近自给。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粮油食品进出口额之间的差距大为缩小,德国现已成为世界第六大农产品的出口国。
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是德国农业结构的特点。虽然畜牧业的产值要占农业产值的 60~70%,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这是因为种植业产品的绝大部分都用于畜牧业,且在全部农地中,四分之三用于种植饲料。谷物产品中的 60%左右用作饲料。因此,德国的种植业与畜牧业同样重要, 如果没有种植业的发展,就谈不上畜牧业的发展。
德国的种植业以种植谷物为主,兼营经济作物和牧草。谷物包括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和玉米等,经济作物包括甜菜、葡萄、水果、蔬菜以及花草、观赏作物和装饰品作物等。畜牧业以养牛、养猪为主。在谷物的生产中, 小麦的种植面积与产量最大,主要分布在平原南部的黄土带和莱茵河口以上的莱茵河谷地。平原的大部分地区种植燕麦、黑麦、马铃薯和牧草等,用以发展奶牛业,是德国主要鲜奶和奶制品生产区。波罗的海沿岸主要种植黑麦、马铃薯,发展养猪业等,集约化程度较高。中部的莱茵河及其支流的一些谷地的阳坡上种植大面积的高产葡萄。这些河谷地区和博登湖畔还盛产苹果、梨和樱桃等水果。多瑙河与其支流伊扎尔河之间地区是啤酒原料蛇麻草的集中产地。在一些大城市和工业区的周围则种植蔬菜、花草、观赏作物及装饰品作物。莱茵河裂谷种植的蔬菜则供应全国各地。
对外贸易是德国经济的一根重要支柱。1990 年德国出口额为 4,143.34 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26.2%,进口额为 3,302.13 亿美元,相当于国
民生产总值的 20.8%,对外贸易顺差 841.21 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5.4
%。如果把出口和进口之和视作“对外开放”程度。那么,德国的这一比率接近 56%,这表明德国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是相当大的,对外经济日益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于西德的关键工业部门来说,出口意义更为重大。1987 年,在机器制造业销售总额中,外销占到 44.2%;汽车制造业外销占 47.2%;电器电子工业占 31.2%;化学工业品占 4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德的对外贸易发展相当迅速。1947 年西德的对外贸易额为 9.71 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 1%,居第二十一位。1950 年,西德的对外贸易额达 46.9 亿美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五位。从 1953 年到 1962 年,西德的对外贸易额先后超过法国、加拿大和英国,跃居第二位。直至如今,德国的对外贸易额仅次于美国,仍居世界第二位,但出口额已居世界第一位。此外,由于出口顺差巨大,外汇储备充足,故马克坚挺,大大地提高了整个国家的国际地位。1987 年的西德对外贸易顺差 1,098 亿马克(其中商品进出口额顺差 1,173 亿马克,劳务则为逆差),联邦银行外汇、黄金储备
净额达 1,000 亿马克,以此为基础,马克早已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在欧洲货币体系内,马克实际上发挥着主导货币的作用。
本世纪以来,德国是以出口制成口,进口原料与食品著称的。制成品的出口和原料与食品的进口分别占商品出口和商品进口的一半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 1987 年的西德出口额中,商品出口约占 83%,在商品出口的结构中,食品、原料及半制成品的比重下降,制成品的比重上升,特别是投资货物出口占优势。在 5,274 亿马克商品出口总额中,汽车占了 18.7%,机器(这里包括办公室机器、精密光学仪器、飞机等)占 21.2%,化学产品占 13.4%,电器电子产品占 11%,仅此 4 大项就占了全部出口的将近三分之二。1987 年出口值增长 0.2%,主要依靠增加出口汽车、电器电子、飞机和塑料产品。目前,在国际机械与车辆市场上,德国生产的金属加工机械、纺织机械、制革机械、电气动力机械、家用电气装备、汽车、公路非机动车辆等占有重要地位。在商品进口方面,食品与原料的比重逐步下降,制成品特别是最终制成品的比重明显上升。在 1987 年4,095 亿马克进口商品中,比重超过 3%的总共有 12 类,即化学品(9.8%)、电器电子(9.1%)、汽车(7.8%)、农产品(7.4%)、食品和嗜好品(6.3
%)、机器(5.8%)、纺织品(5.6%)、原油等能源(5.5%)、服装(4.0
%)、办公室机器(3.7%)、石油产品(3.4%)和有色金属(3.3%)。在出口中,制成品比重从 1983 年的 84.2%进一步上升到了 1987 年的 87.6%; 在进口中,则从 53.4%猛增到了 66%。
在德国的对外贸易地理分布中,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其传统市场, 集中了其进出口的五分之四,而且,它们所占的比重还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口方面。1987 年,西德商品出口中,85.6%输往西方工业国,其中欧洲共同体占 52.7%、美国占 9.5%、日本占 2.0%;发展中国家总共占 9.9%;“国营贸易国家”只占 4.4%。在进口中,82.9%来自上述工业国家,其中欧洲共同体占 52.6%,美国占 6.3%,日本占 6.2%;发展中国家总共占 12.3%; “国营贸易国家”只占 4.8%。最近 3 年的发展变化主要是欧共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比重明显上升,美国的比重稍有下降,日本比重增加,发展中国家比重大减,“国营贸易国家”也有所下降,这同油价剧跌,债务加重和外汇短缺有关。德国统一后,德国与“国营贸易国家”的贸易比重有可能上升,
但贸易地理分布的基本格局不会有根本的改变。
德国与我国早在 16 世纪末就有通商贸易往来。1990 年,德中两国间的贸易额为 0.79 亿马克,占德国贸易总额的 0.75%。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 1938 年,德中两国间的贸易额为 2.01 亿帝国马克,所占比重也上升到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西德与我国只有民间贸易往来。1950 年,西德从我国的进口额为 0.62 亿马克,占进口总额的 0.5%,对我国的出口额为
0.48 亿马克,占出口总额的 0.6%。朝鲜停战以后,西德官方、半官方地开始同我国交往。西德与我国经贸关系的全面发展,是从 1972 年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后开始的。1972 年两国政府草签了贸易和支付协定。1985 年 6 月两国又签订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关于延长经济合作协定的协定书,关于核电合作的备忘录以及关于财政合作的协定,等等。除了中央政府一级的协定之外, 西德的州和我国的省、市一级也签订了许多合作协定。西德从我国主要进口农副土特产品、轻纺产品和机电产品,对我国的出口主要是机器设备、化工品和技术产品。我国建国后与东德之间贸易往来发展较为迅速,1986 年东德同我国的海关进出口总额为 50,985 万美元,进口额为 22,302 万美元,出口额为 28,683 万美元。
统一后的德国将是我国在西欧的最大贸易伙伴。虽然德国同我国的经贸关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只要双方共同努力,两国的经济合作和贸易交往是大有可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