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三月三的传说和民俗
侗族的“三月三”节,又称播种节,流行于湖南、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毗邻地区,是侗家为劝民适时耕种而设,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节期3天。
节后进入春耕大忙。节日活动各地不一,有的舞春牛,有的放花炮,有的踩芦笙,有的走亲串寨。
有关“三月三”侗族节日的来历,传说有很多。
一是传说三月三是侗族人民的播种节:
很早以前,贵州省北部的侗族住在很远的地方,在那里人们按照桐树开花的日子下谷种,秧苗出得又齐又壮。于是侗家定下了桐树开花那天为播种节的规矩。但有一年,桐树直到端午节还不开花,侗家误了播种期,颗粒无收,只好逃荒到了贵州北部。
此后,侗家吸取了教训,一到三月三,人们就吹芦笙、唱山歌,意为相互提醒该收芦、种田了。从此侗家就不再错过时令。
由于在过此节时,人们在节日期间要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为此,此节日亦称为“花炮节”。
此节日从农历三月三开始,节期为5天。
每逢农历三月初一,侗族家家户户便开始做各种节日的准备工作。
三月初二,姑娘们相邀到河边捞鱼抓虾,并与小伙子们在坡上备办野餐。
初三清晨,姑娘们精心打扮后,提上精巧的竹篮,到菜园采来满篮葱蒜,在泉边用水洗净。她们排成一字长龙,站在水边小路上,羞涩地挥动篮子,悄悄地向山坡上张望等待情郎讨取。
此时,山坡上早已站满了人,人群里边有姑娘的家人,要看看到底是哪家小伙子取走了篮子。一群穿着整洁青布对襟上衣的小伙子,在人们善意的哄笑中,一个跟一个地走上水边小路。
这时,小伙子们当众向意中人讨要篮子,得到者会迎来一阵“噢噢”的赞叹声,小伙子可与姑娘悄声约定还篮子的时间。
讨不到篮子的小伙子会招来围观者“嘘嘘”的嘲讽声,而后在寨旁山坡上对歌,以歌声继续寻觅知音,一直唱到天亮。
这天中午,人们集中在寨中心的场地上欢歌狂舞。
三月初四,侗族村寨还要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在这一天,会有来自各地的客人参加。
到时候,不管是侗族、苗族,还是汉族,他们与侗家村寨上的主人一齐在芦笙场跳拉手舞。人人都可参加。老年男子一会儿身穿锦缎长袍,一会儿换上家织布短衣。舞会中要换衣好几次。
妇女们则在新衣、新围腰上贴上各种各样的剪纸花卉。图样精细好看。舞会到高潮时,芦笙场上歌声、呐喊声、铁炮声响成一片。
侗寨“三月三”节在三月初五这天临近尾声。初五下午,侗族主人要为前来观看的邻近村寨的客人举行欢送仪式。
客人告别主人,准备回程。寨上的男女老少又和接客时一样,吹着芦笙,放响铁炮,送客人上路。边走边唱送客歌,一路依依不舍。
中年男子男扮女装,头插银饰,身穿女衣女裤。挽着男客相送,说笑打趣,以示亲热。主人把猪头、猪尾送给最主要的客人,把猪肠子挂在客人的颈上。
表示交朋友一定要有头有尾。别离时牵心挂肠。其他客人颈上也分别挂上草绳串的鸡蛋壳和过年泡的糍粑。
此至,“三月三”节日结束。
[旁注]
芦笙 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端午节 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
对襟 指汉服的一种固有衣领,汉服左右两边的衣襟相对的衣领叫做“对襟”。对襟汉服的款式颇多,有对襟罩衣和对襟上衣等。对襟外衣至战国以来一直受汉族男女欢迎,到现在,对襟、盘扣的服饰被作为了我国服装的代表,称作“唐装”。
拉手舞 是我国民间的一种舞蹈形式。舞蹈队形以圆形为主。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移动。其动作以下肢步法变化为主,有向两侧横移或前后进退及抬腿、勾脚、踏足、跳跃等,贯串于始终的动作是重拍向下的膝部颤动。舞者相互拉手,与相邻人拉手称小拉手,与相隔人拉手称大拉手。
糍粑 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糍粑可烤,可煮,可煎,可炸,尤其是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来访,最好的见面礼便是煮上一碗荷包蛋糍粑。若将糍粑包上各种馅料,风味更加鲜美。
[阅读链接]
为什么侗族在三月三时,要以采葱蒜的方式去寻求情人呢?关于这个习俗,还有一个这样的传说:
从前有个美丽的侗家姑娘良英,爱上了本寨勤劳朴实的桥生。桥生家贫,良英的父母嫌贫爱富,硬把女儿许给富家,逼迫良英三月初四出嫁。
但良英对桥生忠贞不渝。到了三月初三,良英捞了半笆篓鱼虾,采得半篮葱蒜,和桥生来到金塘洞旁古老的莫嘎树下相会。不料,他俩被富家发现。富家恶棍对他俩大施淫威,百般辱骂,乱棍殴打。
一对情人悲愤欲绝,于是各自在莫嘎树下印上一对深深的鞋印后,携手跳岩,投淘金潭而死。
后来,每到三月三,侗族青年们就要来到莫嘎树下,看看这对脚印,吹芦笙,唱山歌。姑娘们还要模仿良英的样子,给情郎送笆篓、葱篮,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定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