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古尔邦节的习俗

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的一大节日,也是最具魅力、极富伊斯兰教宗教文化内涵的节日,节日气氛特别浓郁。节日的时间和回族一样,在开斋节后第七十天举行。

伊斯兰教创立后,穆罕默德将太阴历十二月初十定为伊斯兰教的节日之一,这个日子恰恰是麦加朝觐活动的最后一天。这样,古尔邦节逐渐成了从11世纪初开始改信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节前,维吾尔族穆斯林家家户户打扫干净,制作各种糕点,炸油馓子、烤馕,做新衣裳,为节日做好准备。

按照传统的规矩,维吾尔族穆斯林在古尔邦节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上坟缅怀先人。同时,人们还要做各种准备特别是作为“献牲”的牲畜要预先买好。

节日这天清晨,清真寺前人山人海,盛况空前。维吾尔男人们纷纷聚集到清真寺里来,跪拜的人们从寺内一直延伸到大街上,仪式完毕,城乡各地的清真寺内外顿时变成鼓乐的海洋,人们尽情轻歌曼舞,欢庆节日。

聚礼之后,人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杀牲血祭。至于是宰牛杀羊还是杀鸡杀鹅,这由各家的经济实力来决定。

通常人们把血祭的牲畜宰好、把大块大块的连骨肉炖到锅里之后,男子们才开始互相拜节,妇女们则留在家里炖肉和摆上节日食品,烧茶等,准备迎接客人。

节日的第一天,首先给在近期内发生过丧葬等家难的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其次是给夫妻双方的长辈拜节,再次,就是给近邻和长者拜节。

当天,亲朋好友互相拜节,家家户户都以最丰盛的食物招待客人。即使平日有积怨的人,只要在节日期间登门拜访,互致问候,就会化解矛盾,言归于好。

在这种礼节性的拜节活动中,除了给夫妻双方的老人拜节是夫妻同去之外,其他的拜节活动往往是三五成群,男女分开进行。在维吾尔民间礼俗中,一般是不允许男女混杂的。

这之后,才是同辈的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要共餐痛饮,吹拉弹唱一起娱乐。维吾尔民间的拜节是维吾尔人增强社会联系,严守礼尚往来这一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疆的维吾尔族在古尔邦节时,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的广场上,还要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广场四周另有一番景象: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帐、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食品小吃。

此后,维吾尔族人们还要连续举行3天大大小小的麦西来甫歌舞,尽情抒发心中的欢乐之情。

[旁注]

烤馕 是维吾尔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食品,也是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中别具特色的一种食品。烤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50多种。主要有肉馕、油喀、窝窝馕、片馕和芝麻馕等。馕面中含有鸡蛋、清油。由于含水分少,外干内酥,久储不坏,便于携带。

做礼拜 是对穆斯林每天进行的一种宗教活动的称呼。礼拜,即拜功是“五功”之一,是穆斯林每天都要进行的重要的宗教活动。

麦西来甫 是维吾尔语“欢乐的广场歌舞”之意。它是维吾尔族人在重大的节庆活动举行的一种娱乐歌舞集会;是重大节庆活动的议程之一。届时无论城市和乡村的广场上,都要欢歌笑语,热闹非凡地举行这种舞蹈集会。

[阅读链接]

古尔邦节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回、乌孜别克等民族的共同节日,新疆各族穆斯林放假3天,现在,居住在新疆的汉族也跟着放假一天,与维吾尔族等民族共庆古尔邦节。

我国新疆地区突厥语系及其他语种的各族穆斯林特别重视此节日。这一天,各族穆斯林皆盛装参加会礼,宰牲宴请亲友、宾客,并与前来祝贺节日的其他各族人民一起,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联欢,欢庆歌舞延续数日,故称为“大尔德”。

通用汉语的穆斯林,是日盛装赴寺会礼,家中薰香,有条件者宰牲宴请亲友,游坟诵经,缅怀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