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中元节的祭祖风俗

满族以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奉月宫仙子之用。

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

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也要跟着拜月。这是与汉族有差别的祭祀方式。

此外,古代的满族人非常重视中元节,在节日期间,还形成了集祭祀、娱乐、交游为一体,俗称“孝亲节”的民间节日,主要民俗有赛威呼、放河灯和赏月等活动。

其中,“威呼”是满语“船”的意思。古代满族人在七月十五这一天要赛威呼,清代以后,满族进入北京后,水面少了,就改成了旱地赛船,其玩法是5人排成纵队双手各共握一根竹竿,形成船状,在陆地进行集体赛跑。

满族将放在河中的灯叫莲灯,莲灯有用荷叶或莲蓬制作的,也有用纸叠成小船的。满族的放河灯之习俗在进入北京城之后更加盛行,清朝乾隆皇帝曾专门写了一首“中元观河灯”的诗,记载宫廷放河灯盛况:

太液澄波镜面平,无边佳景此宵生。

满湖星斗涵秋冷,万朵金莲彻夜明。

逐浪惊鸥光影眩,随风贴苇往来轻。

泛舟仅用烧银烛,上下花房映月荣。

在清代,不仅宫廷放河灯,老百姓也放河灯,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中元黄昏以后,街巷儿童以荷叶燃灯,沿街唱曰:“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

由于纸糊之载灯之“船”容易被水浸湿而沉没,所以有的在纸上涂一层松脂,有的放在芦苇枝扎的架子上,使莲灯的漂流时间更长一些。

我国广州满族在放河灯时,为了表示对家乡的怀念,往往在河灯座上写有“直上长白”之字,北京满族人则往往写上祖先的名字,还有祭祀用语。

在清代中元节时,河灯漂在夜里的水面,如同万千星宿落入水中,流光溢彩,非常壮观,届时,游人如织,非常隆重。为此,可以说,中元节是满族人除春节和冬至节,以及皇帝生日等之外的最大节日。

此外,满族还把中元节这一天又叫“孝亲节”,因为这一天标志着盛夏的结束和金秋的开始,在这暑寒交替划季的重要日子里要发扬传统孝道,纪念祖先,缅怀先烈,表彰忠勇。

这一天,满族还打破了“逢节必吃”的老例,强调以“斗灯”的形式进行“娱祖”活动,又成为一个很有特色具有狂欢性质的娱乐节日。

以北京为例,城隍庙开庙会3天,各路香会可来进香、演练。剧院要上演《双吊孝》、《三娘教子》、《大娶亲》等报恩戏。

各种花灯争奇斗异,再加上寺庙的法事和祭送法船等活动,使节日在夜晚灯光中达到高潮,夜半人们才尽兴而归。

[旁注]

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清高宗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通称乾隆帝或乾隆,是清代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并且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他在发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确为一代有为之君。

《燕京岁时记》是一部记叙清代北京岁时风俗的杂记。作者富察敦崇。以时间为序,依次记述北京的风土、名胜、物产和技艺,并将定期游览胜地一一予以介绍。内容丰富,且多是作者所见所闻,翔实可信,是研究北京岁时风物、社会生活颇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被誉为近代研究北京掌故的杰作。

松脂 由松类树干分泌出的树脂,在空气中呈黏滞液或块状固体,含松香和松节油。也称松香、松膏、松胶、松液、松肪。刚流出的松脂是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暴露在空气中后随萜烃化后物的逐渐挥发而变稠,最后成为白色或黄色的固态物质——毛松香。松脂是制造松香和松节油的原料。

城隍庙 起源于古代的水庸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

[阅读链接]

满族在中元节旱地赛船的形式,现在仍在辽宁、北京、河北等满族聚居区存在。这种体育游戏有一个特别规定,赛跑时最后一名选手要面朝后面,以表示这是舵手。

当然,有水的地方还是赛船为好。这种集体赛跑形式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只不过不叫“赛威呼”,而称“齐心合力跑”或“火车头跑”,有的双手不握竹竿,而改成绳子。这一项趣味性很强的比赛项目,在群众性运动会上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