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尝新节传说和节日习俗
尝新节是云南大理州祥云县鹿鸣一带彝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开镰收割稻谷之际。节前,要通知至亲好友来参加。
在尝新节吃饭之前,彝家人和仡佬族、苗族、景颇族和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一样,要先舀一大碗米饭喂饱家里的狗,然后人们才能开始尝新饭。
据说,彝族人的这一种习俗有一段不寻常的传说故事:
在远古时代、洪水淹天泛滥成灾,人世间生灵涂炭、万物绝种。彝族始祖阿笃兄妹带着自家小狗和一只公鸡,在洪水淹天时躲到葫芦里漂流、历尽艰辛最后漂泊到波罗海边的柳树湾。
直到洪水退去时,阿笃兄妹藏身葫芦挂在了柳树上,当五更鸡鸣犬吠天破晓时候,从天边飞来了一只神鹰,啄开葫芦,阿笃兄妹得以生还,从此人世得以延续。
脱险后,阿笃兄妹惊喜地发现,在狗尾巴绒毛上还粘着几粒谷子,在狗膀子下还夹着两粒扁豆。
原来,早在洪水到来之前,他们家的狗曾经爬到五谷堆上嬉戏打闹,由此粘上了谷种和豆种。由于狗的功劳,世上五谷粮种没有因洪水淹天而绝种,人之生计得以延续。
从此,彝族视狗为福禄化身,救命伙伴。平日里悉心喂养、出门劳作牧耕形影相伴、而且忌食狗肉。每当年节或重大喜庆节日,彝族人都要先喂饱狗,然后人才能用餐。
彝族过尝新米节是每家每户单独过,在节日前,主人家要准备好丰盛的食品,有的还要杀猪宰羊。
同时,主人还要接回出嫁的姑娘,请来族内的长老,亲朋好友相互邀请,杀鸡宰羊,庆贺丰收,品尝新米饭。
尝新前,主人要先把舂出的新米饭配以鸡、羊、猪肉等菜肴祭祀祖先和神,以示感激,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
彝族吃新米饭时,长者为尊,宾客至上,长者和宾客要坐在正堂中央“上八位”,先由长辈举杯把盏,喝转转酒,主客相互敬酒,客人称赞主人的勤劳,并预祝来年丰收,主人感谢祖先的保佑和亲朋好友的帮助。
吃新米时,主人先敬席间长者、次予幼儿,最后给中年和青年,否则会被视为对尊长和宾客不敬。
席间,彝家姑娘会趁客人不备,亲昵地给客人的碗中添满新米饭,示意让客人吃饱喝够,但忌讳泼洒浪费。
节日的当天晚上,彝族村寨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在皎洁的月光下,吹起葫芦笙、笛噜,弹起大三弦,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切托咕”。
未婚青年男女则相约成对,吹着柳叶,唱着情歌,手牵着手在幽静的村旁竹林间幽会。
[旁注]
五更 古代的时间名词。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5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做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一夜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一更是19时至21时,二更是21时至23时,三更23至第二日凌晨1时,四更是凌晨1时到3时,五更是3时到5时。
笛噜 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因为是用竹材制成,所以也称为“竹笛”。是我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它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它既能演奏悠长、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现辽阔、宽广的情调,同时也可以奏出欢快华丽的舞曲和婉转优美的小调。
大三弦 是彝、蒙古、满、汉等族弹拨弦鸣乐器。因张三条琴弦而得名。彝族不仅能歌善舞,而且热情好客。彝族“大三弦”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每逢节日期间,人们燃起篝火、点上火把,围着篝火弹起“大三弦”载歌载舞,纵情高歌。
[阅读链接]
在尝新节喝转转酒。这个习俗,据说来自一个动人的传说:
在一座大山中,住着汉人、藏人和彝人3个结拜兄弟,有一年,三弟彝人请两位兄长吃新米饭,吃剩的米饭在第二天变成了香味浓郁的米酒。
三兄弟你推我让,都想将酒留给其他弟兄喝,于是从早转到晚,酒也没有喝完。后来神灵告知只要辛勤劳动,酒喝完后,还会有新的酒涌出来,于是三人就转着喝开了,一直喝得酩酊大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