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三月三的传说和民俗

“三月三”是海南黎族群众纪念先祖、喜庆新生、赞美生活、追求爱情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历史悠久,宋代史籍中就有与“三月三”相关的记载。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道:

春则秋千会,邻峒男女装束来游,携手并肩,互歌互答,名曰作剧。

自古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黎族人民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挑着山兰米酒,带上竹筒香饭,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相会,对歌、跳舞、吹奏乐器来欢庆佳节,青年男女更是借节狂欢,直到天将破晓。

黎族三月三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

一种是:在上古时期,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了一次特大洪灾,人畜死亡,只剩下一对叫天妃和南音的兄妹。兄妹两人长大成人以后,决定分头寻找伴侣,相约每年三月三再回到燕窝岭下相会。

结果几年过去两人无功而返。妹妹见找不到别人,就忍痛用竹签在自己的脸上刺上花纹,又用植物染上了颜色,不让哥哥认出自己,与哥哥结为夫妻,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

于是,在一年的三月初三,他们就在燕窝岭下结为夫妻,在燕窝岭上纺纱织布,生儿育女,开荒种田,挖塘养鱼,为黎族人民繁衍了后代。这就是黎族三月三节和纹面来历的传说。

以后每年三月三,南音和天妃娘子跟子孙们便回到燕窝岭迎接春天。许多年过去后,天妃和南音沉睡在山洞里,化成一对石头。黎族后代为了纪念这两兄妹传宗接代的劳绩,把石洞取名为娘母洞。

每年三月三这天,黎族男女老少都要带着糯米、糕饼、粽子和山兰米酒,从四面八方赶到娘母洞前纪念祖先,以对歌和舞蹈祈求本民族繁衍幸福。

后来,每逢三月三,黎族人民都以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个吉祥盛日,三月三也就自然成了黎族的盛大节日。

还有一种是:相传在很久以前,在俄贤岭的山洞里有一只作恶多端的乌鸦精,使黎民百姓不得安居乐业。一天乌鸦精抓到了美丽的黎族少女俄娘。

这年三月三,俄娘的心上人阿贵带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被乌鸦精害死。

俄娘闻讯悲痛万分,终于趁乌鸦精熟睡之机杀死了它,为阿贵报了仇,为黎族百姓除了大害。

俄娘终生未嫁,每年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她都会到山洞唱她和阿贵恋爱时的情歌。后来,黎族人民为了纪念她,把这山洞取名为俄娘洞。

每年三月三这一天,附近的黎族未婚青年男女都会在俄贤岭集会,唱着情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此项活动逐年扩大并传播至海南各个黎族居住区,在海南黎族中形成盛大的传统节日。

三月三是黎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资源,是黎族文化最具体最典型的表现,也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其民俗主要特色与价值是黎族生产、生活等整体民俗风貌的集中体现,是世人了解黎族文化和历史的窗口。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居住在东方市的黎族同胞盛装打扮,带着山兰米酒、竹筒香饭、粽子,成群结队汇聚到会合地点,以对歌、荡秋千、打叮咚、吹鼻箫、跳打柴舞、张弩射箭和粉枪射击等民间活动来欢度节日。

居住在三亚市的黎族同胞,则以猪头、米酒和饭团为祭品,前往三亚落笔洞祭祀,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这天,五指山区更是一片欢乐的景象。黎族人民举行隆重的集会,预祝山兰稻、狩猎丰收。老人拎着酒坛到亲友家喝酒庆贺,男女青年更加活跃。

早晨,姑娘们个个穿着民族服装拥向五指山。她们将竹筒挂在树上,潜入附近的密林。当旭日东升,手持花伞的小伙子们吹着口哨来到山坡,推举代表用歌声向林中发问。

不一会,姑娘们一齐冲出来,男女青年一齐欢歌劲舞。有情意的姑娘则走到小伙子身边,在花伞下并肩谈心。如两人情投意合,则互赠礼物留念。

节日期间,青年男女一般都要表演“跳竹竿”。此项活动由12人或16人参加,8人摆竿,4人或8人跳竿。活动在锣鼓和音乐声中开始,持竿的8人有节奏地使手中竹竿一开一合,跳竿的人则随着竹竿的开合,在竹竿中跳跃、转身。

此项活动也是黎族青年传播爱情的一种手段。获胜的姑娘常是小伙子追求的目标,而取胜的小伙子也是姑娘的心上人。

另外,三月三也是海南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称爱情节、谈爱日,黎语称“孚念孚”。

在这一天,海南各县、镇、乡、村都要举行隆重的欢庆活动。

会场一般设在开阔的橡胶林里,幽邃、凉爽、安谧。有时一对对情人悄悄离开篝火旁,小伙子把耳铃挂在姑娘耳朵上,把鹿骨做的发钗插在姑娘的发髻上,姑娘把自己亲手精心编织的七彩腰带系于情郎腰间,双方信誓旦旦,相约明年三月三不见不散。

[旁注]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县人。南宋诗人。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诗题材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山兰米酒 是黎族采用所居山区一种旱糯稻——山兰稻酿制而得名。并采用了当地山中特有的植物,运用传统自然发酵的办法制成。可以说山兰酒是真正的绿色酒类。对于黎族来说,山兰酒一般逢贵客来临或重大节庆才拿出来痛饮。

竹筒香饭 黎族饮食。是用竹筒烤制的米饭。将适当的米、水放进嫩竹竹筒里,在火堆上慢烤。水沸后,用木塞或树叶封闭筒口,继续慢烤,并随时翻动。熟后用刀破开竹筒即可食用。清香爽口。制作简单,尤适于野炊。带上米、水,上山取竹为筒,就地生火,便可制作竹筒香饭。

纹面 黎族的纹面是黎族人主要的标记,据说黎族先人崇拜蛇图腾,他们喜欢在自己身上纹上与蛇虫一样的图案,而且黎族女子的纹面也体现了等级关系,纹面是有身份妇女的一种装饰。黎族纹面历经数千年,是黎族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鼻箫 是黎族富有特色的边棱气鸣乐器,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吹孔设于管端节隔中央,流行海南岛黎族,黎族语也称“虽劳”、“屯卡”、“拉里各丹”。历史久远,1000多年前已在我国海南岛民间流传。箫管用石竹制作,其长短、粗细规格不一,吹孔在竹管的细端。

打柴舞 黎语叫“转刹”,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起源于古崖州黎族丧葬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打柴舞的习俗在黎族人中逐渐流传演变。如今,它已成为一种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并迅速传播到了国内外,被国国际友人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黎语 是黎族人的语言,归入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黎语可以下分侾、杞、润、美孚与赛5个方言。其中侾、杞二方言下各分有3个土语,润方言下分有2个土语。侾方言使用人数是5个方言中的居高者,赛方言与其他4种方言差别较大,赛方言中约有一半以上的词汇与四个其他的方言不一。

发钗 钗,是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我国隋代发钗作双股形,有的一股长一股短,以利方便插戴。湖南长沙隋墓曾出土银质镶玉的发钗,钗首作花朵形,名为钗朵。中晚唐以后,安插发髻的发钗钗首花饰简单。

[阅读链接]

关于黎族三月三的来历,除了以上的两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三月三是为了纪念黎族的远古祖先“黎母”诞生、庆祝黎族人民幸福吉祥、繁衍昌盛而举行的节日。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海南没有人类,山上只有各种飞禽走兽。有一天,天上的雷公经过这里,他找来一颗蛇卵,藏在山中。

第二年“三月初三”这天,雷公再次经过,他从天上打下一声惊雷,把藏在山上的蛇卵裂开两半,从里面走出一个美丽的姑娘。雷公为姑娘取了个名字叫“黎”。

于是山中的五色雀、梅花鹿、还有各种小动物都跑来庆贺,它们叫她“阿黎姑娘”。

黎姑娘长大后,一天,有个英俊勇敢的小伙子跨海来到海南岛,寻找一种珍贵的香料沉香。小伙子在山中遇到阿黎姑娘,并和她结为夫妻。

夫妻两人死后,他们的子孙后代为了纪念自己的始祖,尊称她为“黎母”,把他们脚下这座母亲山叫“黎母山”,他们自称“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