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之节——中元节

中元节又称为“鬼节”或“七月半”,汉族和我国部分少数民族都有这个节日,时间一般是在农历的七月十五。

中元节本是汉族的祭祖节日,后来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在这一天也有祭祖的习俗。

每逢农历七月,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中元节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一一敬拜。

壮族中元节的传说和风俗

壮族的中元节又称祭祖魂节,是壮族的祭祀性节日,这也是壮族最重视的节日,其隆重的程度甚至超过春节。时间是农历七月十四。

壮族自古以来就有“七欢春愁”的说法,意思是过中元节时正值夏收,家家有粮食,所以过节很快乐。不像春节,正是青黄不接之时,收获少的人难过年关。

壮族过中元节很多是从农历七月初十就开始过了,一直到七月十七,要过七八天,其中,以农历七月十四到七月十六最为隆重。

相传古时中元节,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过的,后来发生了一场灾难,一些人便提前过节,然后逃难;另一些人逃难回来才补过节。因此变成了现在的七月十四和七月十六过节的习俗。

这个节日的内容是祭祖和祀鬼两种。

相传,农历七月十四是壮族的始祖布洛陀逝世的日子,故人们世世代代在这一天祭奠远祖。

又传说那些非正常死亡者的鬼魂无家可归,成为野鬼孤魂,他们四处游荡作祟。为免遭其害,人们在这天祭祖的同时,兼祀孤魂野鬼。

在节日期间,壮族人家家户户要做米粉、糍粑、糖糕吃。晚餐杀鸭祭祀祖先。相传,已作古的祖先在阴间被一道“奈河”隔住,需杀鸭祭祀,让鸭子把祭品驮过河。

因此,他们把杀好煮熟的鸭子除了在厅堂贡祭外,还要把鸭摆在门口祭拜,然后焚烧黑、紫、蓝、黄、白等五色纸剪成的衣服和纸钱,让鸭带去送给祖先作一年穿用。

家祭之后,入夜又到河边野祭,燃香点烛,焚烧纸衣,并让其灰烬随水漂流。另外,这一天凡已出嫁之女必须回娘家省亲、行祭,但过节后必须回去,当夜不能在娘家住宿。

壮族中元节的礼俗,迄今依旧,人们已多不信鬼神,仅以祭祀礼仪,表示对逝者的缅怀。

[旁注]

布洛陀 是壮语的译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称,“洛”是知道、知晓的意思,“陀”是很多、很会创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也可以引申为“始祖公”。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和道德神。

奈河 佛教所说的地狱中的河名。“奈河”二字是印度梵文“地狱”的译音。也就是说,“奈河”作为地狱观念是受了印度佛教影响,但作为冥间之河,却属汉化佛教的创造。

省亲 指探望父母或其他尊亲。是我国归家探望父母的礼俗。结婚后,女方要回家看望其父母就叫省亲,在我国古代,人们认为,女方只要嫁人,就是男方的人了,所以女方回家探望家人还得得到男方的同意。

[阅读链接]

壮族民间传说,人死后灵魂会到天上去,由天上管着,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放假回到人间探亲。于是,每年到了七月初七,壮族姑娘们过完乞巧节之后,家家都忙于筹办给祖宗祭拜的活动。

壮族中元节的过法因地而异,最具普遍性的是:

农历七月十三之前,家家户户都搞大扫除,注意言行礼节,备好供品,一是表达对祖宗的敬重,二是展现子孙的治家本事;七月初八开始“接祖”,七月十二以前要把祖宗接回家,一日三餐点香供祭;七月十四、十五,全家停止一切农事,置办丰盛的祭品,举行祭拜仪式、聚餐等。

七月十四,第一次祭拜时,往往是半夜起床,天蒙蒙亮全家就开始聚餐了。七月十五为“送祖”日,当晚要把所有的供品烧化,以示送给祖先带回去享用。

七月十六走亲戚,嫁出去的女儿,这天都要拖儿带女回娘家。因此,有的民俗学家将壮族的“中元节”称作壮族“团聚节”,也称“姐妹节”。